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引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西安 712046)
探究會計監督在企業應用弱化的原因及相關的解決對策分析
常引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西安 712046)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會計監督是依照法律和國家財經政策、規章制度對各單位的會計工作實行的專業性監督。會計監督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卻出現了弱化問題,對此需要積極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加以解決。從會計監督的目的和會計監督的顯著特點入手,針對會計監督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介紹,同時從會計監督在企業應用過程中出現弱化的原因分析出發,針對企業應用會計監督弱化情況的有效解決對策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說明。
會計監督;企業;應用;弱化原因;解決對策
針對企業積極開展全面有效的會計監督,不僅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供良好的引導和支持,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夠有效協調、監督和控制社會的經濟活動。從現階段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管理活動方面來看,會計監督工作出現了一定弱化表現,如果任由其弱化下去,將會容易導致經濟秩序出現紊亂,影響到國家整體經濟運行的基礎。對此,需要積極全面地分析企業應用會計監督過程中的弱化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采用一些解決對策。
1.會計監督的目的。會計監督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通常被認為實現兩方面的目的:一方面,認為會計監督主要是為了全面有效地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使其能夠具有更好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認為開展會計監督工作主要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經濟運行活動達到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效果,逐漸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效果。
2.會計監督的顯著特點。會計監督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較為顯著的特點,其雖然是經濟監督工作中的一個部分,但是與經濟監督工作相比,有著更多的優點,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合法性。會計監督是由法律規范所賦予的權力,它要求會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積極開展相應的經濟監督活動。第二,合理性。會計監督具有較強的合理性優勢,對于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采取的一些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活動和行為,會計有權力及時地制止并予以糾正,會計人員有著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職責。第三,即時性。在開展會計監督工作的過程中,會計人員會直接地參與到經濟活動之中,積極開展相應的核算。預測和決策工作,能較早地發現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采用相應的措施加以改進。
在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背景下,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顯,人們對于會計監督的要求和期望也在逐漸提升。現階段,會計監督體系已經逐步完善,但是并沒有取得十分良好的成效,在企業應用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弱化問題,影響到了企業的良好運行,影響到了國家經濟秩序的發展。
1.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執行力度不強。針對企業進行會計監督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很多企業都制定了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針對企業經濟運行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其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思想認識、內部環境、外部環境以及管理水平的影響,并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和意義。現階段還有很多企業使用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具體的執行力度也不夠強,沒有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沒有為會計監督工作的良好運行設置較好的前提條件。
2.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大。企業開展會計監督工作的過程中,一些會計和經營者、管理者受到利益的驅使,做出了一些違法行為,比如說針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違法操作一些會計事項,不僅影響到了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還給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但是,現在針對會計監督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違法事件,采用的處罰力度還不夠大,不能夠真正發揮警示的作用。
3.監督機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在針對企業進行會計監督工作的過程中,有著一定的弱化表現,這主要是因為相應的監督機制還不夠健全和完善。首先,現行的監督機制無法全面涵蓋到企業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各項活動,不能夠針對企業各項財務活動進行全面監督。其次,企業使用的會計監督機制,分散管理的情況較為明顯,尤其缺乏橫向信息溝通,直接影響到了具體的監督控制工作效果。再次,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不夠良好,針對企業進行全面會計監督,不僅需要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的重要參與,同時還需要積極發揮各部門的監督作用[1]。
現代企業在開展會計監督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弱化效果,需要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應對和解決對策。現代企業在應對會計監督弱化情況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從自身經營發展的現實情況出發,綜合市場經濟運行的實際狀況。
1.提升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在現階段的企業管理工作之中,會計人員受到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制約的情況較為明顯,難以有效保證會計工作的獨立性。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積極采用切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改革,提升會計人員的獨立性。第一,在一些大型企業之中,總公司的會計機構負責人可以由國家或者地方政府選派人員擔任,這樣針對于會計人員的福利、薪酬、考核和獎勵情況都是有委派部門負責的,會計人員受到企業管理者的束縛將會大為減少,保證了會計工作的獨立性效果。第二,在一些私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之中,也可以積極使用會計人員選派的方式和制度,比如說,企業在聘用會計人員的時候,不能夠自行招聘,需要從當地的會計協會進行申請,會計協會根據企業需要,積極選派相應的人員,同樣這些人員的個人情況將由會計協會負責管理[2]。
2.不斷建立健全企業會計監督管理機制。企業會計監督管理機制的不夠完善和健全,是影響和制約該項工作良好進行的重要因素,需要積極采用切實有效的方式,建立健全企業自身的會計監督管理機制。首先,企業需要從自身的經營發展狀況出發,全面涵蓋自身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各項情況,針對監督的內容、原則、責任以及獎懲措施等方面進行細致劃分和說明。其次,企業需要積極調動各部門的參與,明確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的工作職責,同時還要積極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各部門在開展經濟活動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會計監督過程中存在著一定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和問題,需要及時上報相關人員,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手段加以改進。再次,還需要積極轉變監督體制的應用觀念,將以往只注重制度的方式,轉變到重視制度和執行并重的方向,積極開展事前控制和預防工作,將會計監督過程中一些潛在的問題控制在萌芽之中[3]。
3.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升制度的執行效果。企業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將其切實有效地應用在實際工作之中,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和價值。企業強化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是針對會計監督方面的制度,更多的是需要將生產制度、人才管理制度、經營制度等多方面進行全面包含,提升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效果。針對各項資產的處置、資金的流動以及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工作,企業都需要積極開展相應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現代企業需要嚴格按照各項制度開展具體工作,提升工作制度的執行效果[4]。
4.適當加大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針對企業經濟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會計違法行為,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適當地加大處罰力度,給會計從業人員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加大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需要積極開展相應的立法工作,完善法律建設成果。針對當前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違法行為,需要根據其產生的實際后果,積極確立起明確的處理標準[5]。
5.增強會計人員的法制意識,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市場經濟的發展背景之下,積極針對企業開展會計監督工作,面對企業會計監督應用過程中的一些弱化問題,需要積極增強會計人員的法制意識,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會計人員的資格考試需要要求人員全面掌握各個法律、法規,能夠擁有及時判斷經濟活動是否合法的能力。其次,企業可以積極開展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針對自身的經濟活動,給會計人員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同時積極組織一些專項的培訓講座,讓會計人員積極融入到實際市場經濟活動之中。再次,還需要加強法制意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升會計人員的法制意識,從而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執行各項工作[6]。
會計監督工作進行當中,具有較為明顯的特點,主要是表現在合法性、合理性和及時性方面,能夠取得良好的實際成果。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會計監督在企業應用過程中出現弱化,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執行力度不強,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大,以及監督機制還不夠十分的健全和完善。為此,需要積極采用一些切實有效的方式和對策加以應對。提升會計人員的獨立性,不斷建立健全企業會計監督管理機制,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升制度的執行效果,適當加大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以及增強會計人員的法制意識,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都是企業應用會計監督弱化情況的有效解決對策,能夠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1]張云飛.企業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及相應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5):273.
[2]于瑩.我國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2):284.
[3]劉明月.會計監督在公司治理中的應用及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29):93.
[4]沈虞挺.分析企業內部審計在內部會計監督中的應用效果[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1):128-129.
[5]閆喜英.文化影視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在內部會計監督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經貿,2015,(11):281-282.
[6]Tang D.P.Analysis on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from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run Enterprises[J].Antimicrobial Agents&Chemotherapy,2014,(3):63-66.
[責任編輯 吳明宇]
F230
A
1673-291X(2017)22-0095-02
2017-03-02
常引(1983-),女,河南偃師人,講師,碩士,從事企業財務管理及區域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