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慧慧
(江西財經大學,南昌104210)
審計費用影響因素文獻綜述
柯慧慧
(江西財經大學,南昌104210)
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審計費用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筆者對審計收費影響因素領域中已有的文獻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以便對現有的研究成果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以期對該領域未來的學術研究和實務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審計費用;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審計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審計費用作為衡量審計服務質量的因素之一,引起了國內外廣大學者的關注以及廣泛的研究,并涌現出大量優秀成果。筆者對這些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審計費用受眾多因素的影響,但大體上來說主要與被審計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特征相關。因此接下來將從被審計單位特征、會計師事務所特征和其他影響因素三個方面闡述對審計費用的影響。
(一)被審計單位的整體特征
Simunic(1980)最早考察了可能影響審計費用的十大因素,發現資產規模是決定審計費用最關鍵的因素。Francis(1984)用修正Simunic模型考察了澳大利亞審計市場,也發現被審計單位的資產規模和審計費用顯著相關。劉斌等(2003)利用Simunic修正模型,對我國2001年滬深兩市A股590家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總資產是影響審計費用的主要因素。Simunic(1980)對美國審計市場的研究顯示,子公司的數量對審計費用具有顯著影響。Francis(1984)的研究表明被審計單位業務復雜程度(控股子公司數量)與審計費用顯著相關。但Firth(1985)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審計費用與子公司數量并不顯著相關。
(二)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特征及內部控制質量
牟韶紅(2014)以2009-2012年滬深兩市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發現高管權力過強會在一定情況下影響公司經營與財務風險,并反映在審計師的工作量和風險溢價水平上,即高管權力與審計費用正相關。蔡春(2015)以2004-2012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發現高管具有審計背景的公司有從應計盈余管理轉向實施真實盈余管理的傾向,事務所可能采取的策略是增加額外的審計收費以彌補過高的審計風險,但“校友效應”卻使事務所顯著減少該類公司的審計收費。何威風(2015)通過對2007-2012年間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進行實證檢驗,發現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產品市場競爭低以及企業風險低的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能力越強的公司可以更有優勢地與審計師博弈審計收費,因而會支付較低的審計費用,但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產品市場競爭激烈以及企業風險高的上市公司卻沒有發現這一關系。張旺峰(2011)以我國2008-2009年滬深兩市1295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發現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收費與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之間存在著不顯著的負相關性。蓋地(2013)利用我國A股上市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數據研究結果也顯示上市公司存在內部控制缺陷會導致審計收費增加。
Francis(1984)用修正過的Simunic模型考察澳大利亞審計市場,發現事務所規模和審計費用呈顯著正相關關系。Johnson.et al(1995)在Firth的基礎上研究新西蘭審計市場,發現規模最大的五個事務所較其他事務所多收取24.1%的審計費用,即事務所的規模越大審計費用越高。伍利娜(2012)發現小規模事務所執行的集團統一審計不但不能降低審計收費,反而會增加審計收費,小規模事務所在企業集團可能通過支付更多審計費用以及提供更多審計業務的審計意見購買方式下,其獨立性嚴重受損;而大所進行統一審計可能因“知識溢出”效應而節省審計成本,降低審計收費。Kenneth(2016)發現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形成一個協會、網絡或者聯盟,研究顯示“協會”成員的客戶比非“協會”成員的客戶支付更高的審計費用,即“協會”會共享資源渠道使得小型事務所能夠提供更高質量的審計;并且還發現“協會”成員提供的審計質量與四大事務所相似,但“協會”成員客戶支付的審計溢價低于四大事務所的客戶。
邢立全、陳漢文(2013)以我國2007-2011年6709個上市公司為樣本,發現上市公司的競爭地位以及面臨的產品市場競爭對審計收費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Wang(2015)對2000-2009年期間對制造業進行行業層面分析也證明審計師對競爭更激烈的行業的公司收取更多的費用。Kris.et al(2015)發現女性審計合伙人存在審計費用溢價的現象。從需求的角度來看,女性審計師要求更高的審計質量;從審計供求的角度來看,女性審計合伙人會認為風險較高或需要投入更多的審計工作。Matthew& Elaine(2014)以2008和2009年作為衰退期,將2006和2007作為非衰退期的對比,對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經濟衰退會給公司帶來財務壓力,導致削減成本,包括降低審計費用,監管機構表示在經濟衰退期審計費用的降低可能會導師審計工作量的減少。同時,在審計委員會比CFO更強大時通常會降低在經濟衰退時期審計費用的減少;然而在CFO比審計委員會更強大時通常會加劇在經濟衰退時期審計費用的減少。
國內外已有大量的文獻研究了審計費用的影響因素,理論上已屬于比較成熟的領域,但結合我國具體的審計市場來看,審計收費仍然存在不太合理的地方,因此理論上的成熟應當對實務應用進行提升,如何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結合審計市場的情況,為審計定價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顯得尤為重要。
[1] 劉 斌,葉建中,廖瑩毅.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03(1):44-47.
[2]牟韶紅,李啟航,于林平.內部控制、高管權力與審計費用[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4):40-49.
[3]蔡 春,謝柳芳,馬克哪吶.高管審計背景、盈余管理與異常審計收費[J].會計研究,2015(3):72-78.
[4]何威風,劉 巍.企業管理者能力與審計收費[J].會計研究,2015(1):82-89.
[5] 張旺峰,張兆國,楊清香.內部控制與審計定價研究[J].審計研究,2011(5):65-72.
[6]蓋 地,盛常艷.內部控制缺陷及其修正對審計收費的影響[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3):21-27.
[7]伍利娜,王春飛,陸正飛.企業集團統一審計能降低審計收費嗎[J].審計研究,2012(1):69-77.
[8]邢立全,陳漢文.產品市場競爭、競爭地位與審計收費[J].審計研究,2013(3):50-58.
[9] 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 161-190.
[10]Francis,J.The effect of audit firm size on audit price:A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Marke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4,6(2):133-151.
[11]Johnson,E.N.,K.B.Walker.and E.Westergaard.Supplier Concentration and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in New Zealand[J].Auditing:A Journal ofPractice&Theory,1995, 14(2):74-89.
[12]Kenneth,L.B.,L.M.Cunningham.and A.M.Linda.Small Audit Firm Membership in Associations,Networks,and Alliances:Implications for Audit Quality and Audit Fee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6,91(3):767-792.
[13]Wang,Yuequan and A.C.W.Chui.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Audit Fees[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2015,34(4):139-156.
[14]Matthew,J.B.,and G.M.Elaine.Who’s Really in Charge? Audit Committee versusCFO Power and Audit Fe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14,89(6):2057-2085.
[15]Kris,H.,D.Breesch.and J.Branson.The Female Audit Fee Premium[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 2015,34(4):171-195.
[責任編輯:王 鑫]
F239.4
A
1005-913X(2017)07-0080-02
2017-05-25
柯慧慧(1995-),女,江西九江人,碩士,研究方向:資本市場審計與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