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617億元混改定增方案獲批
10月11日,中國聯通公告稱,公司混改方案涉及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
根據方案,中國聯通擬通過非公開發行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17.25億元,聯通集團轉讓老股涉及資金129.75億元。據了解,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的617.25億元資金將全部用于公司4G、5G和創新業務中。從中國聯通財報中可以看到,4G業務在其營收占比中持續增加,4G拉動用戶增長和價值提升明顯。聯通方面表示,5G通信現在還需要2年-3年的成熟期,所以目前還需要4G擴容帶來收入。
香港政府宣布為小企業減稅
10月11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公布。報告中提到香港在第三季度的發展態勢,以及政府在未來的發力點。
具體來看,香港在第三季度維持了良好的經濟增長趨勢,今年全年經濟表現會高于過去十年2.9%的平均增長率。香港將發展多元化經濟,將加大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資,并在2018年減少小企業的稅務負擔;斥資7億港元,立刻推展數個發展香港成為智慧城市的項目。此外,“一帶一路”倡議將為香港經濟帶來巨大益處,未來幾年香港將面臨機遇和挑戰。房屋市場方面,香港將關注房屋供應,將幫助首次購房者。
央企前三季利潤創十八大以來新高
10月12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前三季度,中央企業收入利潤持續保持雙快增長,運行質量穩步改善,布局結構持續優化,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創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最佳業績。
三季度中央企業效益增速逐月加快,分別為1 6.4%、1 7.3%、18.4%,向好趨勢更加明顯。中央企業收入利潤雙快增長,增速比前5年平均水平分別提升12.5和18.3個百分點。除了收入利潤,在稅費貢獻、投資增長方面,央企也表現搶眼。另外,據國資委介紹,系列措施效果良好,中央企業負債率保持穩定。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央企業結構性矛盾逐步得到化解。
央行9月份釋放流動性近4000億元
10月9日,央行公布了9月份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情況。9月份,央行通過SLF、MLF和PSL共計向金融機構釋放3992.45億元流動性,較上月減少近700億元。
為滿足金融機構臨時性流動性需求,9月份,央行對金融機構開展SLF操作共688.45億元,9月末SLF余額為636.83億元,較上月大幅增加416.65億元。央行強調,SLF利率發揮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央行對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2980億元。這是央行年內第11次開展MLF操作。9月末MLF余額為43540億元,較上月末微增150億元。盡管如此,9月份的流動性狀況仍較充裕,央行也多次暫停逆回購操作。
財政部時隔13年再發美元國債
10月26日,財政部在香港發行20億美元主權債券,這是中國13年來首次發行美元主權債券,吸引國際投資人爭相認購。
財政部此前稱,融資并非發行主權外幣債券的首要考慮,中國政府并沒有強烈的外部融資需求,所以發行規模不大,募集的資金將用作一般政府性支出,統籌使用。在開放圈購后的一小時內,中國美元主權債券認購訂單金額已超過100億美元,為計劃發行金額20億美元的五倍以上,花旗、匯豐、渣打、德意志銀行等多家外資行紛紛參與其中。
央行健全雙支柱調控框架
10月27日,央行著手健全雙支柱調控框架,創設了63天期逆回購,豐富完善了維穩流動的工具配備。
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600億元7天期、300億元14天期、500億元63天期逆回購操作,對沖當日500億元到期逆回購資金后實現凈投放900億元。其中,63天期逆回購為央行新創設逆回購品種。對于央行為何推出63天期逆回購,業界主要有四種意見:一是提前為資金面跨年做準備,消除流動性因年度跨越而產生的波動。二是延續之前流動性“鎖短放長”的調控思路,繼續鞏固推進去杠桿進程。三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四是對雙支柱調控框架的完善。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此次推出63天期逆回購品種,并不影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取向,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則是積極正面的。
共享單車首例并購:永安行拿下哈羅單車
10月24日,永安行在官網發布新聞表示,參股公司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與哈羅單車母公司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業務合并協議,低碳科技買下鈞正科技100%股權后,雙方業務將進行合并。
永安行稱,本次交易完成后,將進一步增強低碳科技在共享單車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據了解,參與本次收購的還有螞蟻金服和深創投。低碳科技全資收購哈羅單車后,永安行、螞蟻金服和深創投的持股比例會有一定程度下降,哈羅單車創始團隊以及原股東將會持有新公司股票。不過,對于本次收購的交易金額雙方均未披露。
中國忠旺收購澳洲超級游艇制造商
10月26日,中國鋁加工巨頭“中國忠旺”宣布,該公司已完成收購澳洲全鋁合金超級游艇制造商Silver Yachts控股權。
Silver Yachts是一家生產基地位于澳大利亞珀斯的世界頂級游艇制造商,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有能力設計并生產70米以上大型全鋁合金超級游艇的企業,主要客戶包括海灣國家皇室成員、美國著名高科技企業家等。此次對Silver Yachts的收購,意味著中國忠旺首次直接進入下游終端制造。該項交易是中國忠旺繼收購德國烏納鋁業后,另一項拓展業務板塊的國際并購。
澳洲乳企邁高66億元賣身加拿大公司
10月27日,負債累累的邁高合作社有限公司(Murray Goulburn Co-Operative Co.Limited)將以13.1億澳元(66.5億元人民幣)出售給加拿大乳企薩普托Saputo。
澳洲乳企邁高的拍賣之所以吸引了中國市場諸多關注,除了源于其是澳洲最大乳企和全球最大原料供應商之一,也源于此前伊利、蒙牛等中國乳企都參與其中。對于邁高來說,失去與中資乳企合作的機會,可能也會影響其在中國這個最有前景的乳制品市場的增長。而邁高落入加拿大公司手中,對中資乳企而言,是失去了一個加速國際化的機會。交易尚需邁高股東和澳洲監管部門的審批,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而交易完成也意味著中資競購者集體落選。
印度擬減少對華藥品依賴:目前80%從中國進口
印媒稱,印度衛生部和藥品監管部門正計劃采取一系列措施,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同時加強檢查,以確保只有優質產品進入印度市場。
據報道,目前,印度的藥品(包括制藥廠的原材料,即藥物活性成分)和醫療器械中有70%到80%都是從中國進口。報道稱,中國藥物活性成分在印度的價格比當地生產成本低15%至20%,因此公司更愿意選擇進口。印度以前曾是質優價低的藥品原材料的熱門采購地,但過去幾年中,中國憑借強大的生產能力逐漸搶占了這一全球藥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鋼企造假波及200家企業
當地時間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Kobe Steel, Ltd.)承認長期篡改部分鋁、銅制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流向市場,波及企業達近200家。
神戶制鋼始創于1905年,是世界500強之一。2016年最新排名顯示,神戶制鋼為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粗鋼產量725.9萬噸,在全球鋼鐵公司中排名53。神戶制鋼官網顯示,其業務主要有鋼鐵、焊接、鋁銅、機械、工程技術、工程機械、電力供應等。官網顯示,神戶制鋼擁有諸多特色甚至獨有的技術。截止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神戶制鋼的造假行為并非偶然,部分產品從10年前開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后的數據,篡改數據也并非個別人所為,而是獲得管理層默許,是公司整體性問題。
中國家電制造全球市場份額占比超50%
近日,韓國電子信息通信產業振興會發出了一份統計報告,其中顯示今年主要家電產品的全球生產量為75284萬臺,預計同比去年增加1.7%,其中中國制造的產品多達42318萬臺,占總體的56.2%。
這份統計報告中還指出,空氣凈化器是所有家電中增速最快的,而主要家電產品的市場規模也是中國最大,尤其是空調,占全球市場的42.2%。因為轉眼之間,中國的家電制造已經走向高端,中國家電科技已經進入世界第一陣營,如今包括美國在內的消費者都在購買中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