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簡稱“前南刑庭”),在經歷24年運作之后于當地時間21日正式關閉。當天,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與前南刑庭庭長阿吉烏斯一起抵達位于海牙騎士廳的前南刑庭關閉儀式現場。經過近25年對戰爭罪行的審判,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畫上句號。
據聯合國新聞網22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儀式上發表講話稱,前南刑庭是安理會在1993年一致投票贊成在聯合國系統內設立的第一個刑事法庭,也是自從紐倫堡和東京戰爭罪審判過去近半個世紀后,以及《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1951年生效后設立的第一個審理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和滅絕種族罪行為的國際刑事法庭。古特雷斯說,這是建立當代國際刑事司法架構的先驅,“今天,安理會要求追究暴行肇事者的責任已是一種常見做法。問責已經在我們的集體意識中扎根?!?/p>
11月29日,前南刑庭進行了最后一場宣判,并發布新聞公報表示,前南刑庭總計起訴了161人。90人因犯有嚴重罪行被該法庭審判,包括前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以及在最后一場審判中服毒自殺的克羅地亞族前軍隊指揮官普拉亞克。
但也有些人對于“前南刑庭”的關閉表示歡迎。事實上,對于該刑庭一直存在爭議。英國《衛報》稱,前南刑庭代表的正義只是勝利者的正義。很多受害者認為,前南刑庭的審判其實是“獵巫迫害”。許多人從一開始就對前南刑庭合法性和誠信表示質疑,并預言它會覆滅,▲
環球時報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