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映曈
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學生工作策略研究
◎吳映曈
人本理念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精神核心,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高校需要建立健全以“以人為本”理念為基礎的教育教學機制,將校園管理與學生自我管理相結合,堅持人性化管理,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本文對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學生工作策略進行探討和研究。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人本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所體現,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社會對于高素質、高技術型的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急迫,高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個性鮮明、勇于開拓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是社會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動力,因此教學實踐中融入以人為本的先進理念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科學發展觀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被提出,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科學發展觀要求高校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能忽視人的主體地位,忽視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人本理念有利于高校制定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目標,立足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馬克思曾說,共產主義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面發展是學生自身發展的最高層次,是教育的根本價值所在,教育是培養人才和塑造人才人格的,高校學生工作是高校整體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對象是學生,以人為本理念有助于高校學生工作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意識,將學生全面協調發展作為學生工作的核心內容。
是管理思想的最高層次。從管理學角度講,人本理念下的管理思想是管理工作的最高層次,任何類型的管理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或組織的可持續性發展的需要,人本理念是將尊重人的個性、尊嚴和價值作為最高管理目標,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學生工作需要將各個管理目標最終都指向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個性化發展。個性化發展要求高校學生工作在學生的生活行為方式、學習興趣、個人特長等方面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以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為基本培養目標,為學生創造出個性化發展的良好條件,為學生搭建能夠展示個性的舞臺,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這樣才能培養出非千人一面的個性化專業人才,從而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引導性管理。新世紀的學生獨立平等意識變得更加強烈,說教式的管理會使得他們產生反感厭倦的情緒,人本理念要求高校學生工作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重視學生和教師的雙主體地位,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同時以引導為主,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高校要積極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將命令、指揮轉變為建議和引導,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強主觀能動性。
共同成長。組織和個人是息息相關的,組織和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彼此的共同努力,在引導學生改變行為模式來適應組織運行的同時,組織也要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全面協調發展產生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因此人本理念要求高校學生工作以學生與組織共同協作、共同成長為基本原則。
沒有真正擺脫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束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當前許多高校仍然認為學生處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只具有輔助作用,停留在“管好管住學生”的階段,以學校的穩定發展而不是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工作重點,但新世紀的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日趨成熟,他們渴望成才、渴望獨立,管理太過死板會取得與預期相反的效果,管理人員更多的是消極被動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主動積極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發展創造空間的工作少。
學生輔導員數量不足。高校學生工作管理人員的缺乏及素質有待提高使得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加重,輔導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不能及時給予學生需要的心理疏導,更不用說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判斷力、創新力等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研究,漸漸導致學生工作管理流于形式,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對學生的能力評價較單一簡化。當前許多高校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更多的還是側重于學習成績,忽視的其他方面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性,這種盲目追求分數,統一、輕個性的評價體系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且高校教學往往以理論為主,這樣的模式下培養出的人才往往會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
轉變管理思想。高校管理者要積極更新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學生是高校教育的主體對象,高校管理者要樹立服務意識,多一份真誠、多一份耐心,另外,高校學生工作要重視學生主體意識,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工作的出發點,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抬升,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重視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在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進入學生的生活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網絡和繁華的社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和不良因素,學生要學會認識自我、反省自我,增強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自覺克服不良的行為習慣,嚴于律己,塑造健康完善的道德人格。
加強學生管理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管理人才是高校穩定發展的基石,高校要加強學生工作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以人本理念為前提,建立健全責權清晰、分工明確、的學生工作管理體制,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創新教育模式,促進高校學生工作走向科學化,制度化、人性化,促進高校和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協調發展。
總而言之,高校應該貫徹落實黨的素質教育改革政策,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培養出滿足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