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君
價值論視野中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
◎謝文君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由于部分國人的個人夢背離了時代的要求,不利于中國夢的實現。因此,為了實現中國夢,需要用價值論來梳理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幫助人們在個人夢與中國夢的統一中來確立和實現個人夢。
中國夢不是虛無縹緲的夢境,而是一種可實現的遠景藍圖,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習總書記把“中國夢”總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然而在當今社會,有些人還不能正確理解中國夢以及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夢與個人夢之間的關系,從而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利于中國夢的實現。為了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應該尋找能夠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舉措發揮群眾的力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將在價值論的視域下進行分析,尋找解決個人夢與中國夢矛盾問題的突破口,從而為人們認識中國夢提供一個視角。
十二屆全國人大提出的中國夢的內涵很多人都能條分縷析地說得很清楚,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在改革開放的偉大變革中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我們知道中國夢與社會價值的實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為人的本性中包含著自私的一面,絕大多數人不可能完全不計回報而義務做出對社會有價值的事,因此,人們對社會的貢獻大部分是以個人價值的實現作為條件的。中國夢的實現依靠個人社會責任意識的覺醒和社會價值的實現,因此要處理好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就必須要弄清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
馬克思說:“‘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且認為價值“表示物的對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屬性”。因此,價值就是客體對主體的影響和意義。在社會生活中,人的實踐活動表現出兩種價值,分別是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個人價值是指個人所進行的活動對自身生存發展的滿足;社會價值是指個人對社會與他人需求的滿足。因為個人與社會之間有著相互滿足的關系。所以價值關系中個人與社會互為主體與客體。個人價值的實現是個人作為需要的主體,他人和社會作為客體,個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得到滿足。而社會價值的實現,是他人和社會作為需要的主體,個人作為客體,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人與外界事物的價值關系中,包含兩個方面的關系,首先是從個人角度審視外界事物的價值。外界事物既包括自然物,也包括構成人類社會的社會關系。此時,個人就是價值關系上的主體。其次,是站在外界事物的角度,從社會關系的角度審視個人對社會的意義。個人在社會中貢獻的大小就體現了對個人在社會中價值的衡量。人的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在本質上具有統一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價值的實現是社會價值實現的基礎。人無法滿足自身生存發展的物質精神需要,就沒有充足的精力進行社會價值的創造。二是社會價值的實現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了條件。只有保障社會的穩定發展,才能滿足自身需要。因為社會上由勞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精神財富是實現人類自身價值的條件,而且人不可能通過自己的勞動直接滿足個人價值,需要通過勞動進行社會交換,來間接實現社會價值。
雖然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有統一性的特征,但并非社會價值的實現就一定滿足個人價值的實現。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牛玉儒作為人民的好干部,為呼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的明顯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嘔心瀝血。雖然實現了社會價值,但也無私奉獻了物質性的自我價值,一生清貧,為人民付出了一切。從社會層面來說,這種大公無私、心系百姓的精神非常值得人們學習,但從長遠來說,如果能動員更多的干部群眾來協助我們國家的建設,重點建設區設立多名骨干協同奮斗,國家給予更多補助,能否為他們減輕些工作負擔,讓其在崗位上為祖國做更多奉獻呢?這樣或許能讓更多先人后己的愛國志士們用自己持續的奮斗為國家書寫絢麗的篇章。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更崇尚個人主義,它偏向人性和人的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哲學思想,集體主義認為,社會和個人是互為目的,互為手段的。在處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時,關鍵在于把握好兩者的平衡點,實現自身發展與當代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齊頭并進。
過分強調個人主義或者過度強調集體主義都不利于個人的正常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反腐勢力強勁,腐敗現象仍有發生。有太多本可以實現宏偉藍圖,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的干部們沒有經受住誘惑,淪為私欲的奴隸,成為階下囚。既敗壞了名譽,也損害了國家利益。
只有當社會價值量大于物質性或精神性個人價值量,才能被稱為對社會有貢獻,只有從社會中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才真正懂得長足發展。因此,我們要明辨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讓“全體人共同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中去”不再只是口號,真正用實現個人夢為復興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夢作為美好的遠景規劃,個人夢作為人民內心最真切的期望,二者都是對祖國未來美好的希冀,離不開社會的安定和諧,更離不開人民的持續奮斗。
中國夢解析。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就是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既是對過去屈辱歷史的銘記,也是對未來中國崛起所承擔的責任和信念的宣誓,體現了社會價值的整體性特點,從整個社會及其成員的立場上為長遠利益設定目標。它的價值判斷標準不在于滿足個人的暫時需要,而是滿足大多數社會成員的長遠需要和促進社會的發展。國家富強是前提,民族振興是核心,人民幸福是根本。社會價值本應由社會根據自身滿足程度進行價值判斷,但“在社會歷史領域進行活動的,全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所以,社會價值最終還是需要社會成員進行評判。因此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自華夏子孫誕生至18世紀,中國燦爛的文明一直領先世界,做著“天朝上國”的夢;18世紀至建國前,中華民族陷入艱苦漫長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做著民族獨立的夢;建國后進行三大改造和五年計劃,做著建設工業化國家的夢;改革開放后,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做著建成現代化國家的夢。雖然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中國夢,但都需要正確階級的領導和全體人民的艱苦奮斗。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然而在當今社會,仍有很多不良的個人目的給中國夢的實現帶來隱患,甚至造成阻礙。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迫在眉睫,我們當下亟需用一種正確的論點來闡述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理清國人的思路。價值觀影響著人們的追求和未來前進的方向,個人的本位價值觀也就是個人的理想,而中國夢也是由無數個人夢匯聚而成的國民共同心愿。當下,把握好中國夢的整體性的意義不言而喻。中國夢是國家、民族和個人夢想的統一,凝聚了全族人民共同的思想意識,用精煉的語言將國家與個人緊密聯合,這是中國夢對于個人來說所具有的整體性和普遍性。因此,我們努力創造社會價值不僅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財富,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物質基礎,也同樣為人民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展現自我價值搭建了平臺。因此,只有匯聚全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力量,才能創造出更多社會價值,把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送達夢想的彼岸,個人為民族與國家發揮了效用,同樣也會反身自我,讓每個人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邏輯中夢想成真。
這就表明了人們在構建偉大中國夢的同時也對實現個人夢、個人價值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中國夢與個人夢的關系密不可分。個人的奮斗離不開國家的富強民主,離不開中國夢的實現,只有中華民族長期穩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才有做夢的權利,才能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
個人夢解析。個人夢是人民內心的希望,夢想為我們追尋未來的道路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身體健康,學業有成,為人子女者希望父母健康長壽,安享晚年;務工者希望待遇優厚,生活穩定,企業家希望經濟發展態勢平穩,利潤穩步增長。這些夢想需要個人的努力奮斗才能實現。大學生正處于夢想形成和確立的重要階段,因此建立一個科學、合理、有價值的個人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個人需要通過向社會和他人服務取得回報,實現個人價值和個人夢。與此同時也滿足了社會與他人的需要,實現了社會價值。另一方面,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他人與社會服務,獲得了能力性的個人價值,培養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時代在變,青年人的使命也在變,但民族振興的核心不會變。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將個人夢與時代發展的主題相結合,將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融為一體,才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進步的思想。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充分體現出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念。
個人夢與中國夢的辯證關系。如果說中國夢是一幅規整宏大,亭臺樓閣掩映交錯,黃髫垂發怡然自樂的社會風俗畫,那么個人夢就是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構圖元素。個人夢和國家夢有著內在聯系,人們對于個人夢的實現,除了艱苦奮斗還要有社會安定和諧作為保障。個人在實現個人夢的同時也應該為社會與他人做出貢獻和提供服務,才能實現其社會價值。例如人民的好干部沈浩同志,放棄省城優越的工作環境,投身農村基層工作了六年。他始終以國家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將自己畢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鄉村的現代化建設中,將自己的真誠與熱忱奉獻給了廣大的農民們。正是因為良好的價值觀所指引,他六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終,國家和人民感受到了他的社會價值,而他也實現了自身的精神性個人價值,受到了全村人民的熱烈擁戴,也受到社會的褒揚和崇高的敬意。他將個人夢與中國夢進行了高度的融合,既滿足了自身發展的需要,也為社會創造了物質和精神財富,引領更多的人用自己的個人夢去鑄就偉大的中國夢。
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國家未來高素質人才的后備軍,個人夢的樹立不能偏離中國夢的方向,為了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充分實現,我們應該用價值論的觀點研究個人夢,確立科學、合理、對社會有價值的個人夢。每個人雖然生活閱歷、學習經歷參差不同,但對于善和美的向往是相同的,也同樣需要安定和諧的社會大環境和努力奮斗。首先,國家經濟政治獨立,軍事力量強大,文化繁榮昌盛,才能保證人們有實現個人夢與個人價值的平臺。因而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實現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指導實踐,辨別是非,懲惡揚善,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國夢雖然宏大,但也離不開千千萬萬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千千萬萬的個人夢作為支撐。中國夢與個人夢和集體夢相關,但是不是二者的機械相加,是兩者的融合。個人利益固然重要,但是道德責任更為重要。個人價值和個人夢的實現不能以犧牲國家的利益為代價,應當以國家利益為重,如果離開集體片面地追求個人價值,甚至不惜損害集體利益,給社會帶來消極的影響,這反而會影響個人價值的實現。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同社會發展的需要,同廣大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努力為社會發展作貢獻,個人價值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從國家層面看,中國夢是國家富強;從民族層面看,中國夢是民族振興;從個人層面看,中國夢是人民幸福。所以中國夢樹立了一個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為之奮斗拼搏的美好愿景,也融入了每個人民與國家的最大化的共同利益,這也就成為了團結各族人民共創美好明天的最好的動力。努力為社會做出更多的奉獻,服務整體,著眼大局。其次,我們要樹立為國家、民族、社會利益、人民利益獻身的人生抱負;要敢于創新,培養不怕挫折、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要品學兼優,學會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忠于職守、大公無私;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成為掌握一專多能的工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我們的個人夢與中國夢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變成現實。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