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佳,陜西省審計廳
基于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電子數據審計:機遇、挑戰(zhàn)與方法
文/何佳,陜西省審計廳
研究以及應用電子數據的審計工作是最近幾年研究審計領域的熱點。電子數據審計在大數據的影響下,有了新的機遇也需要面臨新的挑戰(zhàn)。本文首先對于電子數據審計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進行研究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然后對電子數據審計的原理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對電子數據審計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行重點研究,并給出相應的建議,以期為后續(xù)的相關研究提供理論的基礎。
大數據;電子數據審計;云計算
作為國內外社會和政府非常重視的工作,審計在傳統(tǒng)模式中是使用紙質賬簿進行檢測實現的。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審計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信息化的審計過程已經成為必然。現在大數據概念的形成,又給審計工作帶來了一次新的變革,需要對電子數據審計工作中如何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探索,為審計信息化建設打好基礎。
1.1 電子數據審計的起源及相關原理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運行組織的過程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信息化技術一方面成為審計過程的對象,實現信息系統(tǒng)審計的過程;信息技術同時也成為了審計過程的工具,實現了審計的計算機輔助的技術。電子數據審計主要是使用計算機輔助的過程,對電子數據進行分析,以實現審計的技術。其是目前我國審計信息化開展的重點。
在進行電子數據審計時,為了使審計過程影響到被審單位正常工作的情況得以避免,同時使審計的獨立性得到保證,避免審計中的風險,一般在審計電子數據時,相關人員會把數據采集到自己計算機中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檢查。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審計也逐漸向實時、動態(tài)、持續(xù)的信息化方向發(fā)展,持續(xù)審計的過程正在不斷形成。這種審計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大量電子數據的積累,對大數據審計分析的開展提供的有利條件。
1.2 分析大數據的相關研究
現在,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以及應用中的熱點問題,其會在公共管理、商業(yè)以及科學研究領域中帶來重大的變革。大數據主要是指其大小超出了常規(guī)數據庫工具能夠存儲、管理、分析以及存儲能力的數據集。這類數據可以視為是信息資產,其處理需要新形式的方法。大數據具有以下特點:
(1)數據非結構化,且量大,其超大的規(guī)模以及結構化數據增長速度要快10-50倍,同時其也具有較大的計算量。
(2)大數據具有多種形式,如機器數據、視頻、圖像、文本等
(3)數據量具有快速的增長速度,同時需要進行實時的處理和分析。
(4)數據需要一致、可靠、準確且需要能夠追溯。
分析大數據的過程須有相應的工具和技術支持,其需要結合多個學科以及多項幾項技術的綜合應用,實現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主要包含:
(1)批處理工具:這類工具是將一批包含了頻繁的模式挖掘、分類、聚類等典型的機器學習算法以及大數據挖掘技術。
(2)流處理工具:這類工具主要應用于實時分析流數據,例如淘寶等企業(yè)可以使用此類工具進行用戶網上瀏覽記錄的分析,以得到具有價值的信息,輔助企業(yè)決策。
(3)交互式分析工具:此類工具可以實現數據的表格或者圖形式的顯示,實現數據的分析和比較的過程。
2.1 發(fā)展機遇
大數據具有重要的經濟作用和商業(yè)價值,其能夠將企業(yè)的競爭力提高,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剩余提供給消費者。在電子數據審計中,其同樣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2.1.1 保證了更為充分的審計取證過程:隨著業(yè)務數據以及單位財務的電子化,電子數據已經成為審計的重要形式。被審計單位在大數據背景下能夠更全面、更多的提供數據,保證審計中心數據的全面和系統(tǒng)性,以實現綜合分析的過程,能夠將單個問題進行數據分析的局限性打破,審計的證據更為充分,使其更加說服力和權威性。
2.1.2 提供了更多的數據分析技術:一些傳統(tǒng)中的分析數據的技術是能夠應用于分析大數據過程中的, 如機器學習、神經網絡以及規(guī)則挖掘等。同時大數據環(huán)境中也引入了更多智能分析的技術,如分析語義技術、識別模式的技術、處理多媒體數據的技術、轉換圖文的技術、處理社交關系數據的技術等。
2.1.3 實現了快速實時的分析審計大數據的過程。在流處理、云計算等技術逐步應用的過程中,將大數據計算量大的問題能夠解決,實現了審計過程的處理的實時性以及決策的快速性的要求。同時聯(lián)網審計也實現了持續(xù)審計的要求。
2.1.4 更科學性的審計結論。基于大數據環(huán)境進行分析,審計的結果能夠更為可靠且科學。
2.2 面臨的挑戰(zhàn)
2.2.1 大數據審計的真實性。需要對于審計過程中數據的真實性進行確保,防止數據作假的情況,以使大數據環(huán)境中審計的風險得到控制和防范。
2.2.2 保護和控制大數據審計。審計過程中需要分析大量的重要數據和敏感信息,因而在審計時需要對數據進行有效的保護,以避免網絡攻擊造成數據的安全受到威脅。
2.2.3 大數據分析中的審計風險。大數據本身的復雜性給審計過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需要應用相應的工具進行恰當的分析才能夠使審計風險得以避免。
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電子數據需要按照以下方法
3.1 確定審計大數據的數據來源。其來源主要包括:大交互數據以及大交易數據。
3.2 集成審計大數據。需要將各類數據進行整合,進行集成處理,實現分析的要求。
3.3 管理以及存儲審計大數據。其管理以及存儲的過程需要借助分布式系統(tǒng)以及云平臺實現。
3.4 可視化分析并展示審計大數據。應用Hadoop、Big Table等進行其展示的過程。使用可視化技術,對其中的規(guī)律和知識進行挖掘。
總而言之,審計工作在大數據時代需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都很多,需要進一步明確認識,確定更好的審計方法,才能夠適應時代的要求,實現審計過程的創(chuàng)新。
[1]陳偉.聯(lián)網審計技術方法與績效評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國家863計劃審計署課題組.計算機審計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研究報告[R].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何佳(1981—),女,陜西省漢中人。學歷:研究生,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有職稱:審計師;研究方向: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