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妮
摘要:當前各大高校大都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其成為了我國高校的必備專業之一。從社會需求的角度看,各行各業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該專業的人才就業也較為容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期望能夠推動漢語言文學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問題;對策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中文類的基礎學科之一。從目前的教學效果來看,漢語言文學教育效果不理想,該專業的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也較低。因此,我們必須正視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動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有效開展。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特點
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同其他學科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它的職業定位較為模糊。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傳統的人文類學科之一,承載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任,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社會責任感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價值。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教育效果沒有直接體現在實用性方面,而是從精神和掛念給予影響;它不直接創造經濟價值,而對社會效益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等教育培養“學以致用”型人才,推動學生與時俱進,提高社會適應性。
二、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授課形式單一
傳統的漢語文學教育授課形式單一,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較低,教師也自顧自的講課,對學生是否認真聽講也不在意,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很少關心學生的反應。對學生來說,這種授課形式也使學生降低了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較低。即使學生和教師交流,也是讓學生簡單地回答問題。這種授課形式很難使學生對教學進行調整,使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差。
2.內容枯燥
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內容枯燥,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漢語言文學知識的理論部分較為深奧,講解起來也較為困難,如果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的話,很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就像聽天書一樣。
3.評價形式單一
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的評價方式仍為書面試卷,考核內容也多為書中的概念,很少在實踐中進行拓展,也沒有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素養等方面進行考核。而學生為了應付考試采取了考前背書,沒有真正體現考試的價值。
4.與社會需求不接軌
應用型人才是當前社會亟需的人才,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非實用性使得該專業的學生社會適應性較差。在就業的過程中,用人單位對該專業畢業生的考察也以寫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為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能力等,而實際的教學卻缺少了這些內容,使得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低。
三、優化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措施
1.創建富有趣味的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漢語言文學教育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趣味性教學,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現在的學生視野開闊、自我意識強,在漢語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滿足學生的表現欲,積極與學生交流、讓學生上臺演講等。另外,為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教師也應可以選取當前的熱門話題,和學生一起開展討論。信息化教學也是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尋教學素材,讓學生自由探討、發表觀點,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文學作品的記錄片,其中要包括時代背景、作者身世和創作緣由等,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該作品,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提高文學素養。
2.豐富授課形式
在授課形式方面,不僅使用傳統的講授,還應該積極利用一些新穎的授課方式,例如參觀法、練習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以滿足教學和學生的需求。例如,在學習有關魯迅的文學作品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閱讀,然后在課堂上暢談所讀所感;在講授唐代文學史時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唐代的文學作品,將他們帶到課堂生和學生一起分享。
3.實施多樣化的評價
在評價方式方面,應以書面試卷為主,配合其他的評價方式,例如辯論賽、朗讀比賽、話題論文等,全方位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教師可以選取某位作家的作品,讓學生其中的內容開展辯論賽,讓學生自主收集材料、開展辯論,然后給予綜合評價。
4.以就業為導向開展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特別是其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例如可以開展校園征文比賽、校園朗誦比賽等,讓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漢語言文學專業歷史悠久、內容廣博,該專業的畢業生的也較多,就業壓力較大。面對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轉變教育教學思路,從學生的實際和社會的需求出發,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授課方式等,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優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推動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春雪.漢語國際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識探討[J].高教學刊,2015,(23):13-14.
[2]陳曇.淺析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學周刊,2015,(32):23-24.
[3]張楓.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中旬),2014,(18):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