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寶清廣播電臺,寶清 155600)
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幾種意識
趙靜
(寶清廣播電臺,寶清 155600)
在新聞工作中,從選題策劃到排版設計,都離不開編輯的辛勤勞動。新聞編輯應具有多種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為新聞工作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宏觀意識;策劃意識;創新意識
編輯的工作是具有創造性的,在修改作者稿件的時候,既要尊重作者的風格和個性,保證稿件的完整性,又要對稿件進行深入的修改,達到完善稿件,提高稿件質量的目的。編輯要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素質,還要在工作實踐中加強宏觀意識、策劃意識、創新意識,以便能在保證稿件質量的基礎上,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鑒賞水平和閱讀需求。
出版物都是以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先進的文化交流為目的,是為社會發展提供先進的文化支持的。
要本著對人民有益,對社會主義有利的原則,保持清醒的頭腦,牢固樹立把關意識,分清是非,開放思想,傳播新知。要做好科學理論的傳播和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要推崇高尚的精神文明,要推出優秀的作品服務社會和人民,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以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服務。
編輯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是根據讀者的需求,在對資料或者作品進行整理、加工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創造。策劃是對創意的構思和設計,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體現作品的價值,到達更高的質量標準。編輯要精心策劃,站在宏觀的角度進行選題,以達到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編輯的策劃意識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欄目策劃。通過不同的欄目設定,可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欄目的存在,是整個版面的靈魂。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對欄目進行創新,根據不同的欄目需求,挑選出合適的稿件,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度報道,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
2.選題策劃。根據欄目的需求和版面的整體要求,針對讀者群體做一些選題策劃,要做到主題個性鮮明,有利于社會健康發展,通過深層次的新聞報道,體現新聞價值,做好正確的輿論引導工作。
3.組版策劃。單獨的稿件通過編輯的不同組合,可以產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經過編輯精心組合出的版面,可以產生的整體效果是十分明顯的,遠遠超過隨機整合到一起的稿件。要根據需要,將多個單獨的稿件有機地整合到一起,體現版面的整體性,突出主題,增加整體效應。
編輯的創新意識是出版工作的重要工序,是從策劃開始到版面設計,處處都有編輯創新意識的體現。創新是指整體版面能給讀者新的感受和印象,充斥著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讓讀者每次的閱讀都能得到完美的閱讀體驗。
1.內容的創新。應對如今媒體之間的競爭,對新聞內容的創新顯得尤其重要。
2.版面的創新。標題大小、字號、字體對版面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對版面的美化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3.照片的創新。編輯對新聞照片的加工,可以使呆板的照片變得生動,能讓新聞報道變得鮮活起來,還可以增加版面的吸引力。
新聞工作者要樹立精品意識,要注重對稿件的選擇、修改和版面設計的要求,要做到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要求,避免出現人名、地名、錯別字等低級錯誤。現如今,社會瞬息萬變,科技高速發展,知識的變化日新月異,編輯要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多學習、勤學習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否則就會跟不上時代的潮流,無法對稿件給予正確的修改。
在內容上,要做刊登那些積極向上,正能量的新聞內容。新聞媒體是政府的喉舌,是連接政府和人民的橋梁,是宣傳政策方針的陣地,要堅守新聞人的節操,不能因為迎合讀者大眾,刊發低俗齷齪的新聞去吸引大眾目光。要靠優秀的策劃去搶占市場,要靠優質的“精神產品”去贏得讀者的喜愛,要靠有深度、有賣點的新聞發揮好新聞引導作用。
增強編輯的精品意識,也是要加強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要抵制有償新聞的不正之風,樹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做好正確的輿論宣傳者,履行新聞工作者的政治職責,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作品。
新聞產品最終還是要面向市場,面對各種媒體的激烈競爭,市場銷量的好壞,也是檢驗編輯策劃、選題以及新聞出版物質量等一系列新聞工作成績的試金石。編輯要有強烈的市場意識,才能夠符合市場需求。國家之需要,社會之需要和時代之需要是最大和最持久的市場,是編輯市場意識的基礎。新聞產品的出版是要符合社會需求的,是要在符合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取得經濟效益,這樣才能長久。
新聞產品的時效性是尤其值得注意的,只有保證新聞的迅速傳播,新聞才有存在的意義。提高新聞編輯的時效性,讓新聞工作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條不紊地進行,使新聞能夠迅速傳播,有利于滿足消費者對新聞時間上的需求。所以提高編輯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效率,是市場意識的一種體現。
[1]趙爾丹.新聞編輯的創新分析[J].新聞傳播,2011,7(12).
[2]相梅.淺談新聞編輯的策劃意識[J].科學時代,2013.(5).
[3]王秀花.淺談新聞編輯的責任意識[J].科技視界,2014(12).□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