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松
【摘要】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新朝陽產業,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日漸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基于此,本文就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圍繞擴展體育產業發展領域、加強職業賽事的深度開發、加強體育產業監督、加強政府扶持四方面問題解決對策進行了詳細論述,希望由此能夠為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體育產業 經濟發展 職業賽事
我國體育產業經濟興起于上世紀70末年代,體育服裝器材用品廠生產的體育服裝、比賽用球、運動鞋等屬于當時體育產業經濟的主體、經歷了30余年的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經濟實現了長足進步,但仍舊存在的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職業賽事開發深度不夠等問題卻應引起人們深思。
一、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
體育產業指的是以體育為基礎形成的產業,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用品銷售業均屬于體育產業范疇,但結合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不難發現,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體育用品的制造業和體育用品的銷售業兩部分,體育服務業的發展則較為緩慢。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王衛東曾提到,我國當下體育產業中體育用品占據70%的份額,這就直接說明了我國體育產業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體育產業的潛力并未實現深入發掘。
(二)職業賽事的開發深度不足
1994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的舉辦標志著我國開始真正走上職業體育道路,但相較于發達國家的職業賽事開發,我國發展較為迅速的中超和CBA聯賽也未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職業體育商業化目標,各大職業俱樂部的虧損更直接說明了我國職業賽事開發的現狀。雖然職業俱樂部的虧損與很多俱樂部不善經營存在較強聯系,但我國相關部門在職業賽事開發方面的不作為卻不能被忽視。當然,近年來中超等聯賽的轉播權收入實現了較為長足的增長,但這種增長能否真正維持卻需要引起人們深思。
(三)政策落實后未能取得預期效果
隨著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發布,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宛如被注入了一支強心劑,政治環境的支持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但在筆者的實際調查中發現,《意見》發布近三年后,意見中的很多措施仍舊處于宏觀狀態,我國體育產業實際發生的改變并不多,雖然在《意見》引流的熱潮下各地政府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但在體育產業發展熱潮逐漸平息的今天,雖然很多業界人士認為我國體育產業進入了新一輪“黃金十年”,但總體來看我國體育產業與發達國家存在的較大差距并為實現真正改善。
(四)體育產業發展經濟不平衡
除了上述幾方面問題外,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經濟不平衡問題仍舊需要引起人們關注。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便存在著嚴重的失衡問題,這一問題同樣在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中有著明確體現,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明顯呈現東快西慢、經濟越發達地區體育產業經濟發展越優秀的景象。此外,不同運動項目的產業開發程度也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開發較早運動項目市場化程度較高,如足球、籃球、乒乓球,而非奧運項目或我國競技水準不高的體育項目的市場化程度則較低。
二、解決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
結合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擴展體育產業發展領域、加強職業賽事的深度開發、加強體育產業監督、加強政府扶持四方面對策。
(一)擴展體育產業發展領域
為了解決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問題,筆者建議從兩個方向入手實現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升級。第一,提升我國體育用品產業綜合水平,通過整改作坊性企業、建立大型體育用品制造基地,我國體育用品的質量與品牌的知名度就將實現大幅提升,由此實現的產業整體升級就能夠將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導向良性方向;第二,加強對體育服務業的支持,例如,政府可以為體育健身娛樂業提供優惠政策,這樣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就將得到滿足,體育產業結構也將日益健康化。
(二)加強職業賽事的深度開發
為了解決職業賽事開發深度不夠問題,政府部門的支持必不可缺。當前我國體育產業正處于迅猛發展階段,體奧動力以5年80億元的價格拿下5年中超聯賽的獨家轉播權也直觀印證了這一點,但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國內幾大賽事外,很多體育賽事仍舊存在著國家壟斷或無人問津的情況,因此筆者建議政府真正解決多年來體育領域存在的管辦不分、行政色彩過重等問題,只有市場調節下各類運動俱樂部實現盈利,職業賽事真正由市場而非政府控制,我國體育產業經濟才能夠走上良性發展道路。
(三)加強體育產業監督
自《意見》出臺以來,我國不同省份都對《意見》產生了獨到的見解,而同時制定的相關扶持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措施在歷經幾年的檢驗后,取得的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當然從規模角度分析,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實現了極為長足的進步,但想要維持這種進步并將其導向更光明的發展方向,政府必須對體育產業監督予以高度重視,例如,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為體育賽事直播節目提供高質量著作權保護,為體育賽事的商業轉播提供保障,體育產業發展由此就將免除后顧之憂。
(四)加強政府扶持
解決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加強對西部地區扶持、大力發展民族傳統特色體育產業。
(1)在加強西部地區扶持中,國家相關部門必須抓住東部制造業向中西部轉移的契機,體育用品市場、體育彩票市場、健身娛樂市場都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只有做到合理分配資源、制定科學與時效性較高的規劃指導策略,西部地區的體育產業發展才能夠得到有力支持。
(2)民族傳統特色體育產業的發展能夠有效緩解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問題,而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思想引領下,我國傳統體育產業的影響力也將實現大幅度提升。
三、結論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仍舊面臨著多方面問題。而在此基礎上,筆者圍繞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職業賽事的開發深度不足、政策落實后未能取得預期效果、體育產業發展經濟不平衡四方面問題提出的對策,則直觀說明了研究的實踐價值。因此,在我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中,本文研究可以作為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