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琬
(哈爾濱醫科大學生物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00)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李琬
(哈爾濱醫科大學生物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00)
科學素養是建立在人的素質和科學素質上的高層次修養。科學素養是科技創新的根基。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素養,是高等學?!傲⒌聵淙恕钡闹匾獌热?。高等學校教師應將科學素養培養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尤其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
科學素養;科技創新;課堂教學
素養即一個人的修養,包含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及能力等要素。拓展開來,素養包括思想政治素養、文化素養、科學素養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等諸多方面??茖W素養是一個融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等多種因素為一體的復合概念,是建立在人的素質和科學素質上的一種高層次修養。我們這里所說的科學素養,指的是主體在從事學術科研活動時,能夠運用所掌握的科學理論、科學概念、科學知識,以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識別問題并根據證據得出結論,從而理解自然界和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改變,以及做出相應的決策的內稟特質及能力。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素養,是盡快造就國家科技創新急需的棟梁之材的迫切需要,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客觀要求。高等學校教師應遵循科學素養培養的規律,將其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引領學生自覺增強自身的科學素養,夯實科技創新的基礎。
1.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創新是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理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的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v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當今,全球創新浪潮給世界帶來深刻變化,全面影響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乃至文明進程和國家興衰。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將創新列為我國發展理念的首要,并將其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源泉??茖W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實踐空間和認知范圍。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是人類的創造性活動??茖W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生命在于創新,創新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原動力。新的歷史時期,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國家實力最關鍵的體現,是社會活力的標志和國家發展的關節點。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因此,黨的十八大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加快各領域科學創新。
3.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說到底,科技創新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科技創新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必須倚仗人的科學素養??茖W素養是科技創新的根本和基礎。當今世界,是一個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需要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世界。沒有全民科學素養的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的科技創新大軍,就難以創造出高水準的科技成果,就難以實現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科技競爭實力的重要體現。公眾科學素養是評價一個國家國民綜合素質、科技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直接關乎綜合國力,關乎建設創新型國家。
1.“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我們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薄皳碛幸淮笈鷦撔滦颓嗄耆瞬?,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眹倚枰敶髮W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科技創新能力,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用人單位更需要創新型人才。
2.高等學校承擔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等學校作為為社會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場所,具有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使其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的責任和義務。這其中,科學素養的培養乃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并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是高等學校教書育人的重要方面。
1.科學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以科學知識、技能的掌握和積累為基礎。根據科學素養的經常修習性和平常養成性,科學素養的培養是長期的、緩慢的、全方位的,不可操之過急。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場所、重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重視科學素養培育的有機結合、滲透,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科學素養的陶冶。高等學校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造就科技創新人才的重大使命。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應自覺將教學內容與科學素養培養有機融合,并注意方法上的靈活性和形式上的多樣性,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科學素養的培養。
2.在科學素養中,最核心部分是科學世界觀。有了科學世界觀的指引,人們才能在科技創新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正確的方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人們對一切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思維工具和行動指南。恩格斯深刻指出:“不管自然科學家們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只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壞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的支配。”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今天的自然科學來說是最重要的思維形式,因為只有它才能為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發展進程,為自然界中的普遍聯系,為從一個研究領域到另一個研究領域的過渡提供類比,并從而提供說明方法。”習近平同志也多次強調:“首先要學哲學,學習正確的觀察問題的思想方法。如果對辯證唯物主義一竅不通,就總要犯錯誤。”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這個基本點,融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并用來指導科技創新實踐。
3.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和先決條件,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創新思維,是指人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進行有價值的求新探索,從某些事實中尋找新關系,提出新答案的過程。創新思維是人類獨有的思維,是人類智力的核心。要想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中取得突破,有所建樹,關鍵在于能夠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的基礎則在于創新思維。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僅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正是由于創新思維對科技創新所具有的獨特的推動和加速作用,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其作為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中之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要著重使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盡快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4.科技創新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和專業知識。在科學素養的構成要素中,知識的積累尤為重要。厚積方能薄發,知識積累的程度是科技創新的先決條件。如果一個人知識貧乏、單一、老化,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就很難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何談改進和創新??萍紕撔率菍η叭朔e累的知識和經驗,即對已有信息再加工的過程。只有汲取人類幾千年積淀下來的知識精華,才能在繼承中不斷“否定”,推陳出新。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擴展知識面,不但要寬,而且要厚,盡可能多地增加知識儲備,并增強獲取新知識的熱情和能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科學素養,不斷地創新和突破,為中國科學技術占據世界科技前沿做出應有的貢獻。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高等學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養大批卓越科技人才的客觀需要,是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茖W素養涉及的多種因素,說明了科學素養的養成、培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因而,高等學校教師要更好擔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自覺地、堅持不懈地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這一工程落到實處,收到顯著效果。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
[2]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此書編寫組.新思想 新觀點 新論斷 新要求[M].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 [4]張忠元,張強,向洪.創新人才學[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編輯/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