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龍翔
現代客車內飾設計與選材
羅龍翔
對現代客車內飾設計內容進行分析,需要在不影響基礎功能的前提下,從藝術角度出發,結合形態學、產品語意學等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客車內飾形態、色彩、功能、材質等信息,經過科學合理的搭配,來達到最佳的設計效果。本文基于客車內飾設計特點,對設計內容以及選材要求與要點進行了簡單分析。
汽車現在已經成為生產生活主要交通工具,形式與功能在不斷完善和優化,其中客車內飾設計也已經成為衡量其綜合價值的重要元素,需要提高對此方面的重視,保證在不影響各項基礎功能的前提下,全面滿足不同乘客需求。大部分客車內飾設計均從實際操作中歸納經驗,為進一步實現客車內部空間的豐富性,設計時需要結合藝術要求,科學選材與搭配,爭取營造一個舒適美觀的乘坐環境。
安全性原則。客車作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工具,需要面對復雜的交通運輸環境,遇到各種危機情況的可能性非常大,客車內部設計的第一要素就是保證乘客的安全性,靈活應用與搭配各項元素,并進行科學的結構設計,來最大程度上消除存在的各類隱患。這樣在選材時也需要做好控制,嚴禁應用危險系數高的材料種類,例如與乘客人體可產生而接觸的飾件,產品結構設計要合理,減少尖銳物角的存在,且燃燒特性與環保性能均要在專業標準內。另外,對于現在普遍安裝的電視機,要保證安裝位置的合理性,以免影響駕駛人員與乘客的正常出入。而滅火器、扶手、安全錘等基礎部分,則需要按照專業要求設置在規定位置。
美觀性原則。客車所需面對的乘客群體差異性大,為保證最大程度上來滿足不同乘客的需求,一般在進行內飾設計時,需要確定一個主體色調,然后各單件產品的設置要搭配此色調進行統一設計,不得割裂、混亂主色調,這樣還可以保證駕駛人員可以更清晰地掌握車內情況。根據不同定位的客車,內飾色彩的選擇和搭配方法不同,重點突出其舒適性,通過主色調與配合色彩之間的協調性設計,輔助紋理、線條、質感等元素進行裝飾,提高客車整體造型的豐富性,顯示客車內部現代感。例如以淺米色為主,搭配冷色調,兩者相互對比,突出客車內部裝飾的層次感,形成和諧統一的客車內部裝飾效果,保證乘客可以更高程度上接受內部裝飾結果。
舒適性原則。客車主要作用是服務大眾,因此在進行內飾設計時,需要貫徹以人為本原則,通過對細節的控制,科學應用人機工程學知識,來為乘客營造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合理分配客車內部空間,各種物件的設置盡量要減少空間的占用,采用全包圍式駕駛區,安裝符合人機工程學的氣囊減震座椅,提高駕駛過程的安全性與舒適性。另外,為降低外部環境對乘客的影響,需要選擇隔音、降噪性能良好的內飾材料,座椅要符合人體工學特點。而扶手模塊的布置同樣要以人機工程分析結果為依據,保證站立乘客抓扶的穩固性,避免在客車運行過程中出現危險。
工藝性原則。科學的內飾設計方案,需要有專業的工藝進行配合,才能充分發揮出其所具有的效果。對客車內部各組成構件進行合理的設計,嚴格控制裝配工藝的規范性,是提高客車內飾綜合效果的關鍵要素。內部裝飾設計時,需要確定層次要求,對所有裝飾部件的安裝順序以及位置進行整體分析和安排,控制好裝配難易程度,保證以最少的時間來達到最佳的裝飾效果。落實工藝性原則,應綜合分析操作熟練程度、作業強度、維修保養要求等,充分發揮實踐經驗作用,來提高客車內飾設計效果。
塑料制品。塑料作為現在應用最為廣泛的高分子材料,產品種類眾多,且相互間性能差異大,對任何環境均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且成本低,已經成為客車內飾主要材料之選。對其特點進行分析:第一,質量輕。對比金屬材料來講,塑料密度在0.83~2.22g/cm之間,僅略重于水,質量為鋁的1/2,是鋼的1/7~1/5,可以大幅度降低汽車重量。第二,耐腐蝕。與金屬材料和木材相比,塑料制品在客車中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抵抗外部因素造成的腐蝕問題,具有最長的服務年限,且后期維護難度低。第三,加工方便。塑料制品生產條件要求在150~400℃,控制難度低,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擠出、聚塑、吹塑、模壓等方法成型。尤其是現在加工已經實現了機械自動化,產生的廢料少,并且可以重復利用,具有非常高的經濟效益。
金屬材料。鋁材與鋁合金為現在客車內飾應用最多的金屬材料,可以對其進行擠、壓、削、鉆、剪等加工,并且對比其他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與導熱性,還可以對廢舊材料進行回收利用。但是因為其生產成本比較高,并不適用于大面積裝飾,可以通過一定截面形狀的形式,作為連接元素存在,常見的如地板壓條、窗蓋板、窗簾導軌等,可以在客車內飾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將其作為客車冷風管以及內行李架,不僅牢固度高且美觀性強。
對客車內飾內容進行分析,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確定設計的方向與要點,遵循專業設計原則,合理利用各項元素,搭配應用合理科學的構件材料,對結構產品進行科學設計,保證可以營造一個健康舒適的乘坐環境。
(作者單位:揚子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部車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