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蓮 張秀霞
(1.中共哈爾濱市阿城區委黨校,150300;2.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150025)
全面從嚴治黨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牛秀蓮1張秀霞2
(1.中共哈爾濱市阿城區委黨校,150300;2.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150025)
全面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活;措施
黨內政治生活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按照黨章和黨內各項規章制度進行的各種政治活動。歷史實踐證明,黨內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 “金鑰匙”,是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是純潔黨風政風的“凈化器”。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指出:“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對新形勢下怎樣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提出了總要求,為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解決目前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供了根本遵循,意義重大。
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中指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任何政黨都要有其黨內政治生活,這是調節黨內關系、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重要途徑。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發展史上,最早使用“黨內政治生活”一詞的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1915年列寧在 《空泛的國際主義破產》一文中指出:“有人對俄國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方法問題提出不同的意見。”
在我黨發展歷史上最早使用 “黨內政治生活”這一概念的是早期領導人之一蔡和森,1926年,蔡和森在為莫斯科中山大學旅俄支部做的題為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及其使命》的報告中使用了“黨內政治生活”一詞。
正式將這一概念應用于黨的建設要求的是毛澤東。1929年12月28日——29日,紅四軍在福建上杭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毛澤東起草了《古田會議決議》,在談到糾正主觀主義錯誤時,毛澤東同志指出:“糾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這是在黨內首次提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化,拉開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序幕。
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十分重視嚴肅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1939年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談到黨員加強黨性修養時指出:“使黨內政治生活走到正常的健全的境地,鞏固黨內的團結和統一,這是我們的黨員和干部,特別是各級組織的負責人所必須注意的。”為了嚴格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和民主決策,先后制定了《關于建立報告制度》、《黨委會的工作方法》、《關于健全黨委制》等多項黨內法規。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更是明確指出要健全黨委會工作方法,并且提出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立下了規矩。
延安整風是我黨歷史上最全面最集中的一次黨內政治生活實踐,運動中采取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使“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得到發揚和確立。通過整風運動,提高了黨員的馬列主義水平,增強了黨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戰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建國初期,我黨繼續堅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良好作風,從1951年下半年開始進行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整黨整風運動,歷時三年,克服了黨內在思想上、作風上、組織上存在的不良作風,清除了像劉青山、張子善這樣的蛻化變質分子,改進了一些黨員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的作風,增強了黨的戰斗力,密切了黨和群眾的關系,為黨今后長期保持優良的傳統和作風起到了重要作用。1957年毛澤東同志在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文中,提出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六個有”的理想藍圖:“我們的目標是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黨總結黨內政治生活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于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制定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這是在黨內法規文件中首次使用此概念。《準則》針對當時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又對我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進行了總結,對于結束文革的混亂局面,恢復和健全黨內民主,防止個人過分集權和個人專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此“黨內政治生活”成為黨的建設的重要范疇。
黨的十二大修改《黨章》時,把“黨內政治生活”的要求寫進了黨章。在以后歷次黨章的修改中都涉及黨內政治生活的內容。今天翻開《黨章》,在總綱中明確看到:“黨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思想斗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為進一步嚴肅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先后頒布了《關于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干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礎組織工作條例》等一大批黨內法規,促進了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規范化。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對黨內政治生活又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習近平同志在黨內政治生活前面加了“嚴格、嚴肅”等強調性詞語。2012年11月16日習近平在《人民日報》發表的《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一文中指出:“要嚴格執行黨章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各項規定。”19天后頒布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此后陸續頒布《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文件。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都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生動實踐。可以說,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貫穿于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全過程,無論是“嚴”的力度,還是“嚴”的范圍在黨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構成了十八大以來黨內政治生活的鮮明時代特征。
2016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重要法寶,”在十八屆六中全會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
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金鑰匙。”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抓好了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就有了重要基礎,全黨同志都要行動起來,為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做出貢獻。 ”
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特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實踐中提出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主張,并逐步形成了遵循政治綱領、按照黨章辦事、抵制宗派行為和非組織活動、反對無政府主義、加強黨的集中等一系列紀律規范。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民主集中制。這些既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根本特征,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深刻根源。是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保證。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風、什么樣的黨組織、什么樣的黨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班子強不強,有沒有戰斗力,同有沒有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密切聯系;一個領導干部強不強,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經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密切相關。”黨內政治生活嚴肅,政治生態好,黨員干部就能團結一心干事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反之,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各級黨組織就各行其是,政治生態就必然惡劣,則黨員干部干事業的熱情較低,各項工作完成的就不好,人民群眾不滿意程度就會提高。黨內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內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關鍵。是我們黨實行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特征。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黨的建設的基因工程,基礎工程,只有抓好黨內政治生活,才能從源頭上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使各級黨組織的細胞健康起來,進而使黨的肌體健康起來。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反復指出:“加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良好的政治生態是我們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證。”只有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嚴肅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把嚴肅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擺到重要位置,真抓實干,不斷加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才能把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黨性鍛煉的熔爐燒得更旺,才能不斷錘煉我們的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才能不斷鞏固黨的政治優勢,使黨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嚴治黨,大力整治四風,嚴肅查處黨員干部違法違紀問題,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完善黨內法規,扎緊制度籠子,黨內政治生活總體是好的,但也不否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門自由主義、分散主義、好人主義、個人主義盛行,有的搞家長制,獨斷專行,以至于一些人不知黨內政治生活是何物,是非判斷模糊。”
為什么我們的一些黨員黨性不強?就是因為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黨內政治生活上存在著形式化、簡單化的問題。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披露了一些出問題官員的心聲,許多人在談到自己的問題的時候都談到,開始自己一心想靠實干做出成績獲得提拔,但后來發現,很多工作上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提拔的快,原因就是有些人常說的“不跑不送,原地不動”潛規則是存在的。特別是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大風險”,反腐敗斗爭和黨風廉政建設比任何時候都嚴峻。十八大以來,已經有100多萬黨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省部級以上200多人,比建國63年以來的總和還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六中全會的講話中指出:“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等人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不僅暴露出他們在經濟上存在嚴重問題,而且暴露出他們在政治上也存在嚴重問題,教訓十分深刻。”
針對黨內這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在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等十二個方面,對嚴肅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做了明確規定,提出了明確要求,是黨章規定的具體化,是近年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形成的一系列舉措的具體化,既提出了病癥,也開出了藥方,既有治標舉措,也有治本方略,是我們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相結合的具體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2月13日舉辦的省部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什么時候全黨講政治,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們黨就風清氣正,團結統一,充滿生機活力,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反之,就弊病叢生,人心渙散,喪失斗志,各種錯誤思想得不到及時糾正,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失。”三年多的實踐深刻表明,要把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解決好,要有效化解黨面臨的重大風險和挑戰,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扎緊制度的籠子,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嚴起,切實加強和規范新形勢下的黨內政治生活。
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的熔爐,是黨員黨性鍛煉的重要平臺,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對廣大黨員具有教育、改造、管理、監督的作用,對于全黨及各級黨組織具有統一意志,統一步調的作用,而不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活會使黨的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使黨失去凝聚力、戰斗力,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只要傳承和發揚黨內政治生活優良傳統,通過改進創新更好地發揮黨內政治生活功能作用,我們黨就一定能始終充滿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始終成為領導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1]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的規定.
[2]關于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的規定(1980年).
[3]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
[4]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5]中國共產黨章程.□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