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子騰
赤城的RedSuns馬自達RX-7
文_趙子騰
三角形,一個性感的形狀。在動畫《頭文字D》中,除了秋名山那傳奇的AE86外,在赤城還有高橋兄弟的兩輛馬自達RX-7。



轉子發動機又被稱為汪克爾發動機。與傳統的活塞式發動機不同,轉子發動機采用三角形轉動來控制壓縮和排放。相較于活塞往復式內燃機,轉子發動機主要由轉子外殼、轉子、側邊外殼、偏心軸、氣封等部件構成。
傳統四沖程往復式活塞發動機轉兩圈,各汽缸才完成一次進氣、壓縮、點火與排氣的過程。但是轉子發動機的轉子3個面可以同步進行不同的四沖程周期,所以轉子轉一圈便完成了3次四沖程周期。
1961年,馬自達的前身——日本“東洋工業”獲得了轉子發動機的制造許可權。在當時,馬自達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此之前,馬自達僅僅生產一些小型卡車,但是馬自達社長松田恒次高瞻遠矚,他明白轉子發動機未來的發展潛力,同時也明白轉子發動機是馬自達能否優雅轉身的重要契機。
但是在接過轉子發動機的重任后,馬自達發現現實與想象的并不一樣。當發動機空轉時,缸體發生了劇烈的抖動,并且不斷冒出白煙,耗油量也十分驚人,此時馬自達終于意識到,轉子距離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963年,馬自達成立“轉子研究部”,并任命山本健一率領精心挑選的46名工程師針對轉子發動機進行研究與改良,這47人也被稱為“轉子47壯士”。面對當初與NSU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及公司自身所面臨的巨大競爭壓力,松田恒次社長在堅持中提出了“技術永遠是革新”的口號,以此來激發轉子研究部的勝利決心。
在經歷了重重坎坷后,馬自達終于將轉子做到了量產。而最受廣大車迷所追捧的還是在《頭文字D》中披荊斬棘的RX-7。作為赤城RedSuns的王牌選手,高橋兄弟分別擁有第2代的RX7(FC3S)以及第3代的RX-7(FD3S)。
在所有3代的RX-7中,第2代FC3S是最成功的。在FC3S問世時,美國已經成為馬自達的最大市場,13B雙轉子發動機提升到初期117kW,后期147kW。對于第3代RX-7,馬自達自然是卯足了勁,此車幾乎沒有任何豪華裝備,一切為速度而生。極度輕量化的車身,搭配了高轉發力勇猛的13B雙渦輪增壓轉子發動機,擁有187~205kW不等的版本,推動不到1300kg的車身,駕駛樂趣十足。只可惜時值泡沫經濟末期,第3代RX-7的銷量沒能超越前輩。



在動畫中,高橋涼介憑借著自己高超的賽車理論和冷靜的頭腦,將一個個來到赤城挑戰的對手都斬于馬下。
在動畫中,高橋涼介憑借著自己高超的賽車理論和冷靜的頭腦,將一個個來到赤城挑戰的對手都斬于馬下,即便是當時近乎無敵的Lancer Evolution也敗給了高橋涼介的FC3S。而這一抹白色也得到了一個稱號:赤城的白色彗星。弟弟高橋啟介在獲得了哥哥的指導后,駕駛著FD3S也成為出色的山路上坡賽車手,最終與拓海一起制霸了日本關東地區,并創造了最速傳說的神話。


經過歲月的沖刷,轉子發動機還是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不過,那家頑固地將技術作為革新的企業還在努力地將轉子復活。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轉子又會譜寫一篇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