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文教育:民辦高校立足的根基

2017-12-25 16:05:55劉靜
大學教育科學 2017年6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民辦高校

摘要: 人文教育有三重價值:能使人更“像人”、更理性、更智慧、更自由。人文教育是形成學校高尚而深邃的文化之基本成分,是促成社會健康與活力的活水源頭。民辦高校因為各種“先天不足”,導致在指導思想方面存在嚴重的事功主義和唯市場的功利教育觀念,在教育內容方面存在重專業輕素養、重科技輕人文的純粹職業化傾向,在教育效果方面出現了人文知識欠缺、人文素養缺失的現象。要改變這一現狀,民辦大學自身需要淡化“民辦”,凸顯“大學”,即按照“大學”的規律辦學。這包括要重視人文教育,樹立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增設人文課程,科學課程中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加強人文環境的建設、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文傳統的形成。

關鍵詞:人文教育;民辦高校;高校發展;高水平大學;大學教育;人文課程;人文精神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7)06-0011-06

收稿日期:2017-06-26

基金項目: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項目課題“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XJK015BGD044)。

作者簡介:劉靜(1980-),女,湖南邵陽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教學與研究。

民辦大學和公立大學都是大學,除了辦學主體有明顯不同外,它們在功能、結構、形式等一些根本點上是完全相同或相通的。比如,要想成為高水平的大學,都需要重視人文教育。而這一點,又很容易被民辦大學所忽視。因此,有必要不斷強調人文教育對于民辦大學的意義和價值。

一、高校人文教育的內涵及作用

關于人文教育概念的界定眾說紛紜。甘陽認為人文教育是指大學本科階段的通識教育[1]。張萌認為人文教育在本質上乃是弘揚人性、以人文精神為價值取向的教育[2]。張應強認為人文教育就是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性教育,它以個體的心性完善為最高目標,體現的主要是以個人發展需要為標準的教育價值觀[3]。張楚廷先生對人文教育內涵的解釋更具體、更有思辨性,他認為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是更關注人的心靈的教育,在知識上是人文知識的獲得,在發展上尤指情感和整個人格的提升。人文知識是與人文科學相關的知識,而人文科學是研究人類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門科學的總稱,包括語言學、文學、哲學、史學、藝術學等[4](P83)。

中世紀時期的大學所有學科都屬于“基本文化修養”,如神學、哲學和“藝術”等學科,是關于世界和人性的一種思想體系[5](P55)。19世紀英國教育家紐曼認為大學是“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大學的真正使命是“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并隨之帶來社會的和諧發展[6](P3)。20世紀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奧爾托加主張,大學首先應該把普通人培養成有“文化修養”的人。張楚廷先生在《大學與教育哲學》、《高等教育哲學》、《人是美的存在》、《人論》、《人哲學》等著作中提出了“人的教育”、“人的課程”、“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學”、“人主義(Z主義)”等關乎人的論題,他的著作中無處不是滿滿的“人”。他認為越是專注于人的發展的大學越是優秀的大學,越是專注于人及其智慧發展、理性發展的大學越是高水平的大學[4](P108)。“加強人文教育,回歸教育的本體將是21世紀世界教育發展的主旋律”,這些都反復印證了人文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無可替代的作用[7]。

究竟大學人文教育有什么作用?下面我們從對人、對學校和對社會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首先,對人的作用。人文教育能使人更“像人”、更理性、更智慧、更自由。如果不是大學,有什么力量能使每一個人或諸多個人成功地成為一個整體的全面發展的完人[5](P61)?大學的光榮在于培養完全有教養的人,以知識本身為目的而追求知識,通過自由教育培養集智慧、勇敢、寬容、修養等于一身的紳士[6](P3)。那么,何以至此呢?需要通過人文教育提供的基本養料——人文知識來說明。人文知識,暫且粗略地分為“文學(包含美學、藝術)”、“史學”和“哲學”三大類。文學主要是描述人的,描述人間悲喜,描述人奇妙無比的內心世界,而且是永遠寫不完的[8];文學是用語言來表達思想(各種主見、情感、觀點、推理及其他的大腦思維活動);文學是與思想打交道、個性化的,文學作品(特別是經典作品)是樸素的、高貴而自然的,正如人的本性[6](P150)。文學和藝術能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使我們看見現實背面更貼近生活本質的一種現實。在這種現實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還有直覺的對“美”的頓悟[9]。史學是研究人的歷史的學問,而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10]。哲學即“愛智之學”[11](P3)。哲學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人類的智慧之門,給予人智慧?!按髮W只有把哲學知識包含在其傳授的知識范疇之內,并且為知識而知識,才能更適于理智培養?!盵6](P3)

其次,對學校的作用。人文教育是形成學校高尚而深邃的文化之基本成分[4](P91)。從大學的現實來看,文化立校是極具生命力的,學校的比較優勢就體現在文化上。張楚廷先生下述兩段治校實踐可以生動地說明文化立校的意義:18年的時間讓湖南師范大學的文化積淀更厚實、更郁蔥,8年的時間讓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從文化沙漠變成文化的一片綠洲[12]。還有,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加州理工學院(CIT)的“成名訣竅”亦具有說服力:自康普頓任MIT校長之前,MIT是一個純工科大學,其土木工程占70%以上,那時的MIT稱為二流大學都勉為其難,而康普頓接任之后,大力發展理科和文科,大約10年之后,MIT就躋身全美亦是世界一流大學行列[11](P136);CIT規模很小,從本科生到碩士、博士一共才2200人左右,但它有80個院士,其中人文科學的院士有28個。此外,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也是很好的例證,其受歡迎程度遠超《經濟學原理》;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查德·萊文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時,居然擁有了某種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大學最大的失敗。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獲得幸福的能力。因此,凡一流大學必擁有一流人文教育,凡沒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大學成不了一流大學[13]。endprint

最后,對社會的作用。人文教育是促成社會健康與活力的活水源頭[4](P91)。人文科學,尤其是哲學,不僅對做人至關重要,而且對思想品質的提升,對智慧的增長都是必要的,因而對提高創造力是十分珍貴的??v觀歷史,17~18世紀是英國和法國的世紀,19世紀是德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還未定論,但可以借鑒歷史。能稱得上某個國家的世紀,這個國家的經濟必定是非常繁榮的。然而,經濟只是表象,深層原因是科學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科學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歸根結底是哲學的引領作用。17世紀英國的培根、18世紀法國的笛卡爾、19世紀德國的康德及20世紀美國的杜威,他們的哲學引領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全面繁榮。

二、民辦高校人文教育式微現狀

因受辦學歷史較短、辦學性質姓“民”不姓“公”、文化積淀單薄、學術底蘊不足、辦學資源匱乏等因素的影響,民辦高校似乎“先天發育不良”。為了彌補先天不足,民辦高校普遍的做法是通過“特色專業”、“高就業率”迎合社會和招攬生源,導致功利主義盛行,人文教育式微,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指導思想方面,存在嚴重的事功主義和唯市場的功利教育觀念。民辦高校,雖然已納入高等教育系統,但由于其辦學歷史較短、文化底蘊不足、辦學資源匱乏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數民辦高校成了學生一種無奈的選擇。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場,為了吸引生源,民辦高校往往會將目光聚焦在“適銷對路”的專業。來校求學的學生也會去追逐經濟利益,從而帶著功利來到大學受教育;而教師也會帶著功利目的來從事大學教學、學術和知識的傳承工作,功利主義在民辦高校中肆意蔓延?!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要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14]。根據此文件精神,各大民辦高校紛紛修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民辦高校定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是無可厚非的,也是科學合理的,但將“應用型”內涵單純理解為“職業型、技能型、實踐型、操作型”是較為嚴重的事功主義、“工具理性”的狹隘教育觀念。將教育與滿足某種職業崗位直接掛鉤,輕視人文教育,不但不能增強民辦高校的競爭力,還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無法促進社會發展,終將會被社會淘汰。

第二,教育內容方面,存在重專業輕素養、重科技輕人文的純粹職業化傾向。民辦高校為了在高校中脫穎而出,處處強調其“應用型特色”、“動手能力”、“技能水平”等專業教育方面。反映在課程結構上,實用性專業課程所占比重太大,人文課程比重過低,通識教育課程極少,大學語文、大學英語、“思修”、“毛鄧三”、中國近現代史等為常設的人文課程,教學效果甚微。大學儼然成為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培訓機構”與“生產工廠”?!肮砸埠茫踔翆嵱眯詫I訓練也好,都不是大學的本質目的或活動?!盵15](P3) “人才培養過程并不是簡單的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的堆砌和單向度的灌輸,任何囿于單純的科學一極而缺乏人文精神支撐的教育,都是對教育本質的偏離與異化?!盵16]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在其《告別功利:人文教育憂思錄》一書中認為并堅信,育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標,授業在育人目標之后,教育更不是為別人或為自己賺錢的工具;同時,主張教育要造就民主社會的公民,造就具有批判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與同情思維能力的民主社會的公民,而這些教育目標的達成顯然離不開大學人文學科的學習。奧爾托加亦說過,沒有物理(不是指嚴格意義上的物理科學,而是指其創造的世界生命思想體系)、歷史和生物概念以及思辨哲學思想的人,不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除非他碰巧具備了某些超常的素質,否則,從完全的意義上說,這種人是不太可能成為一名好醫生、好法官、好的技術專家的??梢源_定,他一生中所做的其他事情,包括超出其相應的學術領域的專業本身中的那部分,都將不幸地終結[5](P59)。

第三,教育效果方面,所培養的畢業生容易出現人文知識欠缺、人文素養缺失的現象。由于片面追求功利主義價值觀,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與信仰被充斥著的物質主義、實用主義所擠占,大學原本該有的理想主義被旁落,大學生只選擇去學習對他們職業取向、工作意向產生實際作用的知識,對實用知識與實用學術的獲取更為偏斜,而對他們的人文素養、人文情懷、人文情操具有指引導向作用的自由知識與自由學術知識的學習忽視甚至置于知識學習之外。民辦高校生源質量原本不高,加之市場經濟體制下就業壓力和難度增大和教學中偏重專業教育而忽視人文精神,學生更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求學態度,“找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成為其唯一追求。于是,出現較高職業技能素質和較低人文素養的巨大反差,使得畢業生如同跛足的巨人,艱難地行走在求業路上[17]。由于人文知識的欠缺,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造創新能力也將大打折扣。更為嚴重的是,人文素養的缺失會導致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發展后勁等各方面出現不良反應。

教育有功利,但教育不能功利主義。教育的根本點在于人的發展,任何知識的傳授都應是為了人的發展。人文知識是直接為著人的發展的,所以它在知識傳授中,在人文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但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識的簡單傳授。

三、民辦高校人文教育路徑選擇

要改變目前民辦高校人文教育的式微現狀,加強人文教育刻不容緩。那么如何加強呢?民辦高??蓮霓k學理念、人文課程、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結合、人文環境、通識教育等方面探索新途徑和新方法。

第一,樹立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人是教育的第一問,人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的根本。教育不是“人為”的教育,教育是人之為“人”的教育。“教育是為人的,而非人為的教育。教育要服務人,而非控制或利用人?!盵18]教育是為人的教育,意味著教育不是功利的,不能為當下的經濟與實用價值所蠱惑,教育要合乎人性,要與人性共通共融?!澳壳皩I性的重視就意味著對職業性的重視,而這些重視對大學、專業和學生都是有害的?!盵19]大學不但要進行專業教育,同時也要進行人文教育,否則專業化的教育與職業化的教育所培養的學生只會是單向度的人,而不會是全面發展的人??雌饋怼盁o用”的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及其人文課程的學習,實乃“無用之大用”的教育,它更有利于學生將來專業與職業的學習和運用,增擴他們的心智與知識,以促進將來更好地用理智進行人生藍圖規劃做準備。這就需要轉變重科學教育、輕人文教育的觀念,改變一味按照市場需要進行教育的觀念,明確規定民辦高校的辦學目標就是人格培養和人自身的完善。只有這樣,民辦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學會生存,適應社會,民辦高校才可能持續長久發展下去。而事實上,對口教育所導致的結果是大學越來越不適應了[4](P291)。況且,“大學不是風向標,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學應不斷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5](P275)狹隘的專業教育讓學生掌握知識特殊性和經驗性,結果他會越沒有知識,教育就越不是自由的,而不自由的大學是不可能成為高水平大學的。endprint

第二,增設人文課程。大學提供的基本“產品”是課程,大學也好比一個“超市”,有各種各樣的“產品”可供選擇,高水平的大學才可能成為一個課程的“超市”,比較差的大學很可能“供應不足”[4](P291)。1984年11月,美國全國人文學科基金會出版了震驚世界的、關于人文學科的報告——《必須恢復文化遺產應用的地位——關于高等學校人文學科的報告》。這份報告詳細闡述了人文學科在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以及要如何實施人文學科與人文課程的學習等系列問題。由此可見,美國對人文學科中心地位的呼吁聲之強烈,當亦見當時科技與教育都發達并領先于他國的美國是多么清楚人文學科的重要所在。誠如報告所指出的:“高等學校必須對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論其專業是什么,所應具備的學識有一個清晰的看法。并以歷史、哲學、語言和文學的學習為基礎,重新布局大學生必須的課程,人文學科與西方文化的學習必須在高等學校的課程中占有中心地位。”[20]民辦高校人文教育的貧弱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明人文課程的缺乏。因此,必須加強文、史、哲、藝術類的課程開設,以彌補先天的人文課程薄弱、人文精神缺失的缺陷。麻省理工(MIT)和加州理工(CIT)值得我國民辦高校認真學習和研究,他們成功的經驗如出一轍:都非常重視人文教育,都提供了充足數量的高質量人文課程。MIT擁有世界一流的語言學、十分齊全的人文學科與專業,能提供數十門音樂課程、數十門哲學課程和約七十門史學課程,人文教育和人文課程處于引領地位;CIT擁有高水平的人文學院,設有文學、史學、哲學專業,從本科生一直到博士,都必須修讀一定數量的人文課程,還有特別看重的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課程。如此,才有諾獎獲得者、國家總統、各路科學家等人才輩出。雖然學生不可能攻讀對他們開放的所有學科,但生活于代表整個知識領域的人中間,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必將獲益匪淺[6](P22)。

第三,科學課程中科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人文教育不只是人文知識的教育。人文知識固然有直接的、更為重要的作用,然而,除了一些文、史、哲三類的經典人文課程外,幾乎所有的課程(包括自然科學技術課程),都可體現人文精神,故而,都可具有人文教育的作用。根源在于:任何科學都是人做出來的,都有人的精神注入[21]。將此課程揭示出來,就能起到一些很實際的人文教育作用。由此,也可以說高校里所有教師都對人文教育有自己的責任。赫胥黎指出:科學和文學不是兩個東西,而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單純的科學教育確實與單純的文學教育一樣,將會造成理智的扭曲[22]??茖W教育也指向人,關注人,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有人文精神的積淀與支撐,科學教育才會更加的先進與完善,才會更加走向自覺。正如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尼爾·陸登庭先生所說,在進行科技教育、促進科學教育發展與進步的同時,不要疏忽了人性的塑造與人格完滿的塑型;同理,人文教育需要科學精神的規約與指引,人文教育的思維、思想與理念、理想需要合乎理性的科學活動與科學精神。人文教育是科學的人文教育,是用科學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養,用科學導引大學的人文教育??茖W課程中將科學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是民辦高校培養真正意義上的應用型人才的必然選擇。

第四,人文環境的建設、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傳統的形成。人文精神是對人性的思考,是對人性真、善、美精神的追求,是對人的生存價值與人生意義以及生命意義的追尋、尋獲,是對人的價值的理性尋思。因而,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需要歷史的沉淀,需要具有人文素養的教師的言傳身教,需要校園文化環境的潛移默化、熏陶感染,起到潤物細無聲、薪盡而火傳的作用。張楚廷先生認為,在大學教育中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任何先進的科學技術、生產設備等無法比擬的?!叭绻讶宋木褚惨暈椤畔⒌脑?,那么恐怕任何先進的信息技術也不能將一所大學悠久而獨具特色的那種人文精神整個地‘搬到一間電腦房里去。”[23]同時,人文精神也是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盀榱藢W生,為了學術,這就是大學的全部”。[24]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歷程和張楚廷先生的治校經驗都說明了一點:校長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園文化建設。文化建設事無巨細,只要用心,一舉一動、一草一木皆蘊涵文化。試想身處文化綠洲中的學生,怎能不心曠神怡?最近網絡上有一篇關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給沒錄取的考生發“未錄取通知書”的文章引來好評如潮,也給未錄取考生和家長帶來了感動和溫暖。“未錄取通知書”由校長徐揚生的一封信和一本印著港中大logo的紫色筆記本組成。信的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溫情、鼓舞和關愛,香港中文大學的此舉足以凸顯一所大學的人文情懷[25]。原本文化底蘊不足的民辦高校尤應在人文環境方面下番狠功夫。

第五,加強通識教育,通識課程承載著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通識教育是指傳授給大學生的非專業的、普遍修讀的那部分知識的教育,其目的是直接指向人的發展,對于學生在專業上的發展的作用則是相對間接的[4](P74)。它并不是專業教育之外的一種教育,而是作為一種教育觀念存在于各個專業中。因此,無論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都應當設置通識課程,以體現通識教育的基本精神。美國學者赫欽斯、哈瑞·劉易斯、艾倫·布魯姆等,針對美國專業主義、職業主義的盛行,批判狹隘的職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倡導大學要進行人文教育與人文學科的學習,主張大學要進行博雅教育,開展閱讀經典名著的通識課程的通識教育,使培養的人才更通達、更自由。哈佛大學開設史學類的核心課程來展開通識教育;芝加哥大學以永恒課程的名義開展通識教育,使其在較短時間內從美國高校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美國通識教育的典范。他們的共通之處在于都重視具有普遍意義、具有普世價值的課程建設。民辦高校應在充分理解通識教育、通識課程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適切的人文教育。

參考文獻

[1] 甘陽.大學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標與模式[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3):38.

[2] 張萌.論人文教育的內涵、價值及特點[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30.endprint

[3] 張應強.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5(3):50.

[4] 張楚廷.高等教育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西]奧爾特加·加塞特.大學的使命[M].徐小洲,陳軍,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英]約翰·亨利·紐曼.大學的理想[M].徐輝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師帥.試論人文教育在我國大學教育中的意義[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2):124.

[8] 張楚廷.大學與教育哲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74-75.

[9] 龍應臺.為什么需要人文素養(1995年5月15日在臺灣大學法學院的演講)[EB/OL].(2005-09-22)[2016-08-22]http:www.360doc.com/content/05/0922/00/839_13889.shtml.

[10] 360百科.歷史[EB/OL].http://baike.so.com/doc/3451443-3631913.html.2016-08-22.

[11] 張楚廷.哲學是什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2] 張楚廷.思想的流淌[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74.

[13] 張楚廷.大學人文教育與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

[14]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EB/OL].(2010-07-30)[2016-08-23].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00730/t20100730_501910.shtml.

[15] [美]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論——美英德大學研究[M].徐輝,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 王銳蘭.人文教育的定位[J].上海高教研究,1996(6):11.

[17] 武山縣課題組.職業院校人文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08(1):56.

[18] 孫志文.現代人的焦慮和希望[M].陳永禹,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44.

[19] [美]羅伯特·M·赫欽斯.美國高等教育[M].汪利兵,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

[20] [美]威廉·詹·貝內特.必須恢復文化遺產應有的地位——關于高等學校人文學科的報告[J].金鏘,譯.外國教育動態,1991(5):75.

[21] 張楚廷.論大學素質教育的幾個問題[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5):108.

[22] 何旭明.科學與人文:教育的一體兩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1):8.

[23] 張楚廷.大學人文精神構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3.

[24] 張楚廷.我的大學[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2):123.

[25] 孫成.評“未錄取通知書”:凸顯一所大學的人文情懷[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60823/n465473595.shtml.2016-08-23.

Abstract: Humanistic Education has three important values: a tool for cultivating a person into a more rational, intelligent, and free man, a basic element of forming a noble and profound school culture, and a source of promoting social health and vitality. Born with “congenital deficiencies”, private universities are guided mainly by ideology of utilitarianism and market-oriented utilitarian education concept. They also tend to focus on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 rather than quality and humanity. As a result, students from these universities lack humanistic knowledge and quality.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private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need to highlight functions of being "a university" instead of “a private university”. This means they must be running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includes valu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oncept, adding humanities courses, combining the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science curriculum, constructing a humanistic environment, cultivating humanistic spirit, and forming humanistic tradition.

Key words: humanistic education; priv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development; high-level university; university education; humanities courses; humanistic spirit

(責任編輯 陳劍光)endprint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民辦高校
白金十分鐘自救互救實踐創新展現新時代人文精神價值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新聞傳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民辦高校生存風險管理探析——從民辦高校資金鏈斷裂出現的生存危機說起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基于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缺失與重建的新思考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民辦高校大學生人際關系與自我概念的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黄网在线|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亚洲a免费|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思思热精品在线8|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91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二|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18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六月综合网| 欧美午夜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 尤物视频一区|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黄网站欧美内射|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成人|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理论片一区|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产一级小视频|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乱论视频| 国产人人干|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不卡午夜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区|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自拍中文字幕| 久草性视频| 亚洲视频一区|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午夜日b视频|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91网址在线播放|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妖在线| 无码丝袜人妻|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JIZZ亚洲国产|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