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昊周
打造陽光電商平臺促進企業共贏發展
◎文/萬昊周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按照“政企合作、開放融合、質效并重、服務共享”的理念建設政府采購網上商城,通過嚴格管理,打造出陽光便攜的采購平臺,獲得了采購人高度評價。政府采購中心在科學分析電商企業與實體企業優劣勢的基礎上,引導帶動融合發展、共存共贏,特別是本市傳統線下企業積極轉型升級,建立發展網上銷售模式,整合商品品類品牌資源,不同行業的本地優秀供應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強強聯合,形成了集聚本地資源的集團化經營模式。本文提出下一步電商企業重點由銷售商品向引導生產轉變和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兩方面入手,提升企業實力,實現快速發展的思路和建議。
電子商務;采購平臺;互聯網+政策采購
天津市政府采購網上商城以“政企合作、開放融合、質效并重、服務共享”的理念,堅持高起點建設、高標準考核,于2016年7月運行至今,已接入京東、史泰博、北京領先未來、天津恒創偉業等15家電商企業,采購規模2.05億元,訂單數突破5.3萬筆,市區兩級2200余家預算單位上線采購,以高效、公開、透明獲得了采購人高度評價。
目前,天津市網上商城涵蓋了集中采購目錄內、外,包括計算機、打印設備、辦公用品、辦公耗材、網絡設備、建筑建材等八大類220種品類,超過12萬余款商品,有效保障了商品豐富性和可選性。預算單位通過直購方式可以便捷實施日常零散采購,1天~3天即可送貨到桌,極大地提高了采購效率。
為引入優質電商,政府采購中心采用招標方式確定了9家全國性、6家本市電商企業入圍,形成了充分有效的競爭格局。利用互聯網和數據共享技術,對全網商品進行價格監測,將電商給予的政府采購優惠價格與其自身官網銷售價格、各省市網上商城價格、主流電商價格進行對比,高出合理價格區間的,商品自動下架。
為嚴格管理電商企業行為,促其誠信經營,政府采購中心制定了《天津市政府采購網上商城管理暫行辦法》,科學設計管理規則和一系列考核指標,系統每日自動計算成交量、成交金額、差評率、價格優惠、商品庫維護等五項考核指標,實時向電商企業公布得分和排名,以“升降級”模式,淘汰年度排名末位的兩家企業,同時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實行“一票否決”,直接取消當年平臺入圍資格。
電子商務是現代市場發展的產物,天津市網上商城建設高度契合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解決新動力的意見》中“進一步加大政府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采購的力度”的要求,在科學分析電商企業與實體企業優劣勢的基礎上,引導帶動融合發展、共存共贏。
以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在平臺建設、商品種類、倉儲物流、電子化交付、公開透明等方面具有較強優勢,但其落地服務短板也較明顯。主要是“最后一公里”問題突出,難以做到“送貨到桌”和安裝服務;結算方式僵化,提供賬期服務困難;合同、發票難以與貨品同時送達,拖延報銷手續。而落地服務正是實體企業的突出優勢,可以滿足采購人多方面的個性化需求,但其劣勢主要是企業規模小、經營范圍窄、商品匱乏、庫存不足,同時銷售行為不規范,在參與協議供貨時存在價格虛高嚴重、圍標和串標等暗箱操作行為。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作為政府部門,牢牢把握傳統電商和實體企業的各自特點,引導雙方建立共贏思維,共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服務于政府采購。一是引導實體企業向線上發展。降低準入門檻,讓更多實體企業可以快速建設電子商務平臺進而參與投標。拓展商城品目,擴大采購規模,以鯰魚效應倒逼實體企業整合重組。二是引導線上企業做好落地服務。招標中提出的本地化服務要求,促使全國性電商均在天津成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京東、史泰博等均在天津設立或擴大倉儲,并與本地企業合作,發展落地服務商,將現代物流與本地服務有效銜接。三是制定統一競爭標準。建立雙方利益兼顧的標準規范、競爭規則,統一電商企業結算、配送、售后等服務標準,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加強電商企業間價格對比監測,促進公平競爭。四是解決電商企業發展難題。引入電子簽章技術,實現電子合同和電子發票,切實提高采購工作效率和采購人滿意度,同時為企業節省大量包括人工和紙張在內的經營成本。針對電腦、復印機等強制節能環保產品,引導電商企業與生產廠家有效對接,解決傳統電商銷售民用產品與政府需求不匹配、部分廠家貨源地區壟斷等問題。五是架好與采購人溝通橋梁。開通采購人評價、電話熱線等方式,定期組織采購人與電商企業溝通會,準確了解個性化采購需求和服務要求,便于電商針對不同部門的需求特點精準銷售。
“互聯網+政府采購”模式,特別是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建設,應當遵循標準化,只有這樣才能規模化、成本最低化,并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在2016年首次電商入圍招標中,11家企業中只有3家本地企業。作為網上商城建設方,政府采購中心提出互聯網發展是大勢所趨,地方實體企業只有轉型升級才能適應政府采購市場新要求。同時政府采購中心出臺《網上商城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商城建設標準和運行規則,為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指明發展方向。近一年來,本市實體企業積極行動,建立發展網上銷售模式,整合商品品類品牌資源,不同行業的本地優秀供應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強強聯合,形成了集聚本地資源的集團化經營模式,同時為彌補自身在物流、遠距服務的不足,吸納遠郊區縣當地供應商加入其運營團隊,負責當地采購人的快速上門服務,企業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在2017年電商入圍招標中,入圍的15家電商企業中有6家本地企業,從商城銷售情況看,本地電商銷售額接近總銷售額的半數。
互聯網讓企業置于信息更加透明、競爭更加充分、資源更加充裕的發展環境中,要求企業更加注重技術服務創新、開放合作和資源整合來尋求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創新要素。目前,天津本地尚無大型電商企業,下一步應在以下兩方面下功夫:
需求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要適應政府部門需求的新變化,增強零售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補齊短板,增強優勢,把創新驅動和業態模式調整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精準營銷能力,需求什么,就銷售什么,進而廠家就生產什么,使供、采、需對接,配合精準供應鏈預測,建立混網物流配送模式,智能補貨,實現“零庫存”。
通過供應鏈整合原有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打造本地的集約化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商品采購源頭化、渠道扁平化、成本最低化、配送一體化,帶動本地中小企業擴大銷售規模,實現低成本擴張和擴區域發展。線上、線下優勢企業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購重組等多重形式整合市場資源,形成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
F724.6
A
1006-1255-(2017)11-0045-03
萬昊周(1981—),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郵編:300161
責任編輯:解忠艷 曲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