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道漢 張文娟
(1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曲阜 273165;2臨沂大學教育學院,臨沂 276005)
大學生學習壓力與學習倦怠的關系
——心理素質的中介作用
種道漢1張文娟2
(1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曲阜 273165;2臨沂大學教育學院,臨沂 276005)
探討心理素質在大學生學習壓力和學習倦怠之間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學生學習倦怠問卷、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和學習壓力事件問卷對山東省內922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①學習壓力與學習倦怠之間呈正相關,心理素質與學習壓力、學習倦怠兩兩之間呈負相關;②學習壓力可以正向預測學習倦怠(β=0.36,p<0.001),學習壓力通過心理素質對學習倦怠的間接效應顯著,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31%,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002,0.183],說明心理素質在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的影響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學習壓力;學習倦怠;心理素質
教育部2016年印發(fā)的《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1]。人才的培養(yǎng)在高校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當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學習倦怠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2-4]。學習倦怠是由學習壓力或缺乏學習興趣而引起的對學習感到厭倦的消極態(tài)度和行為[5]。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學習倦怠的檢出率在 16.7~48.3%之間[3],且有部分學生存在嚴重的學習倦怠[2]。學習倦怠者行為上表現(xiàn)出逃避和遠離學習,并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悲觀、焦慮、恐懼、沮喪、害怕、低自尊等負面情緒[6],映射了學生沮喪、抑郁、焦慮、冷漠、迷惑等消極學習心理[7-9],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了大量的負面影響[10,11]。 因此,有必要探究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形成原因和機制,以便更有效地幫助他們緩解學習倦怠。
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大學生學習倦怠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學習壓力[12,13]。學習壓力是目前大學生群體所面臨的最主要的一種壓力,它是由學習因素而導致的心理上的負擔和心理緊張[12]。長期處于學習壓力(如考級、考編、學位考試等)的環(huán)境下,個體會產(chǎn)生緊張、恐懼、焦慮等心理狀態(tài)[14],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倦怠。研究一致證實,學習壓力可以顯著地正向預測學習倦怠的水平,學習壓力程度越高的學生往往其學習倦怠水平也較高[12,13]。 但總體來說,對于兩者之間的內部機制(通過何種路徑影響學習倦怠)的研究還比較少。
依據(jù)Folkman的壓力認知交互模型[15],潛在的壓力源需要個體的認知評估才可能成為實際的壓力源,進而影響個體的心理或行為表現(xiàn)。當個體無法有效應對壓力源時,壓力源將轉化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壓力事件,進而導致個體情緒低落,精神緊張,長期處于壓力的狀態(tài)下,個體就會表現(xiàn)出倦怠的現(xiàn)象。據(jù)此推論,個體對壓力事件的感知受其認知的影響,而認知水平會受到個體心理素質水平的影響或調節(jié)[16-18]。所謂心理素質是指以生理條件為基礎的,是將外界的刺激經(jīng)過加工、整合轉化為內在的、穩(wěn)定的、基本的,并且與個體的適應性行為和創(chuàng)造性行為密切相關的一種心理品質[17],表現(xiàn)在認知維度、個性維度和適應維度三個層面。大學生對學習壓力的認知評價受其自身認知素質的直接作用,并受到個性素質和適應素質水平的一定影響。心理素質不佳的個體認知缺少明確的目的性和意識,對活動的意識和監(jiān)控較弱,認識不夠深刻,且在個性素質方面有著自制力弱、責任感不強、自信心不高等表現(xiàn),對學習、生活、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的適應能力較差,因此面對學習壓力時,無法有效地辨識、深入地分析、有效地應對,也就更可能產(chǎn)生學習倦怠。
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學習壓力和學習倦怠之間的關系,以及心理素質在二者之間的中介作用,以期從心理素質的角度找到改變學生對學習壓力認知的新思路,進而為預防和改善大學生學習倦怠提供新方法。
隨機選取山東省大學本科生1000人,剔除無效問卷后,回收有效問卷922份,回收率為92.2%。其中男生301人,女生617人(有4人未填性別);大一349人,大二267人,大三191人,大四113人,有2人未填寫年級。
1.2.1 大學生學習倦怠問卷
由連榕、楊麗嫻編制[2],主要用于測查大學生群體的學習倦怠水平。此問卷共20個條目,包含情緒低落、成就感低、行為不當三個維度。該問卷采用5點計分,其中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學習倦怠的總分為各條目分之和,分數(shù)越高則表示應答者的學業(yè)倦怠水平越嚴重。本研究中該問卷的α系數(shù)為0.86。
1.2.2 學習壓力事件問卷
從梁寶勇、郝志紅等人編制的中國大學生心理應激量表中挑選出與學習壓力直接有關的16個生活事件組成本研究所用大學生學習事件量表[19]。考慮到本研究在學習壓力事件中只是計事件發(fā)生與否,而不考慮事件對個人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僅要求被試評定每種學習壓力事件是否發(fā)生。根據(jù)Bollen和Lennox 和 Streiner 的觀點[20,21],學習壓力事件問卷由16個異質的學習事件構成,沒有潛在的內部結構。參照國外Orth和Luciano和國內代維祝等的做法[22,23],本研究沒有計算學習壓力問卷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1.2.3 大學生心理素質問卷
由王滔編制[17],該問卷共包含140個條目。此問卷共分為三個分問卷,主要測查認知維度、個性維度和適應維度。該量表所有項目均采用五點記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說明應答者的心理素質水平越好。本研究中該問卷的α系數(shù)為0.93。
對無效數(shù)據(jù)進行篩選剔除后,剩余有效數(shù)據(jù)統(tǒng)一錄入SPSS19.0中,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統(tǒng)計、相關分析,采用AMOS22.0軟件進行中介作用分析。
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方法[24],對所有的測量項目進行未旋轉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第一個公共因子解釋了總變異量的11.81%,小于Pod sakoff等提出的40%的判斷標準,說明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表1 學習壓力、心理素質和學習倦怠之間的相關矩陣(n=922)
由表1可以看出:學習壓力與學習倦怠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p<0.001);學習壓力與心理素質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p<0.001);心理素質與學習倦怠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p<0.001)。
2.3.1 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的直接影響
建立結構方程模型之前應對測量模型進行檢驗[25]。情緒低落、行為不當和成就感低三個維度分別作為學習倦怠的三個觀察變量。由于學習壓力只有一個維度,因此,本研究將其視為外顯變量處理結果如圖1所示。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χ2/df=4.841,NFI 0.993,CFI =0.994,IFI =0.994,TLI =0.944,RMSEA 0.065。
2.3.2 心理素質的中介作用

圖1 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的直接影響圖示
在圖1的基礎上,加入中介變量——心理素質,采用AMO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建模分析,結果如圖2 所示。 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為:χ2/df=2.07,NFI=0.994,CFI =0.997,IFI =0.997,TLI =0.988,RMSEA =0.034,總體來說,該模型可以被接受。

圖2 心理素質在學習壓力和學習倦怠之間的中介作用圖示
由圖2可知,在加入中介變量——心理素質后,學習壓力仍能顯著預測學習倦怠,且學習壓力可以顯著地預測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可以顯著地預測學習倦怠。因此,心理素質在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的影響中存在著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心理素質的中介效應大小=(-0.16)×(-0.56)=0.09, 學習壓力直接效應為 0.20,中介效應與總效應之比為 0.31,說明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的影響中有31%是通過心理素質這個中介變量間接起作用的。采用Remediation程序對中介效應進行顯著性檢驗,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002,0.183],該區(qū)間內不包含 0,因此說明該中介效應存在,表明心理素質在學習壓力與學習倦怠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首先,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具有直接的影響,表明個體體驗到的學習壓力水平越高,其學習倦怠的程度越高。這與其他研究者的結論一致[12,13,26]。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的直接效應為69%。通過對每個學習壓力事件的頻次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80%以上的學生認為每天必須按時上課,學習內容加深,理解上存在問題,因此對學習產(chǎn)生倦怠。60%左右的學生認為學習的環(huán)境和方式都發(fā)生變化,高中的學習習慣已經(jīng)不適應大學生活,急需調整學習方式,再加上學習時間緊張,課后沒有時間復習,加深了學習倦怠程度。50%左右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學習內容較為單調,缺乏相應的學習興趣,學習上存在困難,再加上考研考試,因此壓力較重,進而產(chǎn)生了學習倦怠。30%左右的學生不喜歡所選的專業(yè),認為專業(yè)課知識毫無用處,再加上還有部分學生為了賺點生活費,邊學習邊打工,還有考試上的失利導致學生的學業(yè)成就感低,對學習產(chǎn)生倦怠。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直接因為考試壓力、課堂壓力等學習壓力產(chǎn)生學習倦怠的現(xiàn)象。
此外,本研究的結果還支持了心理素質在學習壓力和學習倦怠之間的中介作用。在學習壓力對學習倦怠的影響中,有31%的變異量是通過心理素質這個變量進行傳遞的。根據(jù)Folkman的壓力認知交互模型[15],壓力事件通過個體的認知評估決定個體是否產(chǎn)生學習倦怠,而個體的認知評估進程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心理素質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影響個體的認知評價。首先,個體的認知素質會影響個體的認知評價。個體的認知素質會對學習壓力進行有目的地評價和監(jiān)控,當認知素質不佳時,個體對學習壓力環(huán)境或事件的認識缺乏明確的目的性,認識不夠深刻,從而導致學習倦怠的產(chǎn)生。其次,個性素質主要通過自制力、自信心和責任感來影響個體對學習壓力的評價。個體的自制力較差,自信心不足以及責任感不強都會影響個體對學習壓力的辨識和分析,進而導致學習倦怠的產(chǎn)生。最后,適應素質主要通過個體的學習適應來影響個體對學習壓力的評價。如果個體的學習適應能力較強,就能有效地根據(jù)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壓力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自身的學習計劃,就能有效地應對學習壓力,進而不會產(chǎn)生學習倦怠的現(xiàn)象。綜上所述,學習壓力導致個體的學習倦怠現(xiàn)象受到個體心理素質的中介。
盡管如此,我們也應該看到本研究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橫斷研究,難以考察變量之間的動態(tài)影響,未來的研究應該從縱向設計的角度出發(fā),研究心理素質的長期效應;其次,本研究采用自我報告的形式,信息來源單一,容易產(chǎn)生測量誤差,未來的研究應該結合實驗法等多種方法,采用多種信息來源避免測量誤差;最后,本研究只關注了心理素質這一個體內部的中介變量,未對其他重要的中介變量以及可能對中介效應產(chǎn)生影響的外在因素進行探究,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拓展研究的內容。
1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 /s7056 /201607 /t20160718_272133.html.2016.
2 連榕,楊麗嫻.大學生的專業(yè)承諾、學習倦怠的狀況及關系.心理科學, 2006, 29(1): 47-51.
3 張文娟,趙景欣.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關系.心理研究, 2012, 5(1): 72-76.
4 徐明津,楊新國,吳柑瀾,等.大學生應對方式、學習倦怠與學業(yè)拖延的關系.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 23(2): 243-245.
5 Salmela-Aro K, Upadyaya K.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school burnout:Evidence from two longitudinal studies.Learning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 2014,36: 60-68.
6 陳萬芬,張大均,潘彥谷,等.青少年父母依戀與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質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學,2016,39(6): 1290-1295.
7 田麗.大學生的學習倦怠述評.社會心理科學,2003,28(1): 2-5.
8 謝姍姍,林榮茂,凌育兵,等.高職生學習倦怠與社會支持的關系.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9):1311-1313.
9 Lin S H, Huang Y C.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neliness and learning burnout.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2, 13(3): 231-243.
10 Huebner E S, Drane W, Valois R F.Levels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00, 21(3):81-292.
11 Vasalampi K, Salmela-Aro K, Nurmi J E.Adolescents’s self -concordance, school engagement, and burnout predict their educational trajectorie.European Psychologist, 2009, 14(4): 332-341.
12 何香儀.地方高師院校學生學習倦怠、學習壓力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3 王玉楠.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專業(yè)承諾、學習壓力的相關性研究.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14 孟林,楊慧.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學習壓力的調節(jié)作用——學習壓力對大學生心理焦慮、心理抑郁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河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2(3): 142-150.
15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et a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Journal of Personalit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0(5): 992-1003.
16 張大均,馮正直,郭成.關于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幾個問題.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 26(3): 56-62.
17 王滔.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西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18 Zhang D J, Wang J L, Yu L.Methods and imple mentary strategi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psychologica suzhi.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11.
19 教育部《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課題組,梁寶勇郝志紅.《中國大學生心理應激量表》的編制.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5, 3(2): 81-87.
20 Bollen K, Lennox R.Conventional wisdom on measurement: A structural equation perspective.Psycho logical Bulletin, 1991, 110: 305-314.
21 Streiner D L.Being inconsistentaboutconsistency When coefficient alpha does and doesn’t matter.Jour 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3, 80: 217–222.
22 Orth U, Luciano E C.Self-esteem, narcissism, an stressful life events:Testing for selection and social iz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5, 109(4): 707-721.
23 代維祝,張衛(wèi),李董平,等.壓力性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問題行為:感恩與意向性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 18(6): 796-798.
24 金童林,陸桂芝,張守臣,等.無聊傾向對大學生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影響:網(wǎng)絡消極情緒體驗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6, 24(4): 640-643.
25 田芊,鄧士昌.積極完美主義對拖延行為的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 19(2): 221-224.
26 Stoliker B E, Lafreniere K D.The influence of per ceived stress, loneliness, and learning burnout on uni versity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rience.College Stu dent Journal, 2015, 49(1): 146-160.
The College Students’ Study Pressure and Learning Burnout:Psychological Quality as Mediator
Chong Daohan1,Zhang Wenjuan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2 Education College, Linyi University,Linyi 276005)
To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study pressure and learning burnout, 922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Burnout Questionnaire,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Study Pressure Events Questionnaire in Shandong province.Results revealed that: ①Study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burnout.Psychological quality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burnout and study pressure.②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study pressure contributed an positive influence on learning burnout (β=0.36,p<0.001).Study pressure had a significant indirect effect on learning burnout through psychological quality,an mediating effect made by psychological quality counted 31%of the total effect (confidence interval of 95%: 0.002,0.183).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played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tudy pressure and learning burnout.
learning pressure;learning burnout; psychological quality
張文娟,女,副教授。 Email:wenjuanzhang2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