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馬春陽,陳妍希
(1.吉林建筑大學,長春130118;2.大連理工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遼寧大連116024)
東北地區農村城鎮化現狀、問題及對策
張 麗1,馬春陽1,陳妍希2
(1.吉林建筑大學,長春130118;2.大連理工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遼寧大連116024)
在進入了21世紀之后,東北地區的城鎮化發展水平逐漸開始減緩,在相關資料針對東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問題研究過程中,看出東北城鎮化進程緩慢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城鎮化規模比較小、資源型產業發展質量低等原因,解決城鎮化遲緩應增加小城鎮規模,培養城鎮特色產業;引導衰退企業進行產業轉型,建立地區特色產業;加大對企業資源的維護,建立生態型產業。
東北地區;農村;城鎮化;發展現狀;問題;對策
就目前我國東北地區的發展情況來看,城鎮化發展工作對于其整體的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進行城鎮化建設,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進步,還可以使更多的農民真正的成為市民,享受更多的待遇和福利,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和進步。同時也能夠擴大內部需求,有效地提高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保證廣大居民在體會到現代化生活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能夠優化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此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實際上,東北農村在城鎮化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還要找到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重點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夠保證東北地區在生產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更好的發揮出來,彌補在城鎮化過程中凸顯出的短處,實現優勢互補,這樣才能夠保證東北地區城鎮化發展走向最佳的發展道路,更好地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近年來,在我國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東北地區的城鎮化經濟實力在不斷增強,而城鎮化的規模和產業結構,也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被優化,在這其中人員職能分工也越來越合理,這也成功地促進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快速發展,例如:在吉林省,長春市和吉林市形成整個吉林省的核心區,在這個區域的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縣城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鎮發展設計框架體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吉林和長春周邊小城鎮小縣城的發展和進步。其中松原和四平等一些中部城市已經逐漸開始履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而通化市和白山市等東部城市,作為資源開發的主要區,已經成為人口密度比較低,城鎮化發展比較快的地區,這也充分的顯示出,吉林省的優勢一次達到調節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最優手段。
(一)城鎮規模小,經濟實力薄弱
在東北地區發展的過程中,其建造的城鎮的數量每年都在急劇增加,但是大多數的城鎮規模卻不是非常大,在遼寧省小城鎮雖然發展得比較好,但是小城鎮的平均人口僅有七千人左右,黑龍江省有一千多個小城鎮,每個小城鎮只有1~2000人,這也導致黑龍江省的人口多,但是比較分散,這樣的建設程度遠遠落后于珠三角地區城鎮的分布,更加不利于城鎮的統一規劃和管理,甚至導致整個城鎮在發展過程中,建設標準在不斷的降低,造成道路、環境、衛生、排水等設施都不配套,從而無法吸引到更多的資金和人才。但是在這一階段,如果大企業出現衰敗和沒落的現象,那么鄉村就會由于缺乏自己的品牌,導致難以形成良好的產業鏈,限制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無法形成農村城鎮化發展模式,也導致整個地區城鎮化前進的道路受到嚴重的阻礙。
(二)資源型企業發展質量低,產業轉型挑戰大
在東北地區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其資源的過度開發以及國家經濟重心的轉移,該地區面臨的資源型城鎮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困境。所以東北地區想要發展的道路就是做到產業的轉型,而資源型的企業一直處于安穩的狀態,這也是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一個巨大阻礙。首先就是由于資源型產業不需要創新和升級,只要有足夠的資源,甚至不需要營銷和促銷,這樣都能夠保證整個企業的快速發展,甚至讓企業處于壟斷的狀態。長此以往,這種狀態就會打消企業不斷發展的積極性,因此這些員工的素質比較低,勞動力素質越低,產業轉型的資本就越低,因為人們不愿意接受最新的職業和最新的知識,這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產銷和發展。甚至在企業轉型和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較高的風險,導致領導的業績下降,而人員缺少,嚴重影響企業轉型。
(三)存在城鎮化率虛高的現象
中國的城鎮化率是根據當地的居民人數計算的超過一半,生活在城鎮地區的居民一般都是城市打工的農民,而城鎮化的實質就是把農村剩余的勞動力,逐漸傳于到城鎮,而非農業的居民。這樣才能夠保障,農村人員享受到城鎮人民同樣的待遇。而這樣的統計方法就是大量擁有農村戶口在城鎮打工的人民統計成為城鎮人口,他們身處城鎮卻不能享受居民同等的待遇就業,導致很多農村人口對向城市化轉移缺乏信心。
(一)增加小城鎮規模,培養城鎮特色產業
現階段在東北地區,城鎮化規模建設普遍比較小,甚至缺乏聯系,因此難以形成整體性的產業鏈,也導致經濟難以得到發展。但是小城鎮是城鎮化發展不可小覷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小城鎮進行建設。這樣也能夠使鄉村的人口密度比較小的城鎮進行合并,有效地減小城鎮的個數。同時,也能夠增大城鎮的規模,使城鎮更為集中,提高城鎮發展的質量,便于政府對其進行規劃和管理;另一方面想要發展小城鎮的特色產業,利用其地理或者資源特色,發展特色經濟,融入到高科技產業中,為城鎮化發展打造地區發展的支柱產業。
(二)引導衰退企業轉型,建立地區特色產業
想要保證資源衰退型企業做到產業的升級和轉型,不僅僅要保證當地的企業具有足夠的資源,在企業性質還有企業的管理體制上都需要給予一定的改革,要保證這些具有壟斷性的國家企業進行分離,改變原有的國家支持農民旱澇保收的情況,轉變為需要農民自身穩定,通過業績評價企業的發展,以此得到穩定的收入,這樣也能夠讓人員更加注重企業的收益,減少國家對的企業保障。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對于員工的福利待遇和家屬的生活保障,也需要給予一定的承諾,這樣才能更好的吸引外來人口,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建設。在培養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冒險意識的過程中,也需要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品牌,集中對員工以及失業的人員進行技能的培訓,讓這些人員成為產業中的支柱,使產業成為地區的支柱,保證改變衰退型企業現狀,促進地區發展。
(三)加大對企業資源的維護,建立生態型產業
對于資源衰退型城鎮的發展停滯現象,所折射出的問題不僅是產業需要轉型的現象,更是在生存環境和資源、環境都亮起紅燈的同時,要在保護環境的情況下,高效率的促進城鎮化的發展,這也是整體改革的前提。要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使農村的城鎮化發展和環境優化相互結合,達到東北地區農村合理土地資源的配置,把企業進行相互匯集,達到公共設施共享,污染統一處理。減少地區發展的成本,也能夠在根本上減少環境的污染。同時在和政府實行行政改革的過程中,經濟行為和法律手段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環境保護工作。大力促進生態友好型產業的發展,能夠在根本上對環境的污染起到緩解的作用,對于農業方面也能夠廣泛地推行,農業生態發展在不損壞自然生態環境,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條件下,盡可能地增加對農業的投資水平,以此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實現資源重復利用和回收再利用現象,并且降低化學物質對農村帶來的污染。在根本上盡可能多的發展生態型產業,使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物質的排放,達到協調,堅持資源開發和資源保護共同進步,采用最新的環境保護工藝,對整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手段和鏈條進行清理。
就目前我國東北地區發展的情況上看,不論是在城鎮化本身的質量上,還是現行的體制上,以及資源環境等方面依然都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也嚴重阻礙了東北地區城鎮化的發展,所以還需要實行切實有效的方案,改變東北地區目前城鎮化發展現狀,加快城鎮化發展的步伐,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城鎮化的質量。同時利用東北特有的資源、地理、產業方面的優勢,做好產業轉型工作,能夠使最新的產業成為城鎮化發展的支柱,也能夠保證城鎮化建設跟上時代的要求,在設備上進行完善,更好地拓展城鎮化的規模,實行合理的合并,這樣才能夠保證農民在不斷的創業,讓城鎮化道路進展更加順暢。
[1]王軍利.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公共交通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349-350.
[2]陳伙平,馮寶梅,徐芬芬,等.城鎮化背景下福建省農村流動兒童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教育評論,2015(11):55-58.
[3]李祿俊.西部農村地區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小城鎮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5(4):48-51.
[4]呂桂玲.北京農村城鎮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以北京昌平區沙河鎮于辛莊村為例[J].才智,2014(22):313.
[5]李豐威.河南鄉鎮商貿服務體系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新型城鎮化的視角[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3(6):1-4.
[6]魏 慶.農村土地流轉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兼論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 [J].法制與社會,2013 (23):192-193.
[7]母賽花.農村信用社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以云南省Y縣龍崗地區為例 [J].當代經濟,2012(24):42-43.
[8]王永龍.安徽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以安徽省巢湖市為例[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1(2):113-115.
[責任編輯:王 鑫]
F061.5
A
1005-913X(2017)08-0038-02
2017-06-06
張 麗(1973-),女,吉林撫松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馬春陽(1989-),女,長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