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瑤



【摘要】本文選用1992-2013年我國快遞量和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原始數據,通過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和格蘭杰因果檢驗,對我國快遞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快遞業與經濟增長的之間存在時間上的先導-滯后關系,即格蘭杰因果關系。
【關鍵詞】快遞業 誤差修正模型 格蘭杰因果檢驗
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是評價一國或一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一國或地區經濟實力的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幾年,許多新產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其中我國快遞業無疑是發展迅猛且潛力無限的一個。快遞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在優化產業結構、創造社會就業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因此,通過研究我國我國快遞業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進而得到我國快遞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我國完善經濟發展戰略,保持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助力。
一、實證分析
(一)單位根檢驗
本文選用1992-2013年我國快遞量(E)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為原始數據。分別對序列E和GDP取自然對數,記為序列1E、1GDP。
只有平穩的時間序列才能進行協整檢驗,因此通過單位根檢驗判斷時間序列的平穩性。
首先對序列1E、1GDP進行單位根檢驗,其次對其進行單整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ADF檢驗可得,序列1E、1GDP均為非平穩序列,但二者經過一階差分,兩序列均平穩。故,序列1E、序列1GDP都為一階單整序列。
(二)協整檢驗
一些時間序列,其自身非平穩但其某種線性組合卻平穩,這種線性組合反映了變量之間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稱為協整關系。
同階單整,兩個時間序列存在協整關系的前提條件。由上文可知,序列1E、1GDP滿足協整檢驗的條件。
采用Engle和Grangle提出的兩步檢驗法對序列進行協整檢驗。
第一步,對序列1EDQ、1GDP進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歸,得到回歸方程為
1GDP=7.1615+0.4646*1EDQ,R2=0.9641,DW=0.5583。
第二步,對模型估計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
由表2,顯著性水平10%時的臨界值為-1.607830,大于t-統計檢驗量-1.652726,可判斷殘差序列為平穩序列。故,序列1E與序列1GDP(1,1)階協整。
(三)建立誤差修正模型
時間序列IEDQ、1GDP具有協整關系的意義在于可以得到這兩個時間序列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而這種長期的、穩定的關系在短期中則表現為動態的、不斷調整的。也就是說存在協整關系的時間序列都存在短期調整行為,即誤差修正過程的存在。
在上述模型中,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序列1E、1GDP的短期波動關系,即我國GDP以0.1244倍的速率相對于我國快遞量的增長;二是,在誤差修正項ecm的系數為0.143,即當處于短期非均衡狀態時,前一階段的非均衡將會以0.143的比率向均衡回歸。
(四)格蘭杰因果檢驗
對我國快遞量和國內生產總值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旨在對這兩者是否具有時間上的先導滯后關系進行判斷,其結果如表4。
由表3可知,當滯后期為1時,國內生產總值與我國快遞量之間是相互獨立的;當滯后期為2是,我國快遞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單向因果關系,即我國快遞量不是國內生產總值的格蘭杰原因,但國內生產總值卻是我國快遞量的格蘭杰原因。
二、總結
本文選取了1992-2013年我國快遞量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并對兩者的相關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上述四項檢驗可以得到,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帶動了我國快遞量的增長,也就是說,經濟的繁榮推動了我國快遞業發展。快遞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其發展迅猛的同時暴露出許多問題。正確認識我國快遞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不僅將為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同時也為第三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