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曉容 編輯/青鳥
你了解順產和剖腹產嗎?
文/倪曉容 編輯/青鳥

從古至今,生孩子都不是件輕松的任務,甚至還有可能 “鬼門關前走一遭”。現今,醫學的發展讓產婦有了更強的生命保障,生產方式也變得多樣。那么面對剖腹產和順產,該如何科學合理地選擇呢?我們來聊聊這生產的事兒。
簡單來說,順產是一種自然的分娩方式,剖腹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順產指陰道分娩,指妊娠滿28周及以后的胎兒及其附屬物,經母體陰道排出的過程。剖腹產指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包括切開腹壁及子宮肌層下端、娩出胎兒及胎盤、縫合子宮及腹壁。
順產一般取決四個因素的影響:產力、產道、胎兒及精神心理因素。簡單來說,就是產婦產力足夠充沛,產道足夠寬,心情舒暢、不要過分緊張,還有胎兒正常、體位也正常就能順利產下胎兒。所以產婦有疾病或年齡太大影響產力,不建議順產;胎兒過大或者以臀先露不能順產不建議順產;骨盆太小或者尾骨骨折等影響產道,也不建議順產。
剖腹產是一個重要的手術助產方法。常規剖腹產指征有頭盆不稱、軟產道異常、胎位異常等;如妊娠時出現妊娠并發癥,或者合并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心臟病、宮頸癌等也宜進行剖腹產手術。
若施術及時,不但可挽救母子生命,且能使婦女保持正常的生產性能和繼續繁殖后代的能力。例如胎兒胎心不好,如果不立刻剖腹產,而是長時間等待,甚至用產鉗或吸引器分娩,那么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的概率就會很大,而立即剖腹產,風險就會小很多。故生產前必須慎重考慮。
正常情況,順產一般發生孕40周左右。正常分娩時,胎位以枕先露為多,為順利通過骨盆各個平面,胎兒必須被動地進行一系列適應性轉動,包括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狀等動作。從規律宮縮開始至胎兒胎盤娩出,可分為3個產程。第一產程為宮頸擴張期,第二產程為胎兒娩出期,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期。
剖腹產一般在孕39周進行,可分為麻醉、剖腹、接生、縫合等多個步驟。
順產時疼痛時間顯然比剖腹產長,但剖腹產產后疼痛時間較長。

順產從產前一直痛到產后,一般可能存在五大痛點:產前宮縮痛;生產分娩痛(可打麻醉避免);會陰側切助產或胎兒過大私處撕裂,導致嚴重疼痛;順產后第一次排尿排便痛;產后子宮縮復痛。
剖腹產可避免產前以及產時嚴重腹痛,但仍存在四大痛點:腹部傷口痛;插導尿管疼痛;產后腹部按壓痛;產后宮縮痛。
由于順產身體恢復較快,乳汁分泌也較容易,體型恢復較好。但當產力、產道或者胎兒異常時,分娩也出現了異常,此時宜選擇剖腹產手術。否則可能出現子宮破裂、胎兒窒息、羊水栓賽、產后大出血等并發癥,直接威脅母嬰生命。
如果選擇剖腹產,則子宮及全身的恢復都比順產慢。剖腹產手術時可能麻醉意外、術中或術后出血,手術中膀胱、輸尿管、腸管的損傷,術后也可能發生泌尿、心血管、呼吸等系統的合并癥以及術后感染如腹膜炎、敗血癥等。手術中即使平安無事,但術后也有可能發生子宮切口愈合不良,晚期產后流血,腹壁竇道形成,切口長期不愈合,腸粘連或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產褥感染率為順產的10~20倍。總之,風險大,恢復慢,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的表現。
美國研究人員對產婦做腦掃描發現順產的母親對孩子哭泣更為敏感,而剖腹產可使產婦母性行為減少。
順產的胎兒被動進行一系列的轉動,以其最小的徑線通過母體的骨盆等各平面,他的肺臟和大腦都得到了鍛煉,皮膚神經末梢經刺激得到按摩,其神經、感覺系統發育較好,對免疫系統也有一定幫助。
剖腹產的胎兒卻沒有受到過這種刺激,感統失調的比例要高一點。同時由于剖腹產術后產婦恢復較慢,親子關系也較差,對嬰兒心理發育不利。最后,由于胎兒直接從子宮中取出,沒有機會啟動分娩適應機制,所以容易出現剖腹產兒綜合征,表現為窒息、濕肺等。
目前,研究證實隨著近幾十年來的剖腹產率的上升,剖腹產正導致人類進化發生改變:由奧地利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通過數據統計發現胎頭骨盆比例不匹配的情況從20世紀60年代的3%增長到現在的3.3%,換句話說胎兒頭部越來越大。因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謹慎選擇剖腹產,避免過度“手術”。
倪曉容

女,上海市中醫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不孕癥、月經失調、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的中醫藥治療及調理。
門診時間:周一、五全天(石門路門診部,石門一路67弄1號)周三全天、周六下午(總院,芷江中路2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