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傳瑩,大慶職業學院思政部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創新性研究
文/孫傳瑩,大慶職業學院思政部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對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是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理論來源。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主要內容涉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等五個方面。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持問題導向、明確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有效發揮巡視和監督作用是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創新之處。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現了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以及對主要矛盾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原理的運用,體現了對質量互變規律、現象和本質關系的把握,體現了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價值和真理的辯證統一,體現了對唯物史觀的堅持。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 全面從嚴治黨 創新 價值
中國共產黨是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由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高度重視紀律建設。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認為講規矩不僅考驗黨員、干部的黨性,也檢驗黨員、干部對黨的忠誠度。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更加凸顯黨的紀律和規矩這條紅線的重要性,是為了警醒廣大黨員干部,最大限度保障黨員干部在黨的紀律和規矩范圍內活動,一旦觸碰紅線,則要先受到黨紀處罰。
一是體現了執政黨的法治思維。習近平曾指出,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中國共產黨領導法律制定和法治建設,但是中國共產黨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事。任何組織、任何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中國共產黨黨員更應該做尊法守法的模范。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紀法分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自覺帶頭維護法律權威和尊嚴,尊重司法獨立,努力做到權法分離、權不壓法。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執政黨更要處理好黨紀與法律的關系,實現紀法各表、紀法分開,避免超過適用范圍管了自己不該管的或者相互發生抵觸和沖突,劃清界限,各自在合適范圍內發揮自己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厘清黨的紀檢組織與司法部門的關系。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紀委決不能成為中國共產黨內的“公檢法”,執紀審查也決不能成為“司法調查”。紀委是黨的紀檢組織,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紀委行事的依據是黨內的法規體系,而不是國家的法律體系。
三是體現了執政黨的現代化。在法治框架下依法執政、依規執政和依規治黨是現代政黨逐步成熟的標志。更加注重有效發揮紀律作用,就要完善黨內法規。具備一套獨立于法律之外的完備成熟、富有權威的黨內法規體系并能嚴格執行,體現了執政黨的現代化,反映出執政黨具有較強的執政能力。
一是體現了權力和責任的統一。權力意味著責任,沒有不擔負責任的權力。權責對等,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黨組織在擁有重大事項決定權、決策權、人事權等權力的同時,也負有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不僅要對本人的言行負責,也要對其下屬的言行負領導責任。敢于碰硬、敢于較真、敢于擔當、敢抓敢管應成為黨委書記的工作常態。“守土有責”,更要“守土盡責”。抓住了“關鍵少數”這個“牛鼻子”,黨委書記主動擔當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全面從嚴治黨才能更見實效。
二是有利于引導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一些黨委書記對管黨治黨撒手不管,導致組織癱軟渙散,違紀違法現象突出。要求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有利于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促使其“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管黨治黨抓好了,黨組織才能更加有力謀發展。習近平認為如果不管黨治黨,結果導致黨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績便毫無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論述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三是有利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實現黨組織的團結統一。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有利于增強黨員領導干部的使命感、責任感,有利于黨組織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有利于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關鍵少數”與組織全體成員團結一心,榮辱與共,共謀發展大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那么黨的各項工作就能順利開展。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的統一整體,不存在脫離組織單獨存在的個人。任何人都不能“獨善其身”,而應“集體向善”。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對本人和其下屬負責。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每名領導干部都有具體責任。
一是轉變紀委職能和作風。中央紀委專門針對中央和國家機關出臺文件,明確提出紀檢組長(紀委書記)一律不再分管所在單位其他業務工作,且不再兼任所在單位其他行政職務及與紀檢監察工作無關的學會、協會、議事協調機構的領導職務。紀檢監察機關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個中心任務,立足紀檢監察工作實際,深入推進“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
二是創新紀委領導體制。領導體制實現重大創新。現在的雙重領導體制下,案件查辦線索既要向同級黨委匯報,也得向上級紀委匯報,而且案件查辦以上級紀委為主。另外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由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來確定。
三是創新紀委組織機構。中央紀委進行了數次大的內設機構調整,力圖減少職能交叉,加強監督和辦案力量。增加紀檢監察室數量。此外,中央紀委還成立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以破解紀檢監察部門自身腐敗的“燈下黑”僵局。
四是創新紀委工作機制。黨的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多次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作出深刻闡述,不斷推動紀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的監督責任,并強調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必要時實行“一案雙查”,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1] 張希賢.論黨的建設新階段:全面從嚴治黨[J].理論探索,2015(2).
[2] 梁妍慧.新時期從嚴治黨的主體、對象與路徑[J].學習論壇,2015(2).
孫傳瑩(1966—),女(漢族),黑龍江省大慶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毛澤東思想概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