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靳添婷 張英
一、代理記賬的法律依據
代理記賬是指會計咨詢、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等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接受獨立核算單位的委托,代替其辦理記賬、算賬、報賬業務的一種社會性會計服務活動。
我國1993年通過的《注冊會計師法》第十五條規定:“注冊會計師可以承辦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從而為代理記賬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合法的中介機構。與此同時,為了具體規范代理記賬業務,財政部于1994年6月23日發布了《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辦法》,對從事代理記賬的條件、代理記賬的程序以及委托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等作了具體規定。新修訂的《會計法》再一次確認了代理記賬的法律地位。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
代理記賬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這種關系是委托人與代理機構雙方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以書面合同的形式確定下來的。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是一種委托合同,委托人是有代理記賬要求的單位或個人,受托人則是經批準設立的從事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應當說,委托人和受托人雙方簽訂的代理記賬委托合同中的內容和條款首先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關于委托合同的規定;其次還應當將財政部《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辦法》中有關委托人和受托人雙方應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在委托合同中加以明確、說明,以保證代理記賬業務的順利進行。
二、代理記賬的適用條件
一個單位是否選擇“代理記賬”取決于該單位是否具備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條件,這應該由各單位根據自身會計業務的需要自主決定。一般而言,單位規模的大小、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繁簡程度、經營管理的要求等,是決定單位是否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主要因素。單位規模大、經濟業務多、財務收支量大、在經營管理上要求高的單位,一般應該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并配備專職的會計人員,以便及時組織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核算,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以保證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會計信息的質量。由此可見,代理記賬的委托單位應該且必須是小型的經濟組織和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則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并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而且沒有免除建賬義務的個體工商戶。這可以在國家稅務總局于1997年6月19日頒發的《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中找到依據。而一個單位是否設置專職會計人員,應該由單位自行決定,但建賬則是強制性的要求,是否建賬的最終核定權歸行政主管機關。
三、代理記賬的業務范圍
代理記賬機構從事代理記賬業務必須符合財政部發布的《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辦法》中的關于從事代理記賬業務應具備條件的規定。代理記賬機構根據委托,代表委托人辦理下列業務:一是辦理會計核算業務。根據委托人提供的原始憑證和其他資料,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包括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證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二是定期向政府有關部門和其他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會計報表:三是定期向稅務機關提供稅務資料;四是承辦委托人委托的其他會計業務。
四、代理記賬的優點
具備代理記賬資質機構都是經過財政局審核批準、工商登記的代理記賬機構,正規可靠。好的代理記賬公司由資深會計師領銜,并配置結構合理的會計團隊,他們之間專業互補,相互協作,聘請這樣的代理記賬公司等于聘請了—個會計師團隊。
(一)節省人員直接成本。招聘一名普通的會計,每月工資需要兩三千元左右,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每月工資會更高一些。而與代理記賬公司合作,支付不到一個普通會計人員的費用,即可享品質更高、更專業化的財稅服務,這也是代理記賬主要好處之一。目前,代理記賬服務收費標準都是根據企業性質、規模、行業、業務量、是否上門服務和客戶要求,以及代理記帳公司的客戶定位、會計水平、會計質量等不同而異。
(二)企業額外負擔小。企業聘用會計人員,在工資之外還要繳納養老、失業、醫療、公積、生育、工傷等社會保險或綜合保險,發生意外還有勞保等一系列勞動用工方面的費用支出,有的企業還要考慮吃住、福利等,人員成本明顯增加。委托財務公司代理記賬則不會存在這些問題,節約了企業成本。
(三)納稅申報及時準確,承擔責任少。一般單位會計納稅申報如發生誤報、漏報、遲報等情況,責任主要還是由本單位承擔。而代理記賬公司有專人審核報稅,能有效避免因不熟悉稅法,出現誤報、漏報、遲報等差錯和損失,還可在代理記賬委托協議中約定相關責任。
總之,選擇代理記帳的好處是即節省人力、物力,又節約時間、降低了成本。同時,最重要的好處還有會計業務更加專業化。
五、推行代理記賬的措施
我們應當借《會計法》宣傳的東風,大力宣傳代理記賬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進一步突出代理記賬的法律地位,增強規模較小的經濟組織及個體工商戶對代理記賬的認識,努力開創代理記賬新局面,積極推動代理記賬的實施。關于代理記賬的推動及實施,除了有關部門單位大力宣傳以外,應當由稅務部門牽頭推動其實施。一是稅務部門同規模較小的單位組織,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經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聯系緊密,推廣工作力度大;二是稅務部門本身有這方面的經驗,一方面,稅務部門在建制建賬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前幾年稅務部門曾進行過組織、督促小型經濟組織及個體工商戶建制建賬工作,只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來:再有就是現有的稅務師事務所可以馬上開展這項業務。當然,代理記賬僅僅靠稅務部門一家是不夠的,其他符合法律要求的中介組織和機構,也應當積極開展這方面的業務,為代理記賬創造必要的條件。
盡快明確在代理記賬過程中受托人的法律地位問題。我們認為,代理記賬本身只是一項單純的賬務處理工作,受托代理記賬人員既非委托人內部會計人員,也不是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人員,因此,受托代理人不應當同時履行會計監督職能或審計職能。他們所能負責的只是對原始憑證進行形式上的審核,而非實質上的審核,當然也不可能深人實地去進行賬實核對工作,否則,就有可能超出代理記賬的范圍。那么,由于委托人提供原始會計資料而生成的有關財務會計報告及相關資料出現虛假或不實,自然就應當由委托人承擔相關責任,包括法律責任。當然,如果這種虛假或不實是由于受托人的過失所造成,那么,他不僅耍承擔相關責任,而且還要負責賠償因此而給受托人造成的損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