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莉莉,水利部海委漳衛南運河管理局
水利經濟如何建立良性循環機制
文/馬莉莉,水利部海委漳衛南運河管理局
在新時代之中,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事業步伐越來越快,在國民社會與經濟發展當中,水利經濟建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它對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所以不斷的建立健全水利循環的良性機制是水利經濟發展當中所面臨的首要課題。
水利經濟;良性循環機制;發展途徑
1.1 完善水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性
水利經濟的發展為社會帶來產品就是供水與供電。水是生命之源,干凈、健康的飲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須條件,電力的使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1]。伴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對于各種資源需求量不斷增加,水利經濟的良好運行可以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水、電資源,解決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宏觀整個國家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也是需要充足的水、電資源作依撐的,水、電資源的充足與及時的供應是我國國民經濟順利發展的基礎所在。所以,水利經濟的發展,也是國家相關基礎建設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發展當中發揮著重要基礎作用的水利經濟資源,依舊存在諸多欠缺以及不合理機制的問題。一般而言,水利經濟建設所產出的產品被人們看作是社會經濟當中的一種商品,可以永遠的循環供應與使用,并且所所需付出的費用比較低廉,在人們經濟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2]。但是,從整體上而言,水利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價格也是會受到國家宏觀調控所影響的。當前經濟發展狀態下,社會資源的合理使用與配置是通過社會價格機制這一經濟杠桿來進行自我調節的,水利經濟發展中的價值浮動是通過國家政府進行控制的,并不能夠充分的反應經濟市場當中的變化與需求。所以,為了使得水利經濟體制的發展更加的完善,就必然要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使二者相輔相成,由此一來,水、電的價格才能夠更加的合理,水利經濟的發展才能夠長久的良性發展。
1.2 水利經濟發展是擺脫困境的需要
伴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的態勢,社會對的水、電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對有關水電企業在供水、供電方面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的。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一直認為水電的供應與發展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因此,水利經濟在實現良性發展方面就面臨著更大的困境與阻礙。長期以來,國家在水利建設方面的投入很大,但經濟收益卻比較微薄[3]。水利經濟在持續發展上面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技術的更新與升級,只能依靠政府的資金支持,久而久之,水利經濟在很大的程度上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難與壓力。
2.1 加強經濟意識,促進水管單位的發展
國家有關部門的水管單位為了進一步促進自身經濟的發展,就需要積極的將原有的傳統觀念:輕視管理,只重建設的這一觀念進行轉變,不斷地增強自身發展的經濟意識,這將是水利經濟建設逐步實現良性循環機制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一,不斷的改變的水利工程設計當中缺乏正規、合理經濟評價的情況,要慢慢的注重有關水利開發過程中經濟發展方面的分析與評價的工作。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國家經濟建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進行諸多水利項目建設的時候需要通過國家相關準則與規定方可進行施工。其二,逐步的改變以前輕視配套設施,只重視主體建設的觀念與思想,進行全方面的建設,重點提高水利工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2.2 依靠科技手段,促進水利經濟的循環發展
當今社會科技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科技的運用,水利企業更應該在其自身發展過程當中,要著重的對水利設施相關的技術進行創新、實驗并有效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去,逐漸的為我國水利經濟的快速、高效發展提供更為現代化科技發展的重要手段。首先,水利單位可以跟國家有關水利研究機構建立合作模式,合理加大對水利研究的科技投入,進一步研發出有關水利工程建設相關的新型科技手段,進而將河道的建設、水土的保持、節水的措施以及水資源的勘探與開發等多方技術運用到實踐當中,為國家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技術支撐[4]。其次,要引水利專業的科技人才,不斷的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將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發展的最終目標明確的設定下來,培養一支高技能、高素質、高科技含量的水利工程隊伍,為今后水利工程的長遠發展儲存充足的人才資源。
2.3 建立三大水系,指導水利經濟的發展
進一步的落實三大水系工程的建立,對于我國水利經濟建設一個良性的循環機制至關重要。其一,建立合理的價格收費體系。簡單理解就是:依據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收入水平進行科學的價格制定,規范各項有關收費的一個標準。水利資源在進行配置的時候是否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是通過價格杠桿的調價來體現出來的[5]。在現實社會生活生產當中,存在相當部分的水利工程在供水方面已經形成了一種賣方市場,由此一來,這對于水資源收費改革將產生不利的影響。當前經濟,新的水費價格收費體系的建立已經非常緊迫,新體系的建立與實施能夠使得每個水利工程的建立與運營實現自身經濟的協調發展、自給自足的良性循環發展。例如:可以充分的利用不同區域供水的時間差來合理的開發需水市場,逐步的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其二,建立健全相關的水利管理的法制體系,依據社會市場經濟當中對于水電的實際需求,在水資源的行政管理方面、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以及水利經濟建設方面等等都建立并完善相應的法制體系。
[1]周虎.水利經濟如何建立良性循環機制[J].中外企業家,2016,(32):30.
[2]馮熊,張興旺.關于節水灌區綜合水價改革方案的探索——以榆中縣三電灌區為例[J/OL].科技創新導報,2016,13(20):30-31.
[3]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為全省水利和海洋經濟發展作貢獻[J].今日浙江,2015,(18):64-65.
[4]劉仲池.水利工程監理中的“三控制”研究[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06):43-44.
[5]沈筱慶.對建立水利經濟良性循環機制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42(08):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