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劉世平 尹洋
聚力抓黨建 凝心助脫貧來自四川南溪農商銀行的實踐與探索
劉濤 劉世平 尹洋
黨建強,事業興。黨建工作抓好了,發展才能持續永久。今年以來,四川南溪農商銀行牢固樹立“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秉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的理念,堅持黨建工作與精準扶貧“兩手抓”“兩手硬”,積極探索“黨建+精準扶貧”模式,強化“五個精準”,凝聚強大合力,助推脫貧攻堅。
一是強化管黨治黨意識,狠抓黨委主體責任。推行“班子成員包支部”“支部包支行”聯動機制,把金融扶貧納入績效考核,黨委班子與各黨支部紛紛下沉重心,形成“敢于擔當、作風頑強、善于群眾工作”的戰斗堡壘。二是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黨委書記帶頭聯系幫扶對象,激發和調動黨員干部參與金融扶貧工作,采取“一幫一”“一幫幾”“支部幫”等形式,結對幫扶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確保對貧困戶的幫扶全覆蓋。三是實行目標任務和脫貧進度管理。自上而下層層簽訂黨建暨金融扶貧工作責任狀,壓實任務,同時建立健全“責任清單+工作記錄+臺賬管理”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脫貧進度,確保脫貧措施的有效實效。四是創建“雙基聯動服務工作站”和“金融扶貧綜合服務室”推動扶商助貧。黨支部和村委會聯動,重點圍繞扶貧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農業建設,將在全區各鄉鎮具備條件的村委會成立“工作站”和“服務室”,實現對人民銀行、扶貧部門、金融機構的扶貧信貸管理等相關業務宣傳和政策解讀,以及通過信息公示欄等常規傳播渠道,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工具開辟學習新陣地,形成長效、低成本、立體式培訓渠道,方便村內黨員群眾、貧困農戶了解、掌握與自身發展、致富相關的金融政策、服務產品。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全力開展教育扶貧,形成黨員干部“外力推動”、貧困群眾“內力驅動”相向而行的脫貧機制,推動內部“造血”式脫貧與外部“輸血”式扶貧相結合。智隨志走,志以智強,實施“志智雙扶”,最大限度激發活力,形成合力,從根本上鏟除滋生貧困的土壤。
在扶志方面,南溪農商銀行扎實開展就業培訓近2000人次,讓貧困戶增長知識和見識,掌握致富的本領,破除困難群眾“愛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依賴心理,把扶貧與扶志有機地結合起來,為貧困戶送溫暖,送志氣、送信心。在扶智方面,黨支部實施貧困群眾技能提升行動,開展金融知識大派送7次、金融大講堂10次、送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9次,發放各類金融讀本和農技圖書近5000冊,積極普及金融知識和致富信息,增強貧困戶創業致富能力;積極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和“農民工再就業”業務培訓近400人次,大力培育貧困戶的自主創業愿望和提升自主創業技能。羅龍鎮返鄉農民工劉小琴通過參加基層黨支部組織的“返鄉農民工”創業技能培訓,獲得南溪農商銀行60萬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支持,創辦了“羅龍鎮蝴蝶蘭制衣廠”,吸收返鄉民工近20人,有效帶動了返鄉民工脫貧致富。
一是因人而異,精準幫扶。各黨支部逐戶逐人研究扶貧對策,依據每個貧困戶家庭情況、資源稟賦、身體狀況、技能條件,每戶制定“五個一”幫扶計劃(一家一次摸底、一家一本管理臺賬、一家一個扶貧措施、一家一個干部結對、一家一輪全程跟蹤),做到因戶定策、因人施策。截至2017年6月末,全轄共建貧困農戶信息檔案7521戶,評級授信3391戶,農戶授信金額7738萬元,其中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申貸獲得率100%。二是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創立“黨支部+支行+村委會”聯動機制,形成“支行+土地流轉+基地+貧困戶”的聯戶發展模式,由農商行發放涉農資金給農業經營主體及承包商,承包商用信貸資金流轉貧困戶的土地發展鄉村旅游、林下經濟和生態種植養殖,再聘請貧困戶進入基地進行生產和種植,實現共同脫貧致富。南溪農商銀行因地制宜,通過發放信貸資金積極發展觀光農業,高標準打造一批川南休閑谷、馬家紅豆杉基地、福臨花海等特色旅游和度假村落,不僅培育了增收新領域,還有效解決了土地流轉戶的就業增收問題。截至2017年6月,南溪農商銀行通過打造“支行+土地流轉+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幫助企業擴大產業鏈條,通過提供就業崗位、設立扶貧加工點、支持發展旅游項目近2800萬元,帶動全區486戶貧困戶人口實現收入增加。
一是創新“離行式自助銀行+流動客戶經理”模式,由流動客戶經理統一管理,以及對貧困戶進行操作培訓。通過建立金融綜合服務點3個,布放自助設備80臺,其中離行式自助設備35臺,為帶動脫貧企業、個體工商戶安放POS機具294臺,打造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有效發揮金融服務職能,將金融服務直接延伸到偏遠地區農民身邊,著力解決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仙臨鎮石公村貧困戶黃萬春在扶貧貸款的支持下成立了鄉村食品供應站,南溪農商銀行及時為其安裝了一部EPOS機具,為周邊農戶代取糧食補貼、危房補貼、養老保險等,日均交易筆數達到近110筆,日均交易金額近1.2萬元。二是創新“惠農金融服務室+農村電商”模式,持續推廣“蜀信e惠生活”平臺。破解電商金融服務模式,拓展扶貧合作社、貧困戶、個體工商戶入駐“惠生活”電商平臺2160戶,為提供更廣闊的產品銷售平臺,貧困戶通過電商平臺“線上”足不出戶銷售特色農產品。裴石鄉中壩社區貧困戶包小飛,利用3萬元農戶信用貸款起步,通過“惠農金融服務室+農村電商”渠道銷售自家柑橘,已經發展成為擁有近千畝的柑橘種植大戶。留賓鄉返鄉農民工葉青仕沒有足夠資金,通過扶貧貸款的融資和“惠農金融服務室+農村電商”的宣傳與銷售,快速脫貧致富,現已興辦了全區規模最大的草莓基地和獼猴桃基地。還興建了知名的“青葉農莊”農家樂,帶動了周邊近20名貧困戶參與到創業中去。
總行黨委和黨支部把主題黨日活動搬進扶貧點,讓廣大黨員在教育實踐中講思路、提想法、推產品,致力于把立足點放在研發和豐富金融精準扶貧產品上。緊緊圍繞貧困戶創業生產、生活消費等各類金融服務需求,積極探索創新適合貧困群眾特點的貸款產品,不斷完善精準扶貧產品體系,讓貧困戶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逐步富。一是大力推廣扶貧小額信用貸款。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扶持重點,在統籌考慮當地信用環境、風險管控能力等前提下,嚴格按照“先評級、后授信、再用信”的管理辦法,為貧困戶對象辦理扶貧貸款,開展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流程。目前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753筆,貸款余額多達2610.39 萬元,惠及7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二是積極拓展創業貸款。南溪農商銀行黨委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迎著“春風”布施“春雨”,啟動了助推“雙創”的新引擎,針對不同主體、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雙創”群體,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力度發放貧困地區青年創業貸款、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婦女創業貸款、返鄉農民工再就業貸款等,不斷提高金融精準扶貧的覆蓋面。截至2017提6月末,南溪農商銀行發放青年創業貸款1799筆,金額8452萬元;發放下崗工人創業貸款58筆,金額237萬元;發放婦女創業貸款1826筆,累計發放金額9731萬元;發放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10筆,金額235萬元;發放失地農民創業貸款718筆,金額1460萬元;發放大學生創業貸款30筆,金額143萬元。
(作者單位:四川南溪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