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芊宏
[摘要]主導產業是指在產業結構中,處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較接上表:大,綜合效益較高,與其它產業關聯度高,對國民經濟的驅動作用較大,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的產業。主導產業的正確選擇對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7,年17部門投入產出表為基礎進行計算分析,對我國主導產業的選擇提出建議。
[關鍵詞]主導產業 投入產出表 建議
一、前言
投入產出表又稱部門聯系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時期各部門間相互聯系和平衡比例關系的一種平衡表。投入產出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生產分析,需求分析、價格和成本分析、能源和環境分析等領域,本文根據《2012年中國投入產出表》對我國主導產業的選擇進行理論研究。
二、實證分析
本文運用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技術系數,經濟效益系數,勞動投入結構系數和產業擴張系數進行分析。感應度系數是指一個產業受其他產業的影響程度:影響力系數是指產業影響其他產業的程度;技術系數衡量產業的技術進步能力,用投入產出表中的勞動報酬和營業盈余之和除以總投入得到:經濟效益系數衡量產業創造新價值的能力,用投入產出表中的增加值除以總投入得到;勞動投入結構系數衡量某個產業吸收勞動力的能力,可用勞動報酬與總投入的比值表示;產業擴張系數衡量產業的擴張能力,這可以體現出產業未來的發展能力,用該產業的增加值與所有產業增加值之和的比值來表示。
綜合運用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技術系數,經濟效益系數,勞動投入結構系數,產業擴張系數,并采用主觀賦權的方法,計算綜合指標得分,指標賦權方案參照李崇陽的方案,具體如下,影響力系數權數為0.19,感應度系數為0.18,技術系數為0.15,經濟效益系數為0.22,勞動力投入結構系數為0.10,產業擴展系數為0.16。計算得到我國各部門綜合指標的得分,見表1。
三、數據分析
由表可知,總系數較大的前五位,為采礦業,農、林、牧、漁業,化學工業,機械設備制造業,金屬產品制造業。說明這幾個產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綜合影響程度較大,雖然這些產業多為傳統產業,但目前仍應該作為主導產業進行發展,從而帶動其他產業部門成為主導產業,考慮到采礦業的污染和能耗較大,農、林、牧、漁業的發展潛力不是很大,因此不適合作為主導產業。化學工業,機械設備制造業,金屬產品制造業,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均大于1。因此這四個部門對于經濟的發展速度反應較為敏感,通常處于戰略地位。另外可以看出,金融業和其他服務業的技術系數處于前三位。說明這些產業的技術進步能力較強,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些產業的發展潛力較大,也應該作為主導產業。
綜上,目前我國應選擇化學工業,機械設備制造業,金屬產品制造業,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金融業和其他服務業作為主導產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