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
[摘要]醫學攝影系統化建設的由來和發展方向,理論體系的形成及未來標準化建設的形式。
[關鍵詞]醫學攝影 理論體系 標準化形式
醫學攝影系統化建設的內涵,是指對醫學攝影活動進行系統設計的方法,將特定醫學攝影視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全面而深入地描述其構成的各個要素及其相互聯系,明確目標、把握關鍵、選定可能的運行起點,最終制定各種策略。因此,醫學攝影這一學科要走系統建設之路,加強系統管理與系統科學的研究。在實際工作中探索醫學攝影研究內容系統化的方法、組織與實施,形成切實可行、實用有效、可持續性發展的系統研究的指導思想。
一、醫學攝影的理論體系
醫學攝影學科發展的基礎是專業理論,提高醫學攝影的專業理論是學科建設的基本保證,而建設先進的理論及方法體系也即標準化建設則是提高專業理論研究的前提。一個學科要想發展,務必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1.構圖理論基礎。對攝影構圖的研究,實際上就是對形式美在攝影畫面中具體結構的呈現方式的研究。攝影構圖就是要研究以表象形式結構在攝影畫面上形成美的形式表現。通過對部分表現形式進行探討,有利于對形式美的理解及對攝影構圖的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2.色彩理論基礎。色彩作為視覺語言中最有表現力的要素,它直接反映著人的情感。因此,在醫學攝影中,對于色彩的熟知與深刻理解是表現思想與情緒、創造經典照片的絕對關鍵所在。而要理解和運用色彩,必須掌握進行色彩歸納整理的原則和方法,了解數字色彩的模型和模式,掌握色彩的屬性,更好地對數字色彩進行管理和運用。
3.用光理論基礎。用光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不論攝影技術如何發展,手中的相機如何智能,要想拍攝出好的攝影作品,用光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結合各種光源的特點,了解和掌握用光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則,并根據醫學攝影領域常見拍攝對象的特點,針對物體的反光控制、透明物體內部結構與質感的表現等難點問題進行探討,并對熒光攝影要作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4.心理學理論基礎。完形心理學是探討人類對于圖像的認知反應的一種學問,它是心理學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對于視覺影像工作者而言是十分重要且基本的技能。通過對完形心理學的介紹,揭示出其基本理論,以及對攝影創作的啟示,通過對完形心理學視覺法則的解析來幫助攝影創作人員辟建出一條能夠穿透點線面及空間重重障礙的視覺認知之路。
二、醫學攝影標準化
醫學攝影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漸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也或可以稱為小體系的標準。要形成完整的新標準,醫學攝影人員必須要系統地進行理論研究,一要瞄準世界醫學攝影理論研討的前沿,在先進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卓有成效的專業理論研討以進一步指導我們的醫學攝影實踐。二要有預見性,及時地對現代醫學攝影的新技術、新設備大膽進行技術性、實踐性的論證研討,以進一步促進醫學攝影標準化體系的建設。一旦有了系統標準化的方法體系和相應的理論依托,醫學攝影標準化的研究才能有所突破。
三、學科兼容。實施學科多元化形式
當前和未來都存在本學科多元化的不同形式共存局面。隨著時代的進步,醫學發展更促進了多個學科相互服務交叉性相互影響的情況。醫學攝影不只是單一形式地存在,不斷發展的多媒體、非線性、數字化以及醫療設備攝影系統化等技術,將會達到相當高水平和更加廣泛的應用范圍。這就不斷地豐富了醫學攝影多元化和表現力;根據多方面需要,就會同時出現具有聲畫同步、靜止和活動畫面、影像的多種表現方法和形式,實現跨學科形式,進行醫學攝影的新創造。
創造也需要合作。任何創造,都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而是一種群體行為,特別是科學知識既分化又綜合、創造的群體性更為明顯。醫學攝影更應提倡實施兼并、合作與強強聯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兼顧,加以協調,設施設備互相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人才、設備的最強優勢,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有限的和罕見的醫學資源,使國內或國外、非同一單位的專業或非專業醫學攝影人員,在理論研討、專業設置、技術掌握以及標本采集、教材制作等方面,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對一些沒有機會積累臨床、科研、教學資料人員和醫生也提供了一個交流、借鑒的市場。
四、醫學攝影技術設備與信息技術的支持環境
隨著信息技術及數碼攝影技術、設備的迅速發展,先進的醫學攝影設備層出不窮、屢屢翻新,而這些正是做好醫學攝影工作、發展醫學攝影事業的最基本技術支持條件。因此,作為醫學攝影的最基本單位就應該立足于使用和發展。醫學攝影單位有了一個堅實的技術設備基礎和信息技術的支持環境,醫學攝影事業才有了鞏固和發展的動力。因此,將醫學攝影單位鍛造成為醫學攝影堅固的陣地;更要使醫學攝影單位成為一個運用、推廣、研究醫學攝影技術和理念的人才建設高地。這才是我們發展醫學攝影事業的基礎和動力。
五、注重人才的素質培養,建立合理、科學的人才知識結構和人才結構
醫學攝影作為科研教學與醫療服務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攝影中一個具有宣傳力的重要門類。它通過攝影這一特殊形式成為存儲醫學信息、信號的構成載體。在當前信息時代,醫學攝影更是傳遞交流醫學信息的工具之一,同時也起到了傳播宣傳醫學衛生知識的作用,因而越來越受到醫學界人士的重視。
作為現代醫學攝影技術人才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結構。(1)應具有寬廣的基礎知識。(2)應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3)應掌握新興的數碼攝影技術及現代教育技術。
這其中包括:相關醫學普通常識、攝影類器材及燈具、精湛的攝影技術及技巧、數碼知識、計算機知識、圖片處理軟件、網絡技術知識、多媒體教材制作技巧及數字資源數據庫管理知識等常規知識。另外,還應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以便于醫學攝影學科的推廣應用和提高發展。
醫學攝影專業技術人員不僅要有合理、科學的知識結構而且在構成上也必須合理、科學。因此,更需要有一個人員配備科學合理的人才結構。人才結構應由攝影研究、攝影運用、醫學與教學管理、計算機技術、數碼技術、網絡與通信,以及美術等藝術型的人才組成。只有具備了開展工作的基本條件,才能真正擺正應有的位置,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繼承和發揚傳統,才能真正做到適應新的發展需要,以實際行動迎接醫學攝影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