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臣華
中蒙俄經濟走廊:走實走深合作共贏
楊臣華
中蒙俄經濟走廊是中國“一帶一路”、蒙古國“發展之路”和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三大倡議、發展思路對接和落實的共同載體。如何發揮智庫的謀劃和智力支持作用,助力三國務實合作走實走深走好,是當前中蒙俄智庫合作聯盟的首要任務。由此,我們共同面臨關于如何深化彼此政策溝通、有效對接相關規則法律、體制機制和人才保障等重要課題。中蒙俄經濟走廊要走實走深走好需要多點發力,重點圍繞政策溝通盡快建立制度化的溝通機制、合作機制、對標機制;圍繞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加強三國在規劃、標準、進展等方面銜接;圍繞貿易暢通深化經貿合作,優先推進三方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快三國毗鄰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共同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和境外經濟合作區建設;圍繞民心相通進一步加強文化、藝術、體育等交流平臺的建設等;圍繞智力先行深化智庫交流合作機制,強化智庫聯盟責任。
中蒙俄經濟走廊 走實走深 合作共贏 多點發力
回顧過去兩年,中蒙俄智庫合作聯盟的成員和伙伴,圍繞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共同愿景,深入研討,坦誠交流,合作研究,建言獻策,為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5月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要發揮智庫作用,建設好智庫聯盟和合作網絡。”這既是對我們現在所從事的智庫合作事業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我們切實做好這一事業的希望和要求,對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這一事業,三國領導人給予厚望。我們作為智庫聯盟成員對此需要深入思考,為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走實走深、合作共贏,共謀發展良策、共出合作大計,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在“一帶一路”大框架下,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積極推進為沿線國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為中蒙俄三國區域間合作增添了新活力。從2014年9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中蒙俄三國元首會晤時提出,要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到2015年7月9日,三國元首在烏法會晤,發布了《中俄蒙發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線圖》;再到2016年6月23日,三國元首在上海合作組織塔什干峰會上見證簽署包含7大方面32個具體項目的《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標志著“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第1個多邊合作規劃綱要正式啟動實施。細數清單,三國政府和首腦為了務實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成果躍然其上,三國未來合作美好藍圖已徐徐展開。但我們也深知,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能一蹴而就。
有效對接相關規則法律、體制機制、人才保障等。加強三國國情民意互通,架構共同發展思路,提升相互認知度,推動平等互利、綠色發展、合作共贏的好項目、大項目,排除干擾和阻力,共同應對所面臨的發展難題。
穩步推進互聯互通,既包括加強以基礎設施為基礎的硬件建設,也包括抓好規制和規劃銜接為基礎的軟件建設,還包括便利各國貿易和人員往來的跨境合作與交流。在這“三位一體”的互聯互通中,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基礎,也是目前制約沿線國家深化合作的薄弱環節,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應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優先的領域,目前需要亟待解決在建設國際大通道過程中存在的邊境斷頭路和配套設置落后等問題。
重視培育和發揮口岸的綜合經濟開發功能,提高口岸產業集聚能力,推進區域合作一體化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形成,提升承接產業轉移和吸引外資等平臺功能,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在跨境合作區域的拓展延伸和輻射帶動。
逐步暢通簽證難、學歷認證難等問題制約,加強各級各類學校之間的交流合作與聯合辦學。加大語言人才培養力度,深化經貿技術科技等領域合作。
進一步加強中蒙俄合作機制建設,把倡議和發展戰略對接落實到具體合作項目當中。同時建立三方政府間多層次的溝通交流機制,特別是地方政府交流機制。規劃要落地生根,就必須建立三方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的溝通交流機制,使我們在相關具體的領域,尤其在具體項目上,從相關的政策、標準、規則上能夠協調銜接、凝聚共識,形成三方各部門共同采取推進的措施,共同應對政策落地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加強三方的溝通協調,共同推進《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多渠道、全方位推動重大合作項目落地。加強中蒙俄毗鄰地區地方政府間多層次聯動機制和交流機制,拓展新的合作渠道,推進政策對話和協商。優先推進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跨境經濟區建設;中蒙俄海拉爾、赤塔、喬巴山次區域合作。
以構筑六條歐亞大通道為依托,重點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建立便利的立體交通網絡,優先打通陸地短缺路段和瓶頸路段,提升道路暢通水平。加快建設能源輸送網絡和信息溝通網絡。探討三國之間貨物運輸的鐵路建設、交通樞紐、地區間的擴展可行性等。
探討三國毗鄰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共同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和境外經濟合作區建設。重點建設二連浩特—扎門烏德跨境經濟合作區、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跨境經濟合作區、甘其毛都—嘎順蘇海圖跨境經濟合作區、策克—西伯庫倫等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
充分尊重各方的利益,圍繞三方共同的目標,依據《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挖掘各自的優勢和需求,把三方合作的潛力轉化為現實的發展成果。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全方位、多層次的開展產業合作,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和關聯產業協同發展。全面推動三國農牧業、能礦、電力、旅游、物流、金融、高技術等產業合作。拓寬貿易合作領域,促進貿易結構優化發展。
積極利用亞投行基金或絲路基金,申請低息貸款解決鐵路、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龐大資金投入和投資風險。探索通過三方政府共同出資、國家主權財富基金以及社會融資等資本聯合投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廣泛帶動各種資金參與合作和建設,構建國際次區域融資新機制。
深化三國舉辦文化周等大型的交流活動機制,共同推進茶葉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聯合申遺,支持三國藝術院團、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開展深入合作。繼續擴大互換留學生的規模,開展高水平人才的聯合培養和科研合作。推進和構建智庫間互訪交流和合作研究機制。加強傳染病防治和災害方面的合作,支持傳統醫學方面的合作。
推動發展旅游領域的跨界跨區域合作,重點發展“大湖三角”,包括俄羅斯的貝加爾湖、蒙古國的庫蘇古爾湖、中國呼倫貝爾湖跨境跨區域旅游線路。重點推動滿洲里—紅石、二連浩特—扎門烏德、阿爾山—松貝爾跨境旅游區建設,同時開發若干條中蒙俄自駕游環線。加快建設中蒙俄國際旅游品牌“萬里茶道”,共同打造“茶葉之路”跨國精品旅游線路。推動完善三方邊境城市旅游休閑度假功能,提高旅游產品多樣性,共建良好的旅游環境。
建立中蒙俄三國智庫信息共享機制,要開展共同合作研究課題,形成人員互動的長效機制;在互派專家共同開展研究的基礎上,互通有無、共享資料、數據和相關國的政策分析報告;建立智庫間長效交流對話機制,確保三國在戰略、政策的具體銜接和實際操作層面,保持密切的溝通與協商;加強智庫與政府的溝通機制,取得政府的支持和信任,為各級政府提供信得過的智庫產品來輔助決策。
智庫在實現三國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方面,具有先行研究、提供解決方案的責任。充分發揮好中蒙俄智庫合作聯盟的溝通和協調作用,組織三國智庫共同辦好“中蒙俄智庫國際論壇”,為政商學界搭建交流研討的高層平臺,加強中蒙俄各國政策對話和協商,增進互信,促進共識。重點圍繞《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相關內容開展先行研究,提出共同推進的示范項目清單,為中蒙俄三國提供切實可行的決策咨詢服務。
做好智庫與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的深度對接,找準三國合作過程中存在問題的癥結,研究整理出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清單”,聚焦三國重大發展共同訴求,保障智庫產品的針對性,以此確保研究產品能夠為三國決策和務實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在我們開展相關研究過程中務必要圍繞落實三國元首三次會晤的精神為依據,以落實《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32個重點合作項目為目標,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口岸建設、能源合作、海關及檢驗檢疫、生態環保、科技教育、人文交流、農業合作及醫療衛生等10大重點領域開展研究,形成一批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時效性的研究成果,為三國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智力支持。
智庫需要聚焦重點領域,深化合作研究。目前中蒙俄智庫合作聯盟已有70余家成員和伙伴,未來還會不斷有新成員、新伙伴加入,代表性將越來越強、涉及的領域會越來越廣,為了形成有效的合作,需要確定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并圍繞重點議題,深化合作研究,形成一批有針對性的研究成果。期待三國合作研究在已有幾項合作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一批有代表性、有實效、有影響力的合作成果,為共商共建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正處在深化“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良好時期,要加強三方智庫的交流互鑒,凝結三國智慧,通過人員來往、論壇合作研究等形式深入推進三國的務實合作。要加強智庫的調查研究,現在中蒙俄三國對彼此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三國智庫應該勇于承擔這個責任,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國別及區域的全面素材,以此來保證研究成果的真實性和全面性。要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方案。三國智庫一定要積極務實地合作,扎扎實實進行具體問題的研究,選擇好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提出有效、管用的政策建議。
(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