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房地產去庫存研究
周玲
我國城鎮化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資金主要流向在房地產行業,由于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導致未能有效消化,阻礙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房地產行業的白銀時代隨之到來,這一市場轉變,“控風險、去庫存”成了市場主題。本文根據當前房地產去庫存的形勢,深入分析去庫存現存問題,提出幾點針對性的措施。
2017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財政政策采取更加積極有效地深化供給側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這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貨幣政策采取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適當加大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信貸資源的傾斜,以降低一、二線熱點城市居民的杠桿比例。從房地產政策來看,強化房屋回歸居住屬性的同時,通過因城施策、精準調控和中長期長效政策,推動房地產住房體制建設。2017年國家對三四線城市的調控思路依然是去庫存。
2016年多地把去庫存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2017年實行分類調控、因城施策,強調三四線城市作為房地產去庫存的重點和關鍵所在。在330新政、金融、稅收等政策刺激下,我國房地產市場穩步推進,房地產去庫存取得切實成效。截止2017年4月,我國房地產待售面積674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18%,較2016年末下降6.15%。其中住宅待售面積377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21%,較2016年末下降6.15%。
雖然現階段房地產去庫存突顯成效,但任務依然艱巨,房地產作為我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去庫存不僅對于房地產業的康發展有推動作用,而且對于經濟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加大加快去庫存力度,促進產業的進一步升級轉型,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功能,對于老百姓居住問題的改善也具有積極意義。
城鎮化進程加快,大規模的造城導致存量過剩。在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大背景下,由于政策寬松,資金主要流向在房地產行業。部分地方政府對城鎮化概念理解錯誤,認為城鎮化就是大規模造城,且對GDP指標過度關注,通過政策性傾向,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通過大規模建房來完成經濟指標。這造成房地產庫存逐步走高,阻礙房地產健康發展。
經濟發展落后,庫存消化能力不足。在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傳統產業亟待轉型,新興產業正在形成和發展中,經濟增長較慢,產業支撐力不強,居民收入難以滿足購房需求,且勞務外出導致人口處于凈流出狀態,大大削弱了房地產庫存自我消化能力。
土地供應相對充足,產品供給存在錯位。由于三四線城市發展歷程較短,產業發展速度較慢,客觀上使城市用地儲備充足,具備較強的土地供應能力。而地方財政也對土地的依賴性較高,有較強的土地供給意愿,造成對土地供給缺乏控制,造成供需比例失衡。開發商盲目開發建設,由于項目周邊缺乏基本配套,造成銷售阻礙,形成庫存。另外部分開發商為了經濟利益,違規開發建設,導致五證不齊無法銷售,也形成庫存。
發揮政府導向作用,從供需兩端推動去庫存。第一嚴控土地供給端,各地區應根據本地區商品房庫存數量,科學制定土地供應計劃,合理確定土地供應結構和投放數量限制,對于庫存量大、去化周期長的三、四線城市,要嚴控或者暫停土地供應。在審批房地產項目規劃報建時,積極優化房地產項目設計,避免重復性建設低品質、同質化嚴重的商品房。同時嚴厲打擊房地產的違規建設等問題,注重城市建設的質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為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第二擴大和激活需求端,一方面利用棚戶區改造,通過貨幣化安置、政府回購商品房等手段化解房地產庫存,另一方面加快落實鼓勵農民工購買城鎮商品住房的政策,出臺房地產交易環節的稅費優惠政策,鼓勵房地產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轉變營銷思路,適當降低商品房價格從而實現以價換量。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房地產發展環境。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應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去拓展新的財政收入來源,結合本地區的特色產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以房地產+旅游、房地產+農業等模式,促進區域定位和功能轉變,從而助推房地產去庫存。
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改建項目用途。建立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推動房屋租賃市場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鼓勵消費客群投資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改變經營方式,將其持有房源向社會出租,從單一的開發銷售向租售并舉模式轉變。鼓勵房地產企業將符合條件的商品房改造為“創客空間”、養老地產、旅游地產等,將去庫存與發展新興產業結合起來。
成立去庫存專門工作小組和部門。 從海南的房地產去庫存經驗來看,在房地產危機后組建了處置積壓房地產的相關責任部門,這對房地產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議庫存較高的地區也相應組建房地產“去庫存”領導小組,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貫徹落實國務院的調控目標,及時反饋各地“去庫存”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地解決“去庫存”過程中的個性化問題,挖掘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潛力,激活房地產發展能量,促進房地產均衡協調發展,讓房地產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拉動推進作用發揮更加出色。
房地產去庫存的思路不應局限在房地產,重點應在于提升產業支撐力,增強城市活力,擴大需求、改善供給。在政策引導和金融監管的基礎之上,依靠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因此,解決房地產庫存問題,政策只是輔助,最終還得依靠市場供給載體發揮主觀能動性,依靠房地產開發商轉變經營方式,優化產品結構和服務質量。
(作者單位:海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