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芝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鄭海芝
本文首先從物流的角度探討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力,在提升區域經濟影響力和平衡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積極影響。然后通過物流經濟促進就業和城鎮化進程兩個方面入手,對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進行了有意探索。
區域經濟的增長是一個綜合因素起作用的結果,而通過發展物流經濟對于區域經濟可以起到十分積極的影響,不僅可以將經濟積聚性作用發揮到最大,還能夠延伸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鏈,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價值,通過研究物流經濟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對發展區域經濟具有深刻的指示意義。
發展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物流產業可以拉動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其中最為重要影響是以下幾個方面。
發展物流經濟可發揮經濟集聚效應。要發展物流經濟,首先修建物流基礎設施,其中鐵路、公路等物流基礎設施的修建會在帶動其兩側沿線的經濟發展形成經濟帶,鐵路和公路的修建使得沿線的居民出行的成本降低,同樣對于貨物的運輸成本也相應降低,同一類型的企業,運輸成本低的企業的競爭力要高于運輸成本高的企業,企業為提升自身競爭力就會選擇距離鐵路或者公路沿線近的區域來設廠,交通條件好的區域更容易吸引到外部的投資。鐵路或者公路沿線的企業和人口越多,鐵路或者公路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對企業和人口的吸引力也就越強,如此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使得鐵路或者公路沿線的人口和企業越聚越多最終形成交通沿線經濟帶。
發展物流經濟可提升區域可達性。可達性是到達某一地點難易程度的表現,人到達一個地方付出的付出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機會成本等越少則表明該地的可達性越好。發展物流經濟對區域最直接最基本的影響就是區域的可達性的影響,交通存在的意義就在于要使得區域的可達性變得更好。可達性的衡量標準就是到達該區域的難易程度和時間成本,運輸時間縮短,運輸成本降低,對于區域內的物資交換更加便利。區域可達性的提高也意味著區域與外界的聯系更加方便,運輸條件變好使得區域外的人更容易進入到區域內來,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大有裨益。區域可達性的提高可以使得區域的地理位置相對的發生變化,原本的偏遠地區變得觸手可及,區域可達性的提高使得中心的作用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區域可達性的提高對區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影響區域本身,對區域內的城市產生影響,對本區域內的產業也會產生影響,也使得區域對外聯系的影響擴大。距離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可達性的提升可以改善區域內的交通狀況,提高區域內城市地位和區域影響力。
發展物流經濟可優化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物流基礎設施的修建過程中政府可以通過建設資金的分配,來平衡各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刺激經濟欠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扶持不同區域內的不同產業。政府通過修建物流基礎設施來形成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結構,減少對出口的依賴。物流基礎設施的建成改變了區域的區位優勢,是很多產業在決定落戶位置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基礎設施的修建使得區域轉化產業結構的能力提升,在轉化區域產業結構當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同時物流是連接區域與區域的紐帶,技術水平高的區域會向技術水平低的區域輸出技術生產力,勞動力過剩的區域會向需要勞動力的區域輸出勞動生產力,這種流動不僅僅是區域與區域之間,在本區域內也可以由農村向城鎮流動,甚至產業之間也會出現這種良性流動,第一產業流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等,使得區域內高附加值的產業增多,優化了本區域的產業結構。資源也會因為運輸成本的降低而加快在不同區域之間的流動,原本在本區域開發成本高的資源會被放棄轉而購買更加便宜的外來資源,需求的增加又發過來促進資源開發型生產力的提高。區域交通的改善,促進生產力的合理布局,最終作用于本區域內產業結構的改善上來。
發展物流經濟對于區域經濟增長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要發展物流經濟也要在發展的過程中明確發展的目的方向,其中以下兩點是發展物流經濟和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和目的,具體的講:
發展物流經濟促進就業。經濟的發展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具有穩定的工作,而解決大多數人的就業問題就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努力方向和目的之一。發展物流經濟可以為更多的人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在修建物流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從設計到修建,再到修建完成之后的運營和維護都可以吸收大量的人員,為他們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而為物流經濟服務的配套產業當中所包含的就業崗位更是多不勝數,這些都是物流經濟產業鏈長、投資和需求拉動大的特點的體現。車站、列車上的乘務員、公路上的收費員,還有司機等等眾多人員都是服務于物流經濟的。物流設施的建成對于信息、技術、文化的傳播都大有幫助,有需求就會刺激供給,從而產生用工的需求,增加了就業機會。
發展物流經濟推進城鎮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數量和規模會逐漸的擴大,農村人口為了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會選擇離開農村來到城市謀求發展,從而形成農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動。通過大力發展物流經濟,來使得區域內的物流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從而使得區域內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加速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速度。物流基礎設施的修建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將大量的就業人員吸附在交通干線的沿線地區。在發展物流經濟的過程中創造條件讓這些圍繞物流產業謀生活的人群最終選擇在物流產業聚集地的周邊定居下來,并且要大力發展其他配套的產業。物流基礎設施的修建刺激了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吸引了更多的人口,人口的增加又促進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又增加了對物流的依賴性,以此良性的循環最終就會形成以交通干線為主的新的交通樞紐城市。
綜上所述,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大力發展物流經濟,會產生良好的經濟集聚效應,改變區域的可達性,提高區域的區位優勢,并且可以通過發展物流經濟來優化區域內的產業結構。而發展物流經濟的最早目的還是要解決大多數人的就業問題,并且要通過發展物流經濟來促進區域內的城鎮化進程。通過大力發展物流經濟來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提升區域內大多數居民的生活水準。
(作者單位:梁山縣梁山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