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立華,山東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途徑
文/張立華,山東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
近年來,隨著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農村特色種植業、畜牧養殖業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還增強了農村抵御洪澇、干旱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然而,近些年來對水利工程重建輕管及農田水利設施帶病運行問題比較普遍,使一些農田基礎水利設施功能發揮低效,已影響了局部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影響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筆者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總結。
農業經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現狀性質
水利是農業的動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障農業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不斷促進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發展與完善,對于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立足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現狀、性質和特點,提出了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對策和建議,希望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1.1 工程建設方面
1.1.1 設計。目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大部分是在原有水利設施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建設過程中,一方面沒有充分考慮、論證工程技術和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沒有規劃好建設適用范圍和區域使用設置,導致一些水利設施超負荷運轉,使用壽命縮短; 另一方面,在工程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季節對水利設施的影響以及防洪、干旱可能帶來的隱患,導致部分設施頻繁受損。
1.1.2 施工、監控和驗收。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水利設施的壽命以及工程的效益。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水利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由于農村小型水利施工隊伍以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為主、整體質量不高,對工程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另外,監控措施不完善檢測手段太落后,多數基層水利部門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對小型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理多停留在目測上,憑直觀印象下結論,很少有先進的監測設備、儀器,更缺乏監測人才,在實施質量監理活動時沒有強有力的說服力; 也沒有行之有效的質量監理措施,還存在著質量監督制度不完善、建設單位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影響了工程建設質量。
1.2 工程管理方面
1.2.1 專業管理人員缺乏。目前,基層水利職工隊伍大多以近些年招工吸收的非全日制大專生為主,工程管理理論基礎薄弱、實踐經驗缺乏,特別是對一些新水利設施的使用和管理的經驗嚴重不足,導致設施受損、使用壽命縮短。
1.2.2 管理方面。近幾年小型水利工程投入不斷加大,但管理經費的投入嚴重滯后,管理機構不健全,致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粗放,維護管理不足,出現了引水渠道淤堵、各種閥門頻繁損壞、農田被淹等各種問題,影響了當地農民的正常生產,也對水政部門的執法產生了負面影響。
2.1 加強領導和管理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小型農田建設的行業管理,統籌本行政區域的城鄉水資源配置,協調各方面力量,實現資源的優化組合。要進一步完善現有項目的審批、資金使用、施工建設、運行管理等辦法。在工程建設中,要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招投標制、合同制和建設監理制,以確保工程質量。
2.2 強化施工監理
工程施工監理直接影響著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監理不僅要對承包商的施工人員、機械配備、組織管理、質量檢測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監監理,并設置質量管理小組; 還要對承包商所簽訂的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施工技術標準、執行規范等加以明確說明。
2.3 加強合同管理
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水利部門和承包商之間除工程承包合同外,還必然存在著一種買賣關系,承包商往往以營利為目的,用最少的成本完成工程的施工,得到最大的利潤。有些承包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偷工減料,不能完全自覺地履行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給水利工程項目造成較大隱患或重大損失。因此,還要加強合同管理,督促水利工程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合同辦事。形成以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為依據,以國家規程、規范、行業標準和批準的設計文件為準繩,保證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提高水利工程建設水平為目的的規范化作業。
2.4 加大職工培訓力度,提高管理能力
一方面通過開展各種施工現場培訓課、舉辦培訓班、選派進修等方式提高職工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職稱晉升、獎勵等方式激勵職工自覺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及管理意識。當前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1)土地較為貧脊,地塊過于分散影響土地流轉,加之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強,流轉渠道不暢,影響了土地流轉進程。(2)由于農村養老、醫療、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農民主要還是依靠土地收入解決看病、上學、養老等問題,普遍把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對待,對于流轉土地存在后顧之憂。特別是部分年齡較大的農民,盡管已經沒有精力和能力經營好承包地,但寧肯粗放經營也不愿將土地流轉出去。(3)土地流轉仍處于較低層次,流轉范圍較窄,流轉的規模較小,流轉的層次不規范。
4.1 加強管理,依法流轉
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研究,摸清底數,掌握動態;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制度,強化土地流轉服務工作,培育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糾紛的調處、仲裁制度,妥善調解和處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依法保障流轉雙方合法權益。
4.2 強化宣傳,更新觀念
如何使占大多數的農村人口、農村地區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穩定農村社會,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廣泛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工具,大力宣講農村土地流轉的重要意義,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向干部、農民群眾講清,土地依法流轉不是搞私有化,是家庭聯產承包優越性與現代、先進的農業經營方式的結合,最根本的是提高土地產出率,從而使之消除思想疑慮,更新觀念,敢于講流轉,敢于進行土地流轉,大膽推進農業產業化,大搞招商引資,向土地注入資本。
[1]馮丹.政府引導管理完善推進農村土地流轉規范有序[J].農民致富之友,2012(3).
[2]胡華.試論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諸多問題[J]. 科學之友,2012(1).
[3]王鵬.農村水利工程現狀淺析[J].吉林農業,201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