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強,劉 耀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7)
基于干線物流的互聯網物流企業發展模式研究
劉俊強,劉 耀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7)
干線物流市場集中度低、信息不對稱和同質化嚴重等狀況長期制約著我國干線物流市場的良性發展。在國家密集政策的引導下,我國涌現出了基于干線物流領域的多種發展模式的互聯網物流企業。首先分析干線物流市場特點和市場容量,并在此基礎上對基于干線物流的互聯網物流企業發展模式進行分析和總結。
干線物流;互聯網;物流企業
2015年6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剛要文件《關于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當好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的指導意見》。文中指出,要大力發展物流業,促進形成“互聯網+流通”的新業態。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及理念,推進實施“互聯網+”背景下的現代物流新模式。
2015年9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原文中提出,要轉變物流業發展方式。運用互聯網技術大力推進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鼓勵依托互聯網平臺的“無車承運人”發展。推廣城市共同配送模式,支持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2016.3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營業稅改增增值稅試點的通知》。其中,明確無車承運業務按照交通運輸服務繳納增值稅,此為無車承運物流的發展明確了稅法依據。
2016年4月24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文中指出,要組織開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允許試點范圍內無車承運人開展運輸業務。隨后,2016年9月交通運輸部頒布《關于推進改革試點,加快無車承運物流創新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將在全國擇優選擇試點企業開展道理貨運無車承運試點工作。
2016年7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其中提出,要發展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互聯網和物流業的深度融合,推動物流業規模化、集約化、網絡化發展。
以上兩年內的關于互聯網物流行業發展的國家政策的密集發布充分說明國家對流通領域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1.國內干線物流市場集中度低于發達國家。在全球幾個主要經濟區域,美國、歐洲及中國,干線物流市場集中度差異非常大。美國前十名干線物流企業營業額占市場份額近70%,歐洲前十名干線物流企業營業額占市場份額近50%,而中國前十名僅占2%的市場份額。我國每年公路干線物流市場規模高達數萬億,但巨大的市場里大多是年營業額低于千萬的中小微型物流企業。即使是全國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其年營業額也僅在30億元左右。可見,我國公路物流的“小散亂”現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2.物流信息不對稱。干線物流市場中介、黃牛較多,貨主的貨物往往需要層層轉包才能最終找到物流承運商。貨運代理公司的服務水平相對低下,諸如運輸時間不確定、貨物難跟蹤、報價混亂等信息不透明的現象依然普遍。信息不對稱、效率低下成了當下干線物流的普遍問題。另外,據統計,我國公路運輸車輛平均每天運營里程大概300公里,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車輛平均每天公路運輸里程近1 000公里。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不是中國司機的駕駛水平低下,而是公路貨運車輛要長時間等待回程貨物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導致了貨運車輛長時間等待回程貨物的尷尬局面。
3.公路物流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據統計,2015年,我國公路貨運經營業戶近800萬戶,而其中個體運輸戶占85%以上,擁有5輛車以上的企業僅占2%,公路物流市場的高度同質化競爭局面依然存在。而且公路物流市場進入門檻很低,同時又缺乏必要的退出機制。高度同質化的競爭局面和整體市場的運力過剩造成該行業的供需結構失衡,不合理的公路物流經營秩序和信息不對稱現象導致公路物流企業成本居高不下。
2016年二季度GDP增速已經下滑到了6.7%,創下28個季度以來新低。經濟低增長將呈現常態化,近十年的經濟高增長模式逐漸在開始轉變。在低增長時代,關于實體經濟流通領域的降本增效的改革就成了提高社會效益的重要途徑。過去五年中,干線物流行業逆勢增長了近80%,成為提高社會效益的有效途徑。然而干線物流行業由于行業本身效率低下、信息不對稱嚴重、市場集中度不高等特點,決定了其是非常適合被互聯網改造的領域。干線物流市場需要若干信息交易平臺,能提供實時的動態匹配與定價功能,同時能夠給相關交易擔保做信任背書,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基于干線物流的互聯網物流企業可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0年我國的社會物流總額為120萬億元,2015年增長到了220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12%,是過去五年實體經濟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社會物流總費用也從7.1萬億元增長到11萬億元。然而在我國物流行業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物流成本占產品總成本比重依然在36%左右,遠高于發達國家的10%~15%。未來,依托“互聯網+”發展的物流行業的空間極大。
另外,從行業屬性上看,這是一個差異化較大的行業,將來可能會出現若干個市值較大的互聯網物流公司。一方面,干線物流行業有很強的區域屬性,在區域網點形成的網絡效應具有很強的排他性,這使互聯網干線物流企業進入不同區域的門檻很高。另一方面,客戶的需求差異化也較大。有人看重服務的品質,有人在意及時化,有人看重價格,市場的差異性需求也會催生多個不同市場定位的互聯網物流公司共存。
基于較大的干線物流市場以及行業屬性導致的天然集中度不高和消費者需求的差異,目前中國干線物流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比較多元化。近年來,物流信息平臺、物流園區平臺、公路港平臺以及無車承運模式在我國陸續出現并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干線物流的互聯網商業生態圈正在逐步形成。
1.物流信息平臺模式。車輛和貨物的完美匹配一直是干線物流企業努力實現的目標,互聯網物流企業的出現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可能。現有一些互聯網物流企業搭建物流信息平臺,該平臺一段對接客戶,一段對接貨車司機,是制造企業、物流公司和貨車司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并且通過嚴格的實名制保障交易的安全,是集信息交易、信用認證、金融服務、汽配貿易等為一體的物流資源整合平臺。此類平臺能夠部分解決車輛空載的問題,并能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對降本增效、發展綠色物流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2.無車承運模式?!盁o車承運人”擁有發達的信息網絡和大量的貨源信息,并能通過對實體資源的整合實現物流的網絡化經營,以提高干線物流市場的運營效率。并且由于其輕資產運營的特點可以更有效地整合與組織資源,促進社會分工,這進一步提高了物流的專業化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運滿滿的無車承運模式,通過對司機實施實名認證來建立評價體系以達到保證品質的目的,該公司通過強大的地推能力發展新客戶已實現平臺的快速擴張。目前,該信息平臺聚集了中國80%的整車貨運信息和60%的重卡司機,在物流供給端已經開始建立一定的壁壘。
3.供應鏈管理模式。物流企業將上游的采購業務、下游的銷售業務融入管理系統中并與物流管理系統有機融合,形成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平臺整合。該平臺融合信息平臺建設、干線資源整合、大數據戰略、末端配送與倉儲服務、金融服務等,是從制造業延伸到服務業的綜合物流服務發展模式。
4.重資產模式。物流園區重資產模式,通過物流園區的交易中心,配送中心實現物流的管理,實現車輛和貨物的匹配以及信息交流。如,我國的傳化物流公司就是重資產自建園區模式。該模式擴張與增長速度較慢,對干線物流行業的資源整合效果不夠明顯。
1.競爭手段較為初級,同質化嚴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國僅在兩年內就出現了200多個諸如物流園區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的互聯網物流企業?;ヂ摼W物流企業的出現,解決了部分物流行業信息不對稱和效率低下的問題。不過,這些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同質化嚴重,競爭手段相對單一,比較初級化,仍以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比如,物流園區以低租金吸引客戶,運輸平臺以補貼為主要競爭手段。有的公司單純建個網站,開發個車貨匹配APP,提供的服務相對簡單。
2.依賴地方政府補貼。以物流園區為依托的互聯網物流企業,由于經營成本高而又難于提供高品質的物流服務,結果是被迫尋求政府的補貼以維持經營,缺乏專業化的運營和長期的戰略規劃也使得此類企業經營堪憂。
3.新技術和資金不斷涌入互聯網物流領域。在“互聯網+物流”的經濟大潮下,只2014年一年國內就誕生了200多個車貨匹配網站和貨運APP。國家政策、風險資本和互聯網技術為互聯網物流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以風險資本為代表的新興資本不但涌入互聯網物流領域,使得此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不同企業的發展模式又有所區別,有的通過“燒錢”和“地推”模式吸引大量客戶,有的通過加強本身的服務來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
互聯網物流企業對干線物流的整合,實際上是商業模式的整合。只有實施互聯網發展模式,在智能匹配、動態監控、金融服務等領域實現資源共享,才能實現整個物流生態圈的良性發展,互聯網物流企業才能通過信息融通和資源整合獲得更多的價值空間。
[1]曹旭光.互聯網思維視角下物流商業模式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5,(5).
[2]邰英英.論互聯網物流企業的運作模式[J].物流科技,2016,(1).
[3]趙靜.“互聯網+”時代提升傳統物流服務的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6,(1).
[責任編輯 吳高君]
F252
A
1673-291X(2017)22-0014-02
2017-02-07
四川省民辦高校特色專業質量提升計劃項目
劉俊強(1979-),男,河北邯鄲人,物流教研室主任,講師,碩士,從事物流管理與物流工程研究;劉耀(1981-),男,四川內江人,講師,碩士,從事網絡營銷、移動互聯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