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雨琪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新余330013)
金融會計國際化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黃雨琪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新余330013)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不斷的發展進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金融領域的國際化發展進程,商業業務規模上也是日益擴大,金融會計的國家化也逐漸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這些對于中國各個商業銀行在日常的經營以及會計信息的質量方面,都發揮著非常巨大影響。立足于金融會計國際化,對于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日常經營管理等方面帶來的影響,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以期為中國各個商業銀行在面對此問題時,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建議。
金融會計;國際化;商業銀行;具體影響;分析總結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的加快,也是在逐漸對國民經濟的命脈以及金融領域實施改革,與著國際金融行業接軌也成為中國各個商業銀行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金融會計標準的國際化也成為必然的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各個商業銀行自身傳統的經營理念,以及傳統的會計理論,使其發生改變。下面重點闡述金融會計的國際化,對于中國各個商業銀行產生的具體影響。
單從金融會計國際化的角度看,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商業銀行傳統的金融資產以及負債分類的方法,從而將金融資產合理有效地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及持有至到期貸款和應收款項等資產,在對于負債分類的方法上,主要是重新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負債以及其他性金融負債兩種。不僅如此,在針對于商業銀行的資產以及負債的分類上,能夠及時有效的確定,不能隨意變更。這種良好的分類方式,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商業銀行會計實務中對于投資采用時間較長的做法,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商業銀行對于短期分類核算的做法,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充分的反映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所作出的有效判斷。[1]
在依照于金融會計準則要求的基礎上,一旦成為金融工具合同條款當中的一方,那么商業銀行則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上,對自身的金融資產以及金融債進行確定。與此同時,在根據中國所頒布的《金融資產轉移》條例上對金融工具進行終止確認,其主要的條件則是為:金融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以及回報,是否已經從本質上發生了轉移,并且,還沒有及時的保留對于金融資產的控制權力。在根據這些相關的規定上,可以很容易地發現,中國各個商業銀行是需要將衍生工具當中,所存在的一些隱含的權力以及合同義務上進行確認,不僅如此,商業銀行也要將金融資產以及負債問題充分的添加進表內來進行核算,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更加豐富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內容,以及為其提供的資料信息上更加具有全面性、綜合性、準確性、有效性。[2]
金融工具在整個公允價值計量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自身的價值完全是會隨著公允價值發生著改變,其主要是體現在:商業銀行自身的金融資產以及負債公允價值在不斷的進行變動。在沒有存在一些其他資產以及其他負債變動的情況下,對于金融工具價值產生的波動上,將會直接影響到資產負債率的波動。與此同時,準則對中國上市商業銀行以及擬上市的商業銀行自身的金融資產減值上對其提出的要求也是日漸增高,不僅是對于之前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更體現在金融資產的減值上,都是要使用“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這種方式相對于“五級分類法”“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對于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上所提出的要求則更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資產的波動。[3]
準則對于一些從事于套期活動會計處理上也做了非常明確的規定,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現商業銀行利用金融工具任意調節利潤的問題,套期保值準則對運用套期會計的先決條件,使得之間關系的要求上更加具有嚴格性。套期在開始時,一定要加強對于套期關系明確規定的重視程度,而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關于套期關系以及企業風險管理目標和套期策略上正式書面文件的頒布,使其增強套期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并且,還要確保套期能夠可靠地進行計量等,由于,目前中國衍生金融工具的種類較少,所以,各個商業銀行在進行套期避險的效率水平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很難真正達到運用套期會計的相關條件,因此,近期內,套期會計對于中國各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并不是很大。[4]
(一)促使商業銀行提升風險管理
金融會計的國家化,不僅能夠改變中國傳統會計理論,還改變中國各個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理念以及管理意識,這樣也是作為一個銀行企業自身內部管理能力有效提升的整體過程,在過去計劃經濟時代,中國國有的商業銀行在對于風險隱患的思維意識上較為薄弱,廣大群眾對于商業銀行自身的企業性質認識的不夠清晰全面,而隨著中國金融行業十多年的發展提高,也真正的完成了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理念以及風險意識的實時培養,對于風險隱患的控制能力上也是日漸加強,不僅如此,還及時地建立了較為完善、準確的風險決策及預警機制。在隨著中國不斷的發展金融領域,各種金融衍生工具以及相關的金融產品,也逐漸朝向于國際化方向發展,在促進中國金融行業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商業銀行只有真正的通過完善財務報表以及會計制度的國際化來對自身的內部各項管理工作上進行完善,嚴格的遵照國際標準,建立一個良好、有效、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這樣才能推動中國各個商業銀行的發展進程。[5]
(二)促使商業銀行提升資本監管
金融會計國際化不僅影響各個銀行傳統的會計理論,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各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計算。伴隨著中國金融不斷向全球化方向發展,使得市場中出現了更多不同種類的金融控股公司,這也是作為中國金融行業在今后發展過程的必經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商業銀行自身的競爭優勢,隨著商業銀行的經營范圍以及規模上日益擴展,也導致了資產的風險隨之增大,很多商業銀行所涉及保險、證券、交易等種類的復雜性也在不斷提高,銀行資產波動較為頻繁,對于會計信息的披露以及確認等方面的要求也變得更高。中國商業銀行要想真正的向國際化的方向邁進,就一定要增強適應國際通行的會計準則和資產監管標準的重視度,在此基礎上,對于銀行所遇到的信息披露、內部價格轉移等問題上按照國際標準來進行徹底的改革完善。金融會計的國際化,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看,也是對中國各個商業銀行的監管提出了更加嚴格、具有實時性的要求,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促使商業銀行完善自身的相關管理制度,從而提升信貸質量以及企業盈利的效率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優勢。[6]
運用金融會計國際化能夠有效提升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水平,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不斷的深入,使得會計標準的國際化逐漸成為各個行業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金融會計國際化,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水平,還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銀行在國際市場中交易的資金成本。隨著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商業銀行在自身的系統以及會計的準則上也一直進行不斷創新改革,這樣也是為了提升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水平,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與此同時,中國相關的金融企業,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的環境當中,而這意味著,要求中國各個商業銀行,一定要依照國際金融會計的標準來對各個銀行的會計制度進行完善以及創新、改革,從而滿足與國際會計慣例協調所提出的各種要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商業銀行的資產實力相對不足,在處于市場經濟環境以及法制建設等方面上不夠合理,中國各個商業銀行還存在著不良資產以及內部管理不協調等相關問題,也嚴重地影響到了國際對于中國會計質量的評定。只有真正通過金融會計的國際化,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國際金融發展的各種趨勢要求。[7]只有真正加快中國金融會計的國際化發展,才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推動各個商業銀行的發展進程。
[1]徐 涌.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會計財務處課題組.金融會計對金融資產減值的變革與應對——以我國主要上市銀行為例[J].金融會計,2015(12):24-33.
[2]張小剛.公允價值計量影響金融企業會計信息相關性的實證分析——以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為例[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7):58-61.
[3]茹存鵬,黃志軍.實施新金融會計準則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基于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研究視角[J].金融經濟,2007(18):189-190.
[4]郭 斌,張 帆.新金融會計準則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基于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J].西南金融,2012(8):61-63.
[5]王 亮.金融會計對于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11).
[6]賈志麗,李 群.探討利率市場化對金融會計及商業銀行的影響[J].金融會計,2013(12).
[7] 司振強,張連發,王 麗.金融會計國際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6).
[責任編輯:王 鑫]
F832
A
1005-913X(2017)07-0102-02
2017-05-07
黃雨琪(1996-),女,江西新余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