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君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學院,西安 710038)
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
王珊君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學院,西安 710038)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應運而生。電子商務的出現,為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國際間的貿易往來變得更為全球化,特別是跨大洋和大洲的經濟,也變得十分便利。但電子商務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風險和問題。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針對我國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設性對策。
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貿易;國際市場
電子商務指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通過信息網絡以電子數據信息流通方式進行并完成的各種綜合服務活動。相較于傳統商務而言,電子商務具有全球化、虛擬交易、低成本、信息技術程度高、高效率等特點。電子商務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消除了物理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在網絡的虛擬市場上實現了世界各地信息的有效連接。電子商務直接通過網上支付、線下物流配送的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是實現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的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
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各企業的外貿發展提供了更加有效、健全、完善的環境。不僅如此,企業還可以利用電子商務來達到減少成本、打開市場的目的,對企業內部的完善管理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都早已將電子商務當成了對外出口的重要形式。因此,對電子商務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一)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積極影響
1.經營主體趨于多元化
電子商務使國際經濟貿易的經營主體趨于多元化。電子商務的興起,帶動了大量的網絡虛擬企業的發展,這類企業作為中介機構,直接取代了傳統的進出口貿易中間商,利用互聯網互通的優勢,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公司合作,改變了傳統貿易企業單一的中介職能,實現了資源共享、利益均沾的功能。同時,網絡平臺的出現,有利于中小企業進入國際經濟貿易市場。在傳統貿易中,中小企業由于沒有開拓國際市場的實力,無法直接參與國際經濟貿易。電子商務的出現,大大簡化了國際經濟貿易的流程,中小企業可以直接在網絡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產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進口商更加便捷地進入國際經濟貿易市場,也為自身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空間和機會。
2.成本控制趨于高效化
在成本控制方面,電子商務通過網絡營銷,擺脫了傳統的營銷手段,提高了商品的交易效率,降低了營銷費用,為企業的經營節約了成本。電子商務采用電子證書代替紙制證書,利用電子技術替代了人工重復勞動,在簡化交易手續的同時,也節省了人員的費用。電子商務企業直接利用網絡軟件分析客戶需求,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統一采購,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實現了企業的零庫存,降低庫存成本。電子商務通過直接在網絡上辦理訂購、簽約、保管、支付、退稅等交易手續,大大縮短了每筆訂單的結匯時間,提高了資金的周轉率,降低了企業的財務費用。
3.交易方式趨于信息化
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國際經濟貿易的交易方式,通過信息網絡完成商品交易,實現了資金流、信息流、商品流、物流的一體化。在交易工具的選擇上,電子商務通過視頻、電子郵件、視頻等方式進行交流,及時高效地互通有無,節省了交易時間。在支付方式的選擇上,電子商務一般選用電子支票、電子信用卡等方式進行支付,可以實現實時到賬,減少了資金的在途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對于有形商品,通常采用國際物流進行交付;對于無形商品,通過網絡端完成交易,直接在網上實現交付,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4.國際市場趨于一體化
電子商務沖破了傳統的貿易壁壘和地域障礙,開拓了一體化的國際經濟貿易市場。電子商務借助互聯網,連接了全球各地不同的終端用戶,克服了物理位置上的障礙,形成了一個信息充分流動和交互的網絡世界,產生了全球化的虛擬交易場所。在這個虛擬的交易市場內,商品和服務得到充分流動和反饋,供求雙方可以及時了解到商品完整的實時信息,避免了因為進出口雙方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損失;虛擬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價值決定價格的作用,減少了交易過程中“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有利于國際經濟貿易市場的自由化和合理化。
國際經濟貿易的雙方通過網絡平臺互通有無,生產者可以準確掌握購買者的需求,購買者可以了解各個生產者產品的特色和優勢,電子商務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生產新產品,按照市場需求分配人員。從整個國際貿易市場來看,電子商務有助于細化國家間的分工,促進全球經濟資源的合理分配。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的消極影響
1.地區間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不均衡
電子商務有利于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但是帶來的國際經濟貿易收益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分配不均衡。京滬深等經濟實力強大的地區在電子商務上具有先發優勢,搶占了國際經濟貿易市場的先機。但西北等不發達地區電子網絡設備普及率較低,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遠落后于發達的地區。電子商務并不存在后發優勢,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拉大地區間的差距,嚴重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不利于經濟的整體發展。
2.加大了國際經濟貿易的安全風險
電子商務的安全風險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電子商務在網絡平臺上運行,網絡平臺上記錄有買賣雙方的交易記錄、個人信息、支付信息等,信息的安全是雙方的關注焦點。我國由于網絡犯罪屢見不鮮,很多人因為擔心網絡交易的安全性,不愿在網上交易,再加上電子商務的虛擬性,買賣雙方無法面對面地確定對方的真實身份,會對交易的可靠性造成影響,加大了交易的風險。
(一)國家層面的宏觀調控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程度較低,網絡基礎設施落后,政府需要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電子商務是一項需要不同部門相互協作的系統工程,為了保證稅務、海關、外匯、運輸等部門的有效協同,政府需要進行宏觀調控,統籌規劃電子商務涉及的各個環節,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率。
1.政府需要完善我國網絡基礎設施
政府應加大網絡基礎設施的投資,完善基礎通信設備的建設,推動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由于我國大多數信息產業屬于壟斷經營,借助政府的參與有助于信息行業更好建設、發展。另外,為了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資源浪費,政府可以有效整合各地方的信息資源,形成規模優勢,以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網絡的建設。
2.政府要針對不同的地區和行業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
我國地區和行業間電子商務的水平相差較大。對于經濟發展較好、計算機軟件等高科技普及率較高的地區,應鼓勵進行電子商務的創新,充分發揮其示范效應,帶動欠發達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欠發達地區或者電子商務應用較少的行業,可以推行一些優惠政策,在稅務、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以實現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3.政府需要形成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環境
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依據我國國情,制定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電子商務標準。同時,在稅收、資金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降低準入門檻。政府部門也應加強自身電子政務的建設,減少審批環節、科學規劃,構建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環境。
(二)企業層面的制度建設
1.建立誠信制度
電子商務不同于面對面的傳統交易,是基于誠信的交易,而假冒偽劣產品嚴重影響了我國產品在國際上的口碑。為了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企業必須樹立誠信意識,不能見利忘義。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需要建立自身的信用檔案,形成一套科學的信用評價體系在政策制定上要獎懲分明,對于信用良好的企業給予更多便利,對于信用差的企業應給予嚴厲的懲罰。通過消費者和媒體的監督,形成一種良性的交易環境,真正做到誠信經營。
2.加大人才制度建設
電子商務不僅要求員工能夠認識到交易風險,還要求每位員工能夠靈活地在網絡上操作,熟練掌握電子商務交易的各種法規及相關信息技術。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從而更快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也可以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培訓,集中學習電子商務基礎知識以及電子商務軟件技術知識。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對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產生了沖擊。電子商務促使國際經濟貿易方式發生了轉變,形成了多元化的經營主體,降低了生產成本,創新了交易方式和渠道,突破了傳統的地域限制,有利于全球一體化國際經濟貿易市場的形成。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發展的機會,但同時也為其帶來了大量的挑戰,如不能合理利用,也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競爭力。所以,對于電子商務應該做到結合經濟發展實際狀況,科學、合理、系統規劃,在電子商務與優秀的信息技術結合管理的基礎上,為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1]Rauch J E.Busines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4):1177-1203.
[2]Mansfield E D,Milner H V,Rosendorff B P.Free to trade:Democracies,Autocracies,and International Trade[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0,(6):305-321.
[3]Abbas Asosheh,Hadi Shahidi-Nejad,Hourieh Khodkari.A Model of a Localized Cross-Border E-Commerce[J].I-Business,2012,(2).
[4]楊堅爭,周濤,李慶子.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1,(4):40-43.
[5]王為.國際電子商務對提高我國貿易競爭優勢的影響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07.
[6]陳小紅.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評價與控制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1.
[責任編輯 興 華]
F232
A
1673-291X(2017)23-0184-02
2017-06-15
王珊君(1982-),女,山東威海人,碩士,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