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艷
談四川旅游扶貧
◎熊艷
旅游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新一輪扶貧攻堅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對四川旅游扶貧成效以及制約因素進行梳理分析,認為旅游扶貧不僅僅是旅游委(局)扶貧,更離不開相關部門企業、社區、非政府組織、貧困人口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與大力配合支持。
反貧困、促扶貧是世界性課題,也是社會各界共同責任。四川省圍繞“頭等大事”,以打造景區帶動、發展鄉村旅游和開發旅游商品為抓手,精準發力,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四川特色的旅游扶貧之路,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扶貧開發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
四川是旅游資源大省,適合旅游扶貧開發的地區較多。按照旅游資源特色鮮明、交通相對便捷、客源市場充足、特色產業基礎扎實、政府重視程度等指標,對全省貧困縣及貧困村進行調查和梳理,適合開展旅游扶貧的貧困縣139個,適合開展旅游扶貧的貧困村達1443個,直接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85085戶,涉及貧困人口278980人,惠及貧困地區上百萬人口。 目前,四川省通過發展旅游帶動了貧困人口脫貧,惠及貧困人口達50萬人以上。參與旅游扶貧項目的貧困戶比上年同期增加1424.9元,增長11.8%,增收速度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增長速度(9.6%)快2個百分點。 2015年,四川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為6646余萬農民帶來人均786.2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1.6%;2016年四川省實現鄉村旅游收入2015億元,農民全年從旅游發展中得到人均純收入885.3元,同比增長12.6%。全省448個貧困村通過發展旅游實現脫貧摘帽,占2016年退出貧困村總數的19.1%。貧困群眾背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飯,摘下了窮帽子。
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四川旅游扶貧仍然十分艱巨。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艱巨的省份之一,四川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偏遠地區,存在面寬、量大、程度深的困難以及交通不便捷、旅游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薄弱、資金人才缺乏等制約因素。發展旅游扶貧,并不是所有的貧困村、貧困戶都適合,需要創新扶貧機制,通過旅游業直接扶貧與旅游業帶動相關產業間接扶貧相結合,才能惠及更多貧困村、貧困戶。
一是要充分要摸清家底。排查篩選具備發展旅游條件的貧困村,找出能夠通過發展旅游實現脫貧的貧困戶,以旅游發展資金支持、打造旅游景區、發展鄉村旅游、開發旅游商品等形式,直接面向游客,服務于游客,達到發展旅游業脫貧致富的目的。
遂寧市安居區玉豐鎮七彩明珠旅游扶貧案例。安居區玉豐鎮七彩明珠風景區在國道318沿線,規劃面積9428畝,覆蓋玉豐鎮雞頭寺村、金龜村、黃林溝村等7個村,農戶2807戶,人口9996人。該景區原來是全區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7個村中有5個全省萬村扶貧村。區域內行路難、用水難、住房難、增收難、就醫難等“五難”問題十分突出。2010年底有貧困農戶983戶、貧困人口3498人、貧困發生率35%,年人均純收入4350元。建成社會養老、生態養殖、綠色種植、觀光旅游、娛樂休閑等于一體的4A級鄉村旅游景區——川中最大的田園生態主題公園之后,2014年接待游客達105.2萬人次,旅游收入實現10.1億元,景區的貧困群眾依托旅游產業迅速脫貧致富奔小康。
二是要充分整合相關部門和行業力量。精準扶貧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性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參與單位和行業多,只有充分整合相關部門和行業的力量,才能實現扶貧攻堅工作成效的最大化,旅游扶貧是發揮旅游綜合功能、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內在要求和新方式、新路徑、新載體。
旅游規劃扶貧公益行動案例。四川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為加快推進全省旅游扶貧工作,深入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組織旅游規劃設計單位連續2年開展了旅游規劃公益行動工作,積極助力全省扶貧、脫貧工作和旅游業發展,規劃設計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精品產品,幫助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截止目前已經完成了17個市州72個村的公益旅游規劃編制工作,其中2015年度組織全省26家旅游規劃設計單位幫扶27個貧困村完成旅游規劃設計,2016年度對接全省36家旅游規劃設計單位幫扶45個貧困村完成旅游規劃設計,給貧困村帶去先進理念的同時,也逐步實現了貧困村“多規融合”到“多規合一”。
涼山州“懸崖村”案例。“懸崖村”是四川打造“旅游+體育+文化”特種旅游扶貧開發的重要模板,成都天友旅游集團與農商行一起輔導“懸崖村”成立旅游商品專合社,并無償提供部分啟動資金,全程輔導幫助,逐步形成旅游商品、山地運動向導、文化演藝等各類專合社,把專合組織打造成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培育形成“旅游產業共享經濟新模式”。讓“懸崖村”這個曾經因特殊地理環境而制約發展的地方,如今也成了著名的旅游地。
旅游扶貧不僅僅是旅游委(局)扶貧,旅游扶貧離不開相關部門企業、社區、非政府組織、貧困人口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與大力配合支持。應堅持政府主導,聯動農委、發改、住建、交通、農業、林業、環保、文化、人社、旅游、扶貧移民局等多個部門,搭建好工作平臺,建立有效的協作,統籌部署各項工作,協調好各部門、各層級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發揮各方積極性,凝聚形成齊抓共推的整體合力。
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使旅游扶貧 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同時,旅游扶貧也是旅游功能的新拓展,是旅游產業大發展的新領域,應當以富農惠農為宗旨,夯實項目支撐基礎,為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做貢獻。
(作者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