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夢妍
【摘要】求職信息是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的基礎性資源。在求職過程中,走出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深感信息短缺,求職艱難,其根源在于當下存在的信息不平等問題。本文運用調查問卷和個案訪談等方法,對農民工信息占有狀況進行實證分析,運用信息不平等理論,對農民工信息短缺的成因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問題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和建議。
【關鍵詞】信息社會 信息不平等 求職 農民工
一、農民工求職信息不平等現狀分析
(一)研究假設
本文提出的基本假設是信息資源的短缺是農民工求職困難的重要原因。造成農民工信息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平等問題。由于教育分化導致的信息獲取能力的差異性、信息接觸機會的不均等性以及信息獲取方式的滯后性,迫使農民工處于信息不平等地位。消除信息鴻溝,必須打破制度壁壘,完善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構建良好的環境和信息橋梁;與此同時加強職業培訓,提高農民工求職信息獲取的能力。
(二)問卷調查
通過參閱農民工求職信息鴻溝相關的文獻資料,設計出調查河北省保定市市區務工農民群體求職信息獲取現狀的問卷。問卷涉及以下幾個方面:農民工信息獲取方式,農民工信息意識,農民工所從事的工作種類,農民工求職面臨的問題等。經過初步整理與分析,共有有效問卷43份。調查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保定市農民工的整體狀況,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三)研究發現
(1)信息獲取方式上以非正規渠道為主。農民工城市就業主要還是依靠親緣關系和地緣關系牽動。包工頭在兼顧鄉土社會中的親情、鄉情關系后,也在為農民工外出就業起到了中介作用。政府有關部門及職業中介機構在提供就業信息、組織招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仍不明顯。因此,農民工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然是利用社會關系為主。
(2)信息來源的市場領域上以次屬勞動力市場為主。從農民工就業信息來源的市場領域看,農民工就業信息的市場領域存在結構性偏差,城市中存在“二元勞動力市場”。城市中首屬勞動力市場的信息主要為城市居民所占有,而農民工的就業信息主要來源于次屬勞動力市場,次屬勞動力市場提供的都是城市居民不愿從事的“臟、累、苦、差、險”的工作。
(3)信息短缺,求職不易。通過對保定市農民工的隨機抽樣調查得知,43.37%的農民認為信息對其自身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45.78%的農民工認為信息對其自身的生產、生活影響不大;3.31%的農民工認為信息對其自身的生產、生活沒有影響;而7.53%的農民工表示不清楚信息對其自身的生產、生活是否有影響。被調查的農民工中,農民工普遍感到求職不易。就業信息短缺是影響農民工求職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農民工求職不平等的深層原因
(一)信息獲取能力的差異性
就業信息已經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重要資源,是求職者獲得就業機會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獲取就業信息的關鍵是需要求職者具備相關的知識和能力。知能水平越高,獲取就業信息的能力越強,獲取就業信息的效率越高。信息意識缺乏的求職者,例如,不懂得利用網絡、職業中介機構等先進手段和方法獲取就業信息的農民工群體,往往因無法獲取真實可靠的就業信息而待業。
由于教育分化的影響,長期實行城鄉分離的教育體制,教育投資政策向城鎮傾斜,導致我國農村教育體系相比城市較為落后。教育體制的局限性導致了農民工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相對城市居民的落后,信息獲取能力相對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異。
(二)信息接觸機會的不均等性
我國一直實行城鄉分割的二元戶籍制度,人為地在城鄉之間制造了一道制度鴻溝,使農民在就業上不能享受同等的公民待遇。從信息的層面來看,農民工由于仍然是農村戶口,不能象城市居民一樣能夠享受首屬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信息。
此外,城鄉就業制度也存在很多歧視性和不公平的地方。多年以來,在就業管理上形成的“先城鎮、后農村”的政策慣性依然存在,且曾一度有愈演愈烈之勢,造成城鄉勞動者不能同程度地參與勞動力市場的競爭。這種不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主要體現在市場準入的歧視上。
(三)信息獲取方式的滯后性
由于勞動力市場信息機構不完善等因素,農民工只有依靠其傳統的社會關系網絡獲取就業信息。而僅僅依靠社會關系網絡獲取就業信息已經滯后。而且,與城市居民社會關系網絡相比,農民工社會關系網絡所固有的局限性和差異性,使得其在傳遞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上也受到限制,這就進一步加深了農民工信息不平等地位。
三、消除農民工求職信息不平等現象的建議
(一)削平制度壁壘:營造公平的制度環境
戶籍身份的先賦特點會導致人與個之間初始機會的不平等,消除農民工信息不平等現象必須使每個人獲取某種目標的權利平等。因此,必須盡快改革戶籍管理的二元模式,消除城鄉有別的就業制度,打破阻礙勞動力合理流動的制度性壁壘,促進勞動力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充分流動,為農民工創造良好的信息獲取環境,真正從制度層面消除農民工信息不平等地位。
(二)完善信息網絡:架構正規的信息橋梁
勞動力市場的完善必須依靠信息的支撐,信息網絡建設是勞動力市場完善的基礎條件之一。信息通過網絡傳輸才能靈敏、快速、準確地傳遞給求職者。對農民工來說,勞動力市場信息渠道的不暢,直接影響到了他們對正規渠道信息占有不平等。因此,面向農民工完善信息網絡,完善勞動力市場,對農民工平等占有信息,起到直接作用。
(三)重視職業培訓:提高農民工信息素養
職業培訓是完善勞動力市場的重要內容。為農民工開展職業培訓工作符合社會公正的補償原則。信息獲取需要知識、能力,而知識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需要學習、培訓。雖然不少人認為,農民工進城本身就會造就一所沒有圍墻、不交學費的市場中的大學校。誠然農民工進城能夠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增長見識、提高能力,但這種自發的、不自覺的鍛煉和培養在現代社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適應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要求,有意識地組織培訓,提高農民工的整體文化素質,增強其信息獲取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