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雯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教育與培訓中心
應用型本科培養體系以及課程設計
馬曉雯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教育與培訓中心
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極為旺盛和迫切,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大力實施教育教學改革,構建起相應的培養體系,找準人才培養定位,不斷完善課程設計,切實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應用型技能人才,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
應用型本科 培養體系 課程設計
首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定位要突出市場的導向作用。當前大學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不論何種專業的學生,在其畢業時勢必面臨著來自市場的考驗,因而應用型本科的培養體系需以市場導向為指引,面向社會,圍繞地方,掌握企業需求,由校內外專家共同審定市場所需人才的關鍵能力、崗位職業技能和職業認證標準,商討制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通過打造特色專業及精品課程,從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塊,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其次,著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目標,而應用能力則是應用型人才應當具備的核心能力。確立起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這一定位,需面向社會及職業,深入研究社會的人才知識能力要求,行業發及學科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不斷完善課程教學計劃,結合職業崗位工作實際,合理確定基礎課與專業課、必修課與選修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在精選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時數,將各行各業產業發展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引入到教學中,增強教學的應用性,使學生獲取相關的職業知識、實際技能、職業能力,能夠勝任實際工作崗位,為就業做好充足的準備。再次,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增強綜合國力的關鍵所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培養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的機構,理應承擔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這就需要樹立起正確的創新人才培養觀念,準確定位創新及創新人才的涵義,每位學生均有創新的潛能,每個問題都能夠創新性地予以解決,因而所有人都具備創新的潛能,應用型人才的創新報考創新思維、新思路的推廣,新技術的應用與擴散,具體問題的解決新方式方法等。
2.1 基本思路
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突出市場導向作用,著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重視創新能力培養的定位,其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以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學校所在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及行業企業人才需求作為導向,建立其合理科學的專業結構體系,并根據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專業和課程的設置。一是要合理定位教學的目標,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從宏觀層面分析并思考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并從微觀層面掌握相關企業的實際操作流程和運作規范,成為善于思考學習,具有實踐操作應用能力及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及后續學習研究提供有益知識及經驗。應用型本科院校需依托相關行業企業,加強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標準研究,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根據學校實際,充分了解自身優勢及特色,并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充分發揮出來,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體現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三個層次,將教學與科研,校內教學資源和校外教學資源,實踐環節和企業崗位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深化實踐教學的改革,同時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評估評價系統,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體系,提高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質量。
2.2 課程結構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所在,是落實并保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路徑,可以說,課程結構的科學合理性與人才培養的效果及質量呈正比關系。傳統大學課程設置重理論,輕應用,重課堂教學,輕課外實踐的狀況,這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多少有所體現,因而應用型本科應根據需要,不斷改革并完善課程結構,構建適合本校實際的課程體系。由于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定位在于面向市場、突出應用性,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其課程結構的設置需做到學用結合,以能力培養作為主線及方向,細化分解課程的教學目標,將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作為教學的重點。突出實踐課程,酌情增加實踐應用方面的課程,濃縮并精心提煉理論課程,使理論知識實現少而精,并從應用的視角出發,對相關知識體系進行系統化改造,引導學生將基礎理論知識的加以驗證和靈活應用,在充分掌握基礎理論的基礎上,明確學習理論知識是為了實踐而服務,設計能力的實訓,開展實踐教學,及早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崗位學習、課外實踐等活動,在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規定學生所應完成的最低課外學習時間,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升,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勝任能力。
2.3 課程內容
根據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定位,其課程內容也應著重強調應用這一取向,體現出知識性、職業性、技能性、適用性等特點。應用型本科的課程內容應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復合性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通識教育課程是為了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優秀的人文素養及科學精神;復合性的專業基礎課程則加深學生對專業領域技術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將來解決專業領域問題提供科學的支撐,促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屬于專業方向課程,為相關技術現象和技術問題提出理論解釋,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技術理論基礎,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滿足社會經濟的人才需要;專業實踐課程則是檢驗學生知識和能力,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及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關鍵。從突出應用的視角來看,課程內容可從技術本體、技術活動載體、技術知識傳播三個方面進行選擇,其中技術本體包括技術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知識的相關知識,技術活動載體包括技術操作、技術維護和技術發明三個層面的知識,技術知識傳播則包括明言知識和難言知識兩個層面。
[1]陳飛.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調整與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李婉.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課程設置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