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華
摘要:指出了山區縣的林業生態較為完善,遍布面積較廣,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易發生火災,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失以及事故,對于山區縣的安全保證以及山區縣的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建立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是極為必要的,能夠保證山區縣的安全系數提高,同時還能夠為環境的生態化建設提供可靠的基礎。為此,提出了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主要措施,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沒;主要措施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2008302
1 引言
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主要包括前期的防護布局等準備措施,在建設過程中全面性以及綜合性考慮,并且保證建設的規范性以及建設的合理性,以及后期的完善化管理。目前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主要問題為防火工作進展的阻礙因素較多,包括森林面積廣,森林發生火災的引發因素不可控,森林的天氣多變,山區縣的防火意識薄弱,山區縣對于森林的重視程度不足,以及山區縣的資金較為局限等,為保證山區縣的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順利進行,生物防火林帶的作用完整發揮,需要從以上問題入手,有針對性的全面的提出應對措施。
2 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難點分析
2.1 管理不科學
針對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管理機制目前沒有實現創立,主要原因就是山區縣以及相關部門對于森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于森林的防御能力認識不夠,進而導致的現象就是只能夠針對已經發生的火災進行控制,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損失,長此以往,森林的火災事故無法得到有效的調控以及減少,所造成的損失也無法實現可靠的控制。
2.2 林權分散
目前林權的基本情況就是以山區縣為區域,分布在當地的各家各戶手中,這一情況導致的結果就是有部分林權擁有者由于對于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作用認識較為模糊,不愿意支持建設,不愿意流轉林權,致使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設計無法得到全面的實施,生物防火林帶的建設完整度不高,建設的閉合性不強,以及建設的密度相差大,建設的質量低,無法實際的發揮防火作用。這一實際情況令農戶對于生物防火林帶的建設誤解更大,對于建設的推動積極性更低,使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難度進一步的增加,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挑戰更為嚴峻。
2.3 資金不足
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推進緩慢,建設的質量低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資金不足,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是營林生產收益周期長,收益的漲幅也較為細微,相關公司以及企業對此的投資不看好。資金的嚴重缺乏導致新林木難以成林,同時影響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進展,并且導致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體系化較為難以實現。
2.4 缺乏標準
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缺乏標準,具體表現為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過程中沒有系統的管理手段,以及沒有科學的管理方式,并且生物防火林帶建設設計缺乏實際性以及全面性,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因素為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條件較為惡劣,建設的成功率較低,并且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寬度以及建設的數量由于資金以及林權的緣故,無法達到應有的標準,并且缺乏后期的管理以及保護措施,導致苗木種植的成活率低,林帶的形成速度緩慢,林帶的封閉性無法保證,林帶也較為不均勻,進而導致林帶基本的功能無法發揮,即林帶無法有效地抑制森林火災的蔓延。
3 生物防火林帶建設主要措施分析
3.1 布局合理化
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布局合理化,實現布局合理化的具體操作就是對具體的山區縣進行全面的調查規劃,了解山區縣易發生火災的范圍,人流量較大的區域,以及易燃物集中的區域等,對這些區域進行重點劃分,建立具備主動防御功能的生物防火林帶,能夠實現在火災發生初期阻斷火源,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森林火災發生頻率在這一生物防火林帶的建設條件下,得到有效的降低。這能夠實現建設資金的有效調控,使防火重點突出,防火作用顯著提高,以及生物防火林帶的重要性完整體現,對于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進一步開展有實際的推動作用。
3.2 資金投入保證
現今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最根本問題就是資金問題,問題致使原因,山區縣經濟落后,基礎資金投入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無法滿足實際的建設需求,建設的最終結果存在布局不合理,以及建設的質量不達標等問題,導致生物防火林帶的防護作用無法實現,生物防火林帶無法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解決資金問題的具體操作就是進行相應的宣傳,增加相關部門對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重視程度,同時全面的分析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所需的資金范圍,再通過強制性的要求相關部門以及各級政府加大資金的投入,并且讓相關的企業以及公司認識到政府國家對此的重視程度,意識到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發展前景樂觀性,主動加入到資金投入的隊伍中來。為保證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多元化以及多層次化,需要結合綠化產業、林業相關項目,同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際的讓商戶看到商機,實現其它相關行業與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同步發展,實際的保證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發展不受到局限。
3.3 建設規范化質量化
生物防火林帶建設規范化以及質量化能夠實際的推動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穩定進展,使其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能夠明顯的降低森林火災的頻率,以及森林火災所造成的危害,山區縣的發展也能夠得到間接的推動,山區縣的安全系數也得到相應的保證。實現生物防火林帶建設規范化以及質量的具體操作就是從實際出發,在確定山區縣的地理條件,以及山區縣的氣候,地形,土壤等條件之后,在選定合適的植被類型以及合適的植被數量,同時為保證發揮防御火災的作用,需要在以上的基礎上,再篩選出具有阻火功能的植被,為保證山區縣的穩定發展,需要保證所篩選出的植被中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以及一定的觀賞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收益的穩定性,才能夠保證投資者不撤資,投資者的投資資金逐步的增加,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才能夠逐步的趨于完善。生物防火林帶建設過程中保證建設規范化的具體操作就是選擇合格的苗種,打好基礎,一般使用容器苗進行防火林帶建造,這樣能夠保證苗種種植成功概率提升,最為合適的種植天氣為陰雨天,同時在種植過程中按照種植的種類確定合適的間距,在種植完成之后,將土壓實,林帶的種植安排一般為層次化種植,外圍植被相對較矮,中間植被高大,能夠實現抑制火災蔓延,以及飛火隔離。
3.4 管理標準化
需對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位置進行管理,保證建設在公路邊、農田交界處等,保證建造的封閉性,以及建造于易發生火災的地區,同時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實現即時的松土除草,實現防火林帶快速形成,進行定期的撫育,保證苗木的健康生長,使其成活率大大提升,同時安排固定的人員進行定期的消除害蟲。建立完整的防火林帶管理檔案,保證管理有據可依和管理的條理化,同時建立相應的處罰獎賞機制,逐步的提升工作人員的保護以及維護防火林帶的意識。
4 結語
山區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目前沒有取得較大的進展,需要根據存在的問題,及時地提出相對應的措施,推動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順利進展,從實際上發揮防火林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建中.乳陽林區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建設現狀與對策[J].廣東林業科技,2011,27(5):95~98.
[2]賴建國.淺析營造生物防火林帶的重要性和建設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129.
[3]廖元英.武平縣生物防火林帶工程建設現狀和措施[J].低碳世界,2014(14):331~332.
[4]關志國.關于營造生物防火林帶若干問題的幾點思考[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12):120.
[5]高應龍. 建寧縣油茶防火林帶營造技術與初期效果分析[J]. 綠色科技,2016(9):90~91.
[6]黃義松,楊一輝,肖 穎,等. 南昌地區木荷生物防火林帶造林人工技術和效果分析[J]. 綠色科技,2013(4):175~177.
[7]謝有福. 武平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的若干思考[J]. 綠色科技,2014(6):291~292,294.
[8]方水池. 防火林帶營造木荷火力楠混交林生長效果分析[J]. 綠色科技,2014(8):9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