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傳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4日報道,美國心臟協會通過官網發布“2017成人高血壓指南”,對使用了近15年的2003版高血壓檢測和治療綱要進行了重新修訂,將高血壓定義標準由之前的140/90(收縮壓/舒張壓)毫米汞柱降為130/80毫米汞柱。
新版指南中,高血壓被定義為≥130/80毫米汞柱 ,120~129/<80 毫 米 汞 柱 為 血 壓 升 高 ,130~139/80~89毫米汞柱為 1級高血壓,≥140/90毫米汞柱為2級高血壓。指南協作委員會主席鮑爾·威爾頓認為,降低高血壓的定義值,體現了早期干預的重要性,當血壓達到130/80毫米汞柱就開始干預,可以預防更多的高血壓并發癥。
全球首只克隆犬被再克隆 有三只“后代”
曾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犬“史努比”的韓國科學家最近在《科學報告》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2010年與美國科學家合作,利用5歲大“史努比”的干細胞成功孕育出4只第二代克隆犬,除其中一只出生幾天后就夭折外,另外3只在9個月大時仍相當健康。這些現已7歲大的克隆犬,將為科學家比較克隆動物與提供體細胞的父輩間的健康與壽命提供獨特的研究機會。
英國薩里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應用催化學B:環境》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發出一種高性價比的超級催化劑,可同時回收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兩大溫室氣體——甲烷和二氧化碳,有望取代現有碳捕獲技術,為抑制全球碳排放帶來實際效果。
現有碳捕獲技術雖然可以普及,但成本太高昂,且大多數技術要求滿足各種極端條件才能保證成功。薩里大學科學家湯姆斯·瑞納和同事通過向功能強大的鎳基催化劑加入錫和二氧化鈰,獲得一種新的超級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和甲烷轉變成一種人工天然氣,用作生產燃料和各種化學產品的原材料。
美國首例數字藥物獲批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1月13日批準了美國首例數字藥物,這種配有傳感追蹤系統的精神疾病藥物在進入人體消化系統后,會向智能手機發出信號,以便醫生追蹤病人的服藥情況。
這種名為阿立哌唑Mysite(Abilify Mysite)的藥物由日本大冢制藥公司生產,藥物內部植入了一個微芯片,病人服藥后,芯片會與胃酸混合并向其身上攜帶的一個貼片發送信號。貼片會記錄病人的用藥量和服藥時間,并將這些信息傳輸到一個智能手機軟件,供病人和醫生監測。而芯片最終會正常通過消化道排出。
俄羅斯核物理學家在《輻射與危險》雜志上發表論文稱,用來自粒子加速器的電子束照射鯡魚和其他魚類罐頭,能使它們的保質期延長3倍多。
科學家用電子束或伽馬射線處理用來做罐頭的鯡魚和其他魚類,可將它們的保質期增加數倍,原因在于電離輻射或基本粒子將消滅罐頭內外的微生物,阻止它們破壞魚肉中的有機物質。
實驗表明,照射鯡魚和其他魚類罐頭不會產生不良氣味、致癌物質等。同時,罐頭的保質期可增加3倍多,即從10天增加到45天。科學家認為,這種技術不僅可用于民用工業,還可用于為軍人和航天員制備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