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麗 涂越 周秀
[摘要]近年來,技術性貿易、勞工標準、綠色貿易壁壘和企業責任成為發達國家構筑貿易壁壘的新方式,當前這些貿易壁壘的新方式對我國的出口貿易有著重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并采取相應對策,積極應對新形勢下的國際貿易壁壘。
[關鍵詞]國際貿易新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 對策
1、國際貿易壁壘的新發展
1.1技術性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指商品進口國制定的技術法規、標準以及合格評定程序對外國進口商品構成了貿易障礙。即通過頒布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認證制度、檢驗制度等方式,在技術指標、衛生檢疫、商品包裝和標簽等方面制定苛刻的規定,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的技術性措施。
1.2勞工標準壁壘。勞工標準的內容主要有:廢除強制勞動;禁止勞改產品出口;嚴禁使用和剝削童工;非歧視的工資水平、同工同酬;實施最低工資標準,保證勞工的最低工資水平;工人有自由結社和集體議價的權利等。有些發達國家試圖把勞工問題同貿易捆在一起解決,已削減發展中國家的勞動成本優勢。
1.3綠色貿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是指環境(非關稅)壁壘,是國際社會為保護人類、動植物及生態環境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直接或間接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進出口的法律、法規和措施。其實質是發達國家依賴其科技人員和環保水平,通過立法手段,制定嚴格的強制性技術標準,從而把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拒之門外。
1.4企業責任。所謂“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責任除了追求利潤外,也應該考慮相關利益人。其中,雇員利益是企業社會責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內容。SA8000是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A8000認證要求企業不使用童工、不強迫勞動、不干涉員工的信仰和風俗習慣、至多每周工作48小時等。相對于傳統的技術貿易壁壘,上述三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在性質上已經發生了變化,發達國家現在并不僅僅是以產品在本國的消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為理由予以實施貿易限制,也開始努力地試圖對于出口國如何組織和實施生產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2、新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
貿易壁壘的出現并不斷強化并非偶然,它是國際經濟、科技不斷發展的產物。分析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最主要有以下幾點:
2.1社會進步及發達國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安全健康意識空前加強,越來越關心產品對身體健康和安全的影響,以致在國際貿易中以健康、安全和衛生為主要內容的新貿易壁壘日益增多。
2.2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關心賴以生存的地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而要求國際貿易中的產品本身及其生產加工過程都不要以破壞環境或犧牲環境為代價;同時要求生產這些產品時也不要以犧牲勞動者的健康為代價。于是,綠色壁壘和社會壁壘等新貿易壁壘將在國際貿易中不斷出現。
2.3新貿易壁壘的日益增多與傳統貿易壁壘受到約束關系很大。傳統貿易壁壘如關稅、許可證和配額等的使用不僅會受到國際公約制約和國際輿論的譴責,而且也易遭到對等報復。因此,這些傳統貿易壁壘措施將來的發展空間不是很大,這就為綠色壁壘等新貿易壁壘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
3、新形勢下我國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對策
3.1必須以WTO為依托
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由出口國權衡眼前的經濟利益同未來的長期利益后根據具體國情做出選擇。技術性貿易壁壘等問題是值得關注的,但是貧窮就是合意的嗎?在這些問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個靈活的時間表。
同時,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并沒有也不可能過多的去關注這些問題,虐待童工、污染環境等做法在這些國家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可謂屢見不鮮。在這些國家通過這些手段獲得了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大大增強之后,他們逐漸開始產生了對于環境等社會問題的新訴求。在此時,以更嚴格的要求去約束經濟上處于起步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是不合適的,而且也是不公平的,發達國家理應為此負擔更大的責任。
3.2必須調整戰略布局
出現這些問題,說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存在著巨大大差距。這種差距本來就是存在的,只不過原來這些差距不會在貿易過程中得以體現。在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細節,我國必須努力地向國際標準看齊。
從我國目前的比較優勢而言,仍然是以低廉的勞動成本為依托,技術含量低。低價競爭依然是我們的核心思路,這意味著當出現各種限制,無法從低廉的勞動力,低廉的生產成本上發掘更多的比較優勢時,我們開始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捉襟見肘。因此,積極的戰略調整,產品的高附加值才是應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從當前來看,要引導企業有效地規避近期出現的這些風險,還需要政府部門發揮更大的職能,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指導,以便企業能夠順利的完成生產方式轉變,更好的應對新的貿易壁壘。
3.3必須建立健全市場經濟法律體系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的經濟增長迅猛,對外貿易數額逐年攀升。中國入世已經十二年,雖然成果頗豐,但在貿易上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加入WTO,將給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帶來不小的沖擊。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工業生產上,在激烈的競爭中,勢必會有不少企業因技術落后而破產倒閉。這就要求國家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切實維護本國企業的安全,以加強對進出口企業的保障,引導我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更好的與WTO的要求相適應,更好的與國際接軌。
中國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國家面貌和國際地位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深化改革開放擴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始終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要完善對外貿易運行監控體系和國際收支預警體制,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以積極的姿態去面對國際貿易壁壘新趨勢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