雷 艷,羅旭芳,白亞平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 陜西 西安 710032)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中的作用
雷 艷,羅旭芳,白亞平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 陜西 西安 710032)
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以“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小組,選取2015年2-12月在筆者科室住院行游離皮瓣手術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品管圈活動干預實施前行游離皮瓣術的患者設為對照組,品管圈活動干預實施后的患者為試驗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品管圈活動,分析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的發生因素,制定相應對策并實施。比較兩組行游離皮瓣手術患者血管危象發生率。結果:試驗組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為13.1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能顯著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的發生率,提高了患者滿意率同時增強護理人員之間的協作精神及工作積極性。
品管圈;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護理干預;顯微外科
品質管理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簡稱品管圈,是指在工作崗位上為了解決問題,自發結合成一個小團體,團員間分工合作,應用品管工具進行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的關鍵性問題,以達到業績改善的目標[1]。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游離皮瓣移植被廣泛應用于軟組織缺損的修復[2-3]。游離皮瓣移植術后易發生血管危象,嚴重影響游離皮瓣的存活,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10%~30%[4-5]。若能及時了解血管危象的發生因素,并有效識別及時處理,可降低血管危象的發生,提高皮瓣的成活率。筆者科室自2015年2月成立品管圈,制定以“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為主題,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2-12月在筆者科室住院行游離皮瓣手術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品管圈活動干預措施實施前(2015年2-6月)行游離皮瓣術患者設為對照組,品管圈活動干預措施實施后(2015年8-12月)行游離皮瓣術患者為試驗組,其中對照組32例,試驗組3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組:由1名主管護師,6名護師自愿組成。由主管護師擔任圈長、護士長為輔導員,并根據圈員的能力進行分工。每周活動1次,每次1~2h。
1.2.2 品管圈具體實施步驟:制定工作計劃、找出科內問題、確定主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掌握改善主題的重點、制定目標、提出對策、對策實施、效果確認[6]。
1.2.3 主題選定:召開圈員會議,圈員們經過頭腦風暴,列出科室有待解決的問題運用品管圈5.3.1評定法及權重法等比較及評價,確立了以“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為本次品管圈活動的主題。品管圈活動實施周期為2015年2月5日-12月10日。
1.2.4 原因分析:明確主題后圈員們集思廣益,查閱文獻,從多方面討論分析,運用魚骨圖分析法找出患者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的發生因素。
1.2.5 目標設定:依據調查結果,結合圈能力,將目標設定為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率降為10%。
1.2.6 對策制定與實施:全體圈員針對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的主要原因,采用頭腦風暴法進行討論,依據其重要性、迫切性,進行對策選定,選定最佳對策且給予實施。
1.2.6.1 患者評估:全面評估患者身體和心理狀況,控制圍手術期血壓、血糖,調整患者營養狀況,預防術后血栓形成是非常必要的[7],盡早采取心理干預,預防不良情緒發生。
1.2.6.2 皮瓣選擇:吻合2根靜脈比吻合1根靜脈,具有更高的成功率[8]。在選擇皮瓣時優先選擇大眾皮瓣,當然也結合手術醫師自己的經驗與特長[9]。術前進行病例討論,選擇最佳皮瓣來源及手術方法,手術醫生由副教授職稱以上醫生擔任。
1.2.6.3 常規護理:①保證病室環境適宜,創建無煙病區,嚴格落實消毒隔離制度;②選用遠紅外線治療機給予皮瓣局部照射,促進皮瓣血運,照射距離為30~40cm,注意觀察皮瓣溫度與健側組織的溫差,一般術后正常溫差為0.5℃~2℃,超過3℃[10]應及時處理;③術后預防性應用靜脈自控鎮痛泵;④預防及消除誘發因素,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堵管,觀察引流液顏色及量;⑤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凝藥物,合理安排給藥時間及先后順序。
1.2.6.4 重點環節管理:①請專業人員對護士進行知識培訓,講解皮瓣觀察方法、危險因素、處理措施等;②實行醫護一體查房制度,定期病例討論;③午夜間薄弱環節增加人力,加強巡視;④血管危象一般發生在術后72h內,因此術后應密切觀察皮瓣的色澤、質地、皮紋、腫脹情況,并進行毛細血管充盈試驗以及皮瓣溫度監測[11]。護士應掌握皮瓣觀察的方法,從皮溫、皮膚顏色、腫脹程度、毛細血管充盈程度、小切口放血等指標[12]多方面觀察。術后1~2d,應0.5~1h觀察1次,隨著術后時間延長,1~2h觀察1次,直至皮瓣完全成活。
1.2.7 血管危象評價指標:皮瓣成活的判斷指標包括皮瓣色澤、毛細血管反應、溫度計彈性[13]。以血管危象總發生率(包括靜脈危象、動脈危象及復合血管危象)和游離皮瓣移植存活率作為評價指標[14]。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的發生因素:經查閱文獻,從多方面討論分析,其影響因素眾多,運用魚骨圖分析法找出患者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的發生因素如圖1。

圖1 影響皮瓣血管危象的因素
2.2 兩組患者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比較:對照組患者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為43.75%(14/32),試驗組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為13.15%(5/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21,P=0.004)。
3.1 開展品管圈活動,降低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發生率: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臨床廣泛應用,游離皮瓣移植術成功率已明顯增高,由于游離皮瓣術中和術后的眾多因素,都會影響皮瓣的成活。血管危象是皮瓣移植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易致皮瓣壞死,后果嚴重[15]。品管圈活動通過科學的方法找出并確定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16]。圈員們有效評估,提出問題,找出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的發生因素,集思廣益進行原因分析,預見性行護理措施,將游離皮瓣血管危象的發生率由43%降低到13%,提高了治療效果,減少了患者痛苦及其經濟負擔。
3.2 提高護理質量,持續推動優質護理服務:護理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確切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提高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增強護士責任心,同時鼓勵患者家屬積極參與,提高患者對護士信賴,減少護患矛盾,減少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
3.3 實現自我價值,凝聚團隊精神:通過品管圈的開展,護士學會利用質量管理工具,系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溝通與和諧是形成團隊精神的必要條件,通過活動護理人員之間能相互溝通與協調,相互信任,互相寬容,建立和諧、信任的環境氛圍,增強團隊精神。
[1]王利香,李旺君.淺議“品管罔”活動在護理環節質量檢查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8,6(1):255-256.
[2]黎燕,馮艷文,劉天瑜.改良尺側上副動脈臂內側游離皮瓣修復手部皮膚缺損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l0(23):55-56.
[3]王春芳,劉云景,陳曉敏,等.游離皮瓣移植術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07,16(11):1588-1589.
[4]陳芳.循證護理路徑預防游離皮瓣移植術后血管危象的效果評價[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9):362-363.
[5]劉東哲.游離皮瓣移植術后血管危象的早期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8(10):888-889.
[6]張幸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23-55.
[7]Fu-chan Wei,Samir Mardin V.皮瓣與重建外科[M].孫佳明,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20-140.
[8]彭小偉,喻建軍,李贊,等.游離皮瓣修復頭頸缺損皮瓣壞死原因分析[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5,50(2):118-122.
[9]周喆剛,萬圣祥,肖穎鋒,等.游離皮瓣失敗病例的原因及臨床處理結果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16,22(9):802-805.
[10]杜薇藍,王朝霞.游離皮瓣移植術后血管危象的早期觀察及預見性護理干預[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9):242-242.
[11]孫姝玲,佘小偉.應用前臂游離皮瓣修復舌癌根治術后創面的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6,25(4):82-83.
[12]羅佳麗,張筱嵐.游離皮瓣手術前后的觀察與護理要點[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6):837-838.
[13]鄒虹,歐陽淑園,彭郁林,等.舌癌根治術后前臂轉移游離皮瓣溫度、顏色的觀察[J].口腔醫學研究,2012,28(1):83-85.
[14]盧明星,楊旭東,王育新,等.頭頸部游離組織皮瓣血管危象的預防和處理[J].口腔醫學研究,2010,26(2):243-245.
[15]夏冬云.循證護理在預防皮瓣移植術后血管危象中的應[J].當代護士,2010,2(6):24-26.
[16]王秀芳.品管圈活動對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醫學,2011,9(4):1089-1090.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the Vascular Crisis of Free Skin Flap
LEI Yan,LUO Xu-fang,BAI Ya-ping
(Department of Burns and Dermatologic Surgery,Xijing Hospital,the Air Forc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Shaanxi,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in reducing the vascular crisis of free skin fl ap.Methods We established the QCC group with the theme of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crisis in free skin fl aps.70 patients of free skin flap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 which of 3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are measures as the control group,in which of 3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pecial care measures basis 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crisis in patients with free fl ap surgery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crisis of free fl ap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3.15%,which was signi 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43.75%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P<0.05). Conclusion QCC can signi fi 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ree skin fl ap vascular crisis,improve the rate of patient satisfaction,enhance team spirit and stimulate nurses’working enthusiasm.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reduce; free skin fl ap; vascular crisis; nursing intervention; microsurgery
R473
B
1008-6455(2017)11-0129-03
羅旭芳,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護士長,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E-mail:luoxuf@163.com
2017-01-16
2017-05-22
編輯/朱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