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美麗的興凱湖畔,南與俄羅斯隔湖相望,總面積7731平方公里,人口40.9萬,是一座集工業、農業、外經貿、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邊境口岸城市。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等優勢,大力推進以中俄界湖——興凱湖為重點的旅游資源保護開發,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養老基地,旅游產業呈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20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實現7.7億元。密山市先后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小城”和“中國最美綠色生態城市”。
密山市: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加快建設沿邊生態旅游名市
密山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美麗的興凱湖畔,南與俄羅斯隔湖相望,總面積7731平方公里,人口40.9萬,是一座集工業、農業、外經貿、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邊境口岸城市。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等優勢,大力推進以中俄界湖——興凱湖為重點的旅游資源保護開發,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養老基地,旅游產業呈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20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實現7.7億元。密山市先后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小城”和“中國最美綠色生態城市”。
興凱湖距密山市區38公里,煙波浩淼、氣勢磅礴、景色宜人、氣象萬千,是亞洲最大的淡水界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級生物圈保護區,被譽為“北國綠寶石”、“東方夏威夷”。近年來,密山市堅持“以湖為魂、以綠為根”,加快環興凱湖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努力把興凱湖打造成為5A級國際旅游勝地。目前,已在興凱湖建成了新開流、白魚灣、蓮花和當壁鎮等四個旅游風景區,發展農家游家庭旅館120多家,推出了以避暑療養、休閑度假為主題的濕地生態游、興凱湖風情農家游、休閑自駕游、森林氧吧游等特色旅游產品,初步形成了環興凱湖旅游經濟帶。同時,圍繞“大美興凱湖”旅游品牌,舉辦了開湖節、愛鳥節、杏花節和橫渡興凱湖極限挑戰賽、環興凱湖公路自行車賽、中俄友誼興凱湖國際馬拉松賽等品牌賽事,極大了提升了密山的知名度、美譽度,興凱湖已經成為密山的名片。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興凱湖整體規劃修編工作,待修編完成后,將招引戰略投資企業,建設集總部基地、培訓基地、國際會議、現代農業會展、高端休閑養生、療養度假、娛樂健身、冬季旅游、世界風情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興凱湖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使密山成為響譽國內、蜚聲海外的旅游名城。
密山生態環境優良,山青水秀、天藍地潔、風景如畫,是體驗綠色生態、擁抱和諧自然的絕佳選地。密山有生態旅游景區景點20多處,挺拔險峻、林木茂密的蜂蜜山,蘆影倒映、波光鱗鱗的濕地公園,歷史悠久的新開流古遺址,荷花綻放、恬靜優美的荷香園,溪水潺潺、鳥語花香的天然氧吧鐵西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各展神姿。我們認真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按照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重點,深度開發綠色生態旅游資源,形成以興凱湖綠色生態旅游為龍頭,以北大荒書法長廊、鐵西森林公園、當壁鎮旅游風景區等骨干景區景點為支撐的綠色生態旅游格局,精心打造了山水風光游、農業觀光游、自然生態游、康體養生游、民族風情游等特色旅游產品,形成了春賞山花、夏看山水、秋觀候鳥、冬覽冰雪的四季突出、主題鮮明綠色生態旅游品牌。密山正以其原始、古樸、綠色、壯麗的北國風光得到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青睞,日益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綠色生態旅游目的地。

密山與俄羅斯毗鄰、隔湖相望,邊境線長238公里,發展跨國旅游優勢顯著。近年來,我們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主動對接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戰略,不斷加強中俄邊境旅游合作對接,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共同開拓雙邊旅游市場。我們緊緊抓住恢復邊境旅游異地辦證的重大契機,與俄羅斯興凱區簽署了《共同發展旅游備忘錄》,圍繞建設大興凱湖旅游圈,開通了密山至卡緬、烏蘇里斯克、海參崴等國際旅游路線,推進以界湖風景游、跨境自行車游、跨境徒步游、異域風情體驗游、赴俄垂釣狩獵游等個性旅游產品,每年吸引大量省內外游客赴俄羅斯旅游、度假、購物。我們在海參崴舉辦了邊境經貿康體游推介會,中醫康體保健項目得到了俄方高度關注。成功舉辦了中俄友誼興凱湖國際馬拉松賽,1500多名中俄運動員同場競技。目前,我們正在探索建設跨境旅游自駕區,積極推進在俄境內建設高爾夫球場、狩獵場和垂釣基地等項目,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興凱湖是黑土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源遠流長,底蘊深厚,集新開流文化、滿清文化、北大荒文化、知青文化等于一身,在彼此相互交融中,形成了密山人熱情、進取、堅韌、務實的精神。早在6000多年前,滿族祖先肅慎人就在興凱湖畔,用辛勤的汗水創造了豐碩的物質文明和燦爛的新開流文化。密山是革命老區,是中國解放戰爭的后方基地,是人民空軍、人民裝甲部隊和我軍發射藥制造業、電器修造業的搖籃,為中國解放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王震將軍率十萬轉業官兵、知識青年開發建設北大荒,使密山這片熱土成為北大荒精神的發源地。著名作家丁玲、艾青、聶紺弩等文學大師曾在興凱湖畔生活勞動、耕耘創作,為北大荒增添了文化氣息,創造了精神財富。近年來,我們以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紅色旅游紀念地”為契機,加強對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保護、研究、挖掘和利用,把歷史文化滲透到旅游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重點建設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東北老航校紀念館、航空公園和展現中華文化魅力的北大荒書法長廊,打造了北大荒精神拜謁游、紅色歷史文化游、北大荒知青返鄉游、北大荒書法長廊書法鑒賞游等旅游產品,形成了以文化助推旅游,以旅游傳播文化的良好局面。
密山冬季時間較長,積雪期長達160天以上,發展冰雪游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精神,大力開發冰雪旅游項目,積極推出了踏雪原、觀霧凇、看冬捕、玩滑雪等冰雪旅游產品,以冰雪“冷資源”打造旅游“熱產業”,實現了兩季游向四季游轉變。大力推進冰雪基礎設施建設,通過PPP模式招引社會資本參與冬季旅游項目建設,域內冰雪樂園發展到5個;積極舉辦冰雪賽事,成功舉辦了興凱湖冰雪汽車拉力賽2屆,冰雪賽道的獨特魅力吸引了國內外近百名賽車手參賽,特別是知名作家、賽車手韓寒的參賽提高了賽事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力推廣冬日節慶活動,將肅慎文化中傳統的冬捕冬釣進行創新升級,每年組織省內外數百名漁民釣友于農歷新年來臨之際赴興凱湖舉行大型冬捕活動,共同為新年祈福,掀起了冰雪旅游新熱潮。年接待冰雪旅游游客數達到30多萬人次,創造旅游收入1億元。
(中共密山市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