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達
(咸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陜西咸陽712000)
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
李英達
(咸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陜西咸陽712000)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體育消費觀念也在改變,體育產業得到迅速發展。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全球化的新格局。雖然我國體育經濟已經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并沒有取得明顯的良性效應。體育經濟與體育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通過闡述當前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影響體育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從而針對如何促進我國體育經濟的穩定發展給出合理化建議。
體育經濟;發展現狀;對策研究
21世紀以來,我國體育產業已經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我國社會經濟工作的重點為:擴大內需,以消費來帶動經濟的增長。體育產業的發展主要以人們的健康、娛樂為核心,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對于促進內需,帶動國民經濟增長起到重要作用。體育經濟已經不單單是體育問題,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體育消費觀念逐漸轉變。但由于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受到一些傳統體制的限制,所以針對如何加快體育經濟建設仍需進一步研究。
全世界每年體育產業的總產值高達4 000億美元,并且以20%左右的速度穩定增長,各個國家每年在足球市場上的交易就會達到2 500億美元。在現代經濟發展的浪潮中,體育產業的發展勢必會引領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達國家,體育消費已經轉變成剛性需求。美國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達到77%,德國達到65%。正是這種剛性需求為體育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的市場規模還有限,關于體育產業經營機構也只有2萬多家,年投資額超過2 000億元人民幣,雖然年營業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但是也僅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0.3%,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與發達國家相比也存在著很大差距。正是這種差距的存在,體現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存在巨大潛力,如何挖掘這種潛力,大力發展我國體育事業,是國家、政府以及相關體育管理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體育運動逐漸的國際化,現代體育產業的經營模式也逐漸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形成集約化、全球化的趨勢。從體育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我國體育產業正在從自由競爭逐漸轉變為壟斷競爭。耐克、阿迪等品牌已經壟斷了全球運動服裝產業的80%,年銷售額高達數十億美元。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體育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強,如體育股票在許多國家二級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體育產業資本在經濟發達國家市場地位越來越高。
由于我國目前體育事業的發展,如今在世界上可以稱為體育強國,但是體育經濟的發展與體育事業的蒸蒸日上不相稱。影響我國體育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1.體育消費意識淡薄
我國除了一線城市之外,居民的體育消費意識比較淡薄,不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身體帶來的好處。根據調查顯示,人們在體育方面的消費多集中在體育服裝方面,對體育健身以及設備方面的消費少之又少,許多年輕人寧愿把錢花在網吧、娛樂場所,卻不愿花在體育鍛煉方面。人們體育消費思想意識薄弱,對體育的真正內涵無法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
2.經濟發展不平衡
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人們對體育的需求程度,經濟發展水平高,政府及企業可以大力支持體育活動的開展,促進體育消費。而在經濟落后或不發達地區,體育活動的范圍及影響都很小。我國地區性經濟發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區,人們對體育市場的認識、體育消費的觀念以及體育消費結構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體育經營市場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該現象對我國實現體育產業化的整體發展目標十分不利,阻礙了我國體育經濟的整體發展。
3.體育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針對體育市場的相關法規還不完善,相應的制度不夠健全,缺乏必要的產業政策支持。體育市場的經營主體投資盲目,缺乏統一管理,管理權限交叉。以上種種現象對體育產業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4.體育人才的缺乏
對于確保體育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而言,人才是最基本保障。在體育經濟產業開發的過程中,需要一大批懂得體育經營、體育管理的高水平人才。目前我國從事體育管理的人員大多為退役運動員、教練員以及體育愛好者,這些人員大多只熟悉單純的體育工作,而缺乏對體育市場運作規律的認識。我國目前體育人才培養機構還很少,而加強體育經濟建設,首先要培養復合型多元化體育人才。
5.資金運作失衡
我國體育市場資金運作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其一,資金投入方面比較集中,導致了高投入低產出的局面。針對這種局面,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從產業化的角度來重新考慮投資的項目。其二,體育資本投資方能力較低,尤其以政府投入為主的項目,受到地方經濟的限制,地方資本投入較少。所以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實現體育產業的社會化,一定要積累大量的資本,為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體育產業的發展帶動我國社會經濟的提升。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體育大國,在體育相關產業發展的道路上,由于受到種種原因的限制,制約了體育經濟發展的整體進步,所以如何促進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熱門話題。
1.呼吁全民體育運動
為了增強人們的體育消費意識,首先要呼吁全民體育運動。政府要加強對體育活動的宣傳,通過各大新聞媒介的宣傳來提高人們的體育意識,把終身體育的思想滲入到不同年齡段人們的生活當中,大力促進體育市場化、產業化的發展,總體推動體育經濟的上升。對于商家來講,要加大體育用品促銷活動,吸引人們進行體育消費。通過政府的宣傳與體育活動的舉辦,真正提高人們的體育意識,從而帶動體育經濟的發展。
2.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體育事業的發展與相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緊密相連。為了人們更好進行體育觀賞、體育休閑、體育鍛煉等活動的開展,一定要做好交通、接待、餐飲、治安等相關服務工作,形成以體育為中心的服務體系,使前來休閑、鍛煉的人們擁有舒暢的心情,實現服務大眾、健康發展的整體要求。大型體育場館要健全、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提高服務質量,對運動器材進行定期檢修,為體育愛好者提供安全保障,提高人們參與到體育活動的熱情,從而帶動體育消費。
3.優化體育產業
我國體育產業一直由國家運營管理,在一段時間內取得了良好成績,促進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但是逐漸的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使我國與西歐及美國的體育產業發展拉開一定的距離。為了我國體育產業的長足發展,體育界內人士一致呼吁體育管理機制的完善,創造出體育事業發展的公平公正環境,對體育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是體育服務行業,體育服務行業在體育產業中的結構比高達70%。在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要使產業結構達到均衡,促使體育產業穩定發展。
4.加強體育人才隊伍管理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高端管理人才和社會精英的帶動與指引。體育人才是體育經營管理的最關鍵因素,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目前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便是缺乏既懂體育又懂經營管理的高級人才。為了體育人才的培養與管理,要建立起體育經濟管理人才儲備和后續培養機制,改善目前高端人才缺乏的局面。要廣泛開展體育產業相關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體育經濟管理模式,加強體育人才培養力度,為體育產業的順利發展提供最基礎的保障。
5.民營體育經濟建設
自黨的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民營經濟的開展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充分認可,我國民營經濟的規模逐漸擴大。為了體育經濟的穩定發展,要把民營資產引入到相關的體育領域,不但為體育產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為民營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達到雙贏的目的。所以,大力發展民營體育經濟是發展我國體育經濟的有效措施。
6.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任何一項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方面要給予高度重視,制定體育產業相關投資法規,確保投資者的根本利益。要將現存體育產業中的稅制、稅率等進行進一步規范;適當的賦予運動員、管理員等廣告權利;制定相關的政策來支持體育場所的構建與經營,整體上實現體育經濟綜合利益的開發。各級體育部門要充分發揮體育的多元功能,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大型體育場館、健身場館要逐步推向市場,參與到市場運作因為只有進入市場、參與競爭,才能促進體育產業的進步。所以,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要以國家為主、社會為輔,開辟多種融資渠道,全面解決體育經費來源問題。
體育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經濟的發展涉及領域比較寬廣,任務復雜而繁重,離不開體育文化的轉播與體育市場的開拓,只有敢于嘗試、敢于創新,才能實現體育經濟的持續發展。在全球化經濟市場面前,為了我國體育產業做大做強,一定要構建功能互補、結構完整的體育市場網絡。在運用與實施的過程中,要掌握內在規律,加強管理,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使我國體育經濟逐漸走向規范化。
[1]荊林波.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
[2]路澤全.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與優化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6,(34).
[3]李玉函.我國城市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6,(21).
[4]鄭興碧.我國體育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4).
[責任編輯 杜 娟]
F031.5
A
1673-291X(2017)23-0039-02
2017-04-22
李英達(1975-),女,吉林白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