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日本網紅也受到關注,但是網紅經濟在日本似乎不是那么紅,其經濟效益尚等待挖掘。
“假面女子”在日本被稱為最強“地下偶像”。最近一段時間,日本網絡媒體上類似“‘假面女子出演影片播放次數突破120萬”這樣的標題開始增多,顯示著日本網紅經濟火熱一面。“假面女子”共有5名成員,以擅長歌舞而出名。與通過電視、電影等走紅的明星不同,她們主要通過在東京和大阪“地下偶像”專屬劇場的連續演出,獲得眾多粉絲,在此基礎上進軍網絡,然后成為網紅。“假面女子”曾創下兩星期圈粉8萬的日本網紅圈粉最快紀錄。和遙遠的電視明星相比,近在身邊的網紅讓粉絲感到距離自己更近,因此這些網紅走紅也更快。
此外,還有靠語言優勢走紅的網紅。比如一名叫“Qika醬”的雙語網紅,發揮自己日語英語的特長,以和網友對話的方式教授英語,目前粉絲數量已經超過百萬。
在日本,除了人能成為網紅之外,動物網紅似乎更受歡迎,位于網紅收入排行榜前列的都是貓。第一名是一只叫“Maru”的貓,以它為主角的頻道視聽會員人數達57萬人,播放次數超過3億,累計收入4000多萬日元(約合231.9萬元人民幣)。排行榜前三位都是網紅貓,其次是狗。日本網民因此感嘆,當一名工薪階層還不如一只貓。
網紅在日本屬于新事物,但是問題也很多。網紅名聲很大,能賺錢的仍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對于認為勞動就要不惜流汗的多數日本人來說,拍個動畫放到網上就輕松賺錢的網紅,屬于被輕視的對象。利用網絡賺錢仍然被看成旁門左道,而網紅更有不務正業之嫌。日前,幾位網紅跑到一家飯店,點了店里所有的菜,拍攝并付完錢后,扔了滿桌子剩菜揚長而去。他們的行為遭到社會的強烈譴責和批判,輿論認為網紅為賺取點擊率,糟蹋食物,違反社會道德。一些網紅為了增加點擊率、達到圈粉目的,故意違反規則,甚至不惜犯法等。比如有人會拍攝偷偷進入食品柜等禁止觸碰區域的錄像,即使因此受到批判,也能成為話題,達到吸粉目的。為此,如何限制網紅的違法行為,已經成為日本該領域發展的重要課題。▲
環球時報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