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鐘玖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林業局,青海 海東 810699)
林業市場化進程的林業經濟增長效應
范鐘玖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林業局,青海 海東 810699)
對林業市場化進程下的林業經濟增長效應情況進行研究,分析要素投入對拉動林業經濟增長的作用,同時分析林業經濟增長的必然性,提出拉動林業經濟增長效應的具體措施。投資要素、勞動力要素、土地要素等的投入,對拉動林業經濟增長有著極大的作用,應充分發揮各要素的作用,帶動林業經濟增長,進而加快林業市場化進程。
林業;市場化進程;林業經濟;增長效應
隨著林業的發展,加之可持續發展的全面落實,使得林業不斷朝向市場化與環保方向發展。林業經濟是復合體,其可以說是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總稱。在林業體制改革以來,林業經濟穩固增長,截至2016年,平均增長率已超出20%。林業經濟的增長,對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有著極大的助推作用。
林業市場化進程的建設,使得林業經濟增長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因此人們生活對林業的需求有所增加,尤其是在住房、糧食安全等方面,林業經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林業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基礎需求能夠得到有效的滿足。同時,林業的發展在平衡生態環境方面,有著極大的作用。除此之外,林業經濟增長已然成為社會生態保護的必然需求,因為森林作為生態系統的碳源存儲庫,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對實現節能減排等有著極強的作用,若能夠對森林資源科學合理地運用,則能夠實現氣候調節,避免水土流失,同時在防風固沙與固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實現生態保護的重要途徑,能夠降低自然災害發生的幾率,促進經濟的發展。
1.勞動力要素投入的影響。勞動力要素投入,對林業經濟增長,有著推動的作用。也可以說,是林業經濟的增長,帶動了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在投入勞動力要素時,要明確林業經濟發展的目標,結合林業發展的方向,合理建設林業工程。在林業工程建設的初級階段,則需要投入較多的勞動力,隨著林業的發展,信息設備與管理技術的不斷投入應用,則人力資源的投入將會不斷減少,部分林業單位將會辭退大量的工人,節約林業生產成本。
2.資本理念要素引入的影響。為了拉動林業經濟增長,林業管理體系不斷改革,引入資本理念,創新林業經濟管理體系。林業經濟的發展,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尤其是洪澇災害,當災害較為嚴重時,則會造成林業經濟損失,進而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增長,為了有效地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應采取林業經濟管理體系的方法。引入資本理念后的經濟體系,使得林業經濟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連帶影響有所降低。林業工程建設工作,要可以基于分段建設的方法進行,通過制定科學的建設目標,全面落實各階段的建設任務,促進經濟增長。
3.土地面積要素的影響。林業經濟增長需要加強植樹造林,增加林業種植的數量,進而構成森林系統。在進行林業發展數據采集與分析的過程中,將要素投入方式應用其中,則能夠為管理人員提供數據支持,提高造林面積規劃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同時能夠充分地發揮森林資源的作用,尤其是優化生態環境與經濟體系方面。融入要素投入,使得造林面積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量的荒廢土地被重新的利用,隨著林業面積的增加,使得林業經濟增長得以推動[1]。
1.充分發揮要素投入的作用。基于林業市場化,拉動林業經濟增長,則可以加強要素的投入支持力度,充分地發揮土地要素、勞動力要素、投資要素等的拉動作業。林業工程建設的開展,需要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則需要大量的資金,當資金投入充足,則能夠極大程度上拉動林業經濟的增長,這需要充分地調動社會各界的資源,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以促進林業經濟的增長。我國林業面積雖然總數較大,但是森林資源分布較廣,多分布在偏遠地區,林業管理工作環境較為復雜,使得專業人才參與林業管理的積極性較差,林業勞動力缺乏問題較為嚴重。對此,可以做好待遇方面的調整,采取靈活的人員管理模式,宣揚不怕吃苦的精神,為偏遠地區林業經濟增長提供勞動力支持,促進林業經濟的增長。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土地要素的投入,林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土地的支持,若想實現經濟長久發展,則需要加大土地要素的投入,加強退耕還林的宣傳,使為林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要素支持。同時,需要考慮到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做好協調工作[2]。
2.創新林業生產技術。目前,制約林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是技術,包括營林技術、病蟲害防技術等,嚴重制約著林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基于此,要加強林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力度,加強林業監測技術的應用以及無害化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提高林業經濟的發展。合理地設置林業防火監測人力資源,借助林業防火監測系統,進行林業在線火災監測,配合現場巡檢工作,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實現高效火災監測工作。借助人工降雨技術優勢,為林木生長提供水資源,滿足林木生長的水分需求。利用現代設備,比如直升機,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以減少林業生產過程中的損失,拉動林業經濟的增長。實現林業生產與科學技術的有效融合是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促進林業發展的經濟競爭力,因此需要不斷地加強林業生產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力度。
3.拓展林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林業經濟增長的拉動,不僅需要加強要素成本的投入,還需要實現產業升級,將林業和旅游業相互聯系起來,進而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以森林資源為開發依托,加強旅游項目的開發與建設,比如建設生態資源觀光項目,以旅游業來帶動林業的發展,若能夠實現穩定發展,構建綠色旅游經濟模式,則不僅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還能夠極大程度上拉動林業經濟的增長,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在進行森林旅游項目開發時,要以保護森林資源為建設原則,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為背景,進行項目開發與建設,實現“林業+旅游業”的發展模式,構成良好的發展態勢,促進林業的產業化發展[3]。
林業市場化進程的加深,使得林業經濟增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作用愈加明顯。因此,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則需要加強要素投入,加強林業技術創新研究,實現林業產業化發展,促進林業經濟增長,進而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1]孔凡斌,廖文梅.中國林業市場化進程的林業發展效應——基于31個省(市、自治區)2002—2011年相關統計數據[J].林業科學,2013,(12):126-135.
[2]孔凡斌,廖文梅.中國林業市場化進程的林業經濟增長效應[J].中國農村經濟,2013,(9):87-96.
[3]廖文梅,張廣來.中國林業市場化進程的農民收入效應研究——基于31個省(市、自治區)2002—2011年相關統計數據[J].林業經濟,2014,(9):93-97.
[責任編輯 吳高君]
F326.2
A
1673-291X(2017)22-0029-02
2017-03-02
范鐘玖(1967-),男,青海平安人,林業工程師,從事林業技術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