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王建堃 吳彬
高職校企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李倩 王建堃 吳彬
隨著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的興起,當前社會對職業技術人才在實踐經驗和創新創業能力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為了提高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各地高職院校紛紛采用基于校企協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本文主要研究高職院校和企業聯合培養高職技術人才的現狀,分析在實踐校企協同培養人才模式的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對校企協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機制和具體實施模式進行合理的探索。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興起,各行各業紛紛利用科技技術,進行企業自主創新,以此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企業迫切需要兼具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技術人才。然而,每逢畢業季就會出現“企業對技術人才需求旺,畢業生供給旺,然而,大學生找工作難,企業招聘也難”的現象。這種兩旺兩難的現象,反映出畢業生不符合社會的需求,教育成果與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之間出現了嚴重脫節。歸根及底,高職院校作為技術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在培養機制,模式和人才類型等方面不符合當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工作能力已經成為發展高職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時逢2015年10月,教育部提出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的行動計劃。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指出,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適應需求、面向人人,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各地高職院校采取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培養創新創業的技術人才,從而實現高校、企業,社會三者共贏。校企協同是培養集實踐型、應用型和創新型能力與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平臺可以供給學生企業實習實訓的機會,提供更加專業的教學資源和實踐項目,調動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從而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企業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參與職業院校的部分教學,和專職教師一起完成部分課程的建設。高職院校中的專職教師可以通過培訓,選派掛職鍛煉的形式深入企業和實踐基地,在實際工作中提升教師的專業業務水平。對于企業,可以利用學校的智力和技術優勢,加速企業項目成果的研發。學校教師也可以幫助企業破解技術難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的高度。
目前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得到高職院校的廣泛應用。但是由于高職院校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同、企業參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程度不一和校企合作的地位不同,不同的高職院校和企業協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過程中,在培養機制,設置教學課程,師資比重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
設置培養機制方面。隨著校企合作的實施主體不同,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機制也截然不同。在以學校為主體的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對教育的投入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利益回報,因此,企業參與實踐項目訓練效果的考核,教學課程的設置,師資培訓等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企業沒有充分實現自身職責。另一方面,在以企業為主體的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以滿足自身利益為目標,制定符合其企業發展的教學課程,實踐項目內容和學生管理方式。在這種人才培養機制下,高職院校往往處于被動地位,沒有充分發揮其教學經驗和智力優勢。
教學課程設置方面。在現有校企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將教學課程分為基礎理論課程和實踐實訓課程。理論課程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中的理論教學模式一樣,而實踐實訓課程往往以社會,企業需求為導向,注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難度相對較大。這種兩極的教學模式造成理論課程教學和實踐實訓課程教學的差距過大,兩者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銜接點。
校企師資比重方面。由于校企協同培養人才的主體不同,校企師資比重經常出現兩邊倒的現象,使得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現象中,教學形式單一。
建立校企權責明確的培養機制。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建立滿足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利益的,校企權責明確的培養機制。校企協同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需要由企業負責指導、學校調查研究,校企雙方統一指定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由學校和企業統一協商課程設置,考試形式,管理方式,師資培訓等方面校企雙方的權責界限。
完善教學課程體系。打破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下,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的課程結構,建立以企業的技術崗位為基點的課程體系。
在低年級的課程安排上,將專業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進行整合,減少理論課的比例。在講授基本專業知識時,采取每節一練習,每章一任務,每階段一項目的課程安排,做好與實踐實訓課程的銜接準備。在高年級的課程安排上,按照學生意愿,將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實訓班級,進行有針對性的,有重點的,面向企業的實踐項目培訓,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校企融合型的師資團隊。在校企深入合作的環境影響下,努力形成校企融合的師資團隊。高職院校鼓勵專職教師參加企業組織的技能培訓,參與企業的職業考核,勝任企業在技術,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融入到企業的技術團隊中,真正成為“雙師型”教師。與此同時,企業選派表達能力強,綜合實力過硬的技術人員到高職院校進行技術指導,向專職教師學習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對前沿課程集中時間向學生進行講授和指導。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當前職業教育的首要任務。高職院校要因地適宜,結合自身和企業的特點,建立校企權責明確,融合校企師資的新型高職校企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作者單位: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2017年度唐山市社會科學立項課題“高職校企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TSSWSKL-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