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兵,廖 斌
(新余市公路管理局渝水分局,江西 新余 338000)
橡膠瀝青應力膜施工工藝
李小兵,廖 斌
(新余市公路管理局渝水分局,江西 新余 338000)
伴隨著橡膠瀝青的應用技術不斷發展,橡膠瀝青逐漸成為道路的主選施工方式。橡膠瀝青的應力吸收膜主要功能是預防路表雨水滲透到基層表面,同時也可以有效控制與杜絕放射裂縫的向上發散。對此,為了不斷提升橡膠瀝青的應用質量,詳細分析橡膠瀝青應力膜施工工藝。
橡膠瀝青;應力吸收膜;施工工藝
本文以我市某段高速為例,橡膠瀝青所采用的基質瀝青是AH-70#瀝青,其技術指標和大多數公路建設項目當中所采用的瀝青相同。
橡膠粉主要采用的是斜交胎膠粉與子午胎膠粉,所采用的粉碎工藝主要有液態低溫冷凍法以及常溫破碎法,常溫法所生產的橡膠粉制作的橡膠瀝青粘度相對較高,軟化點比較高,更能夠提升瀝青的高溫穩定性。對此,本項目當中所采用的橡膠瀝青中,橡膠粉應用的是常溫粉碎的橡膠粉,膠粉的直徑為(0.255±0.221) mm。橡膠粉在應用之前儲存在干燥、通風的倉庫當中,并采用相應的防潮、防淋和消防措施進行管理,現場儲存時間均未超過180 d。應用本研究工程的廢胎膠粉的物理技術指標與化學指標詳情見表1所示。

表1 廢胎膠粉的物理技術指標與化學指標
防水粘結層所使用的石料均為碎石,并且在應用之前時刻保持干凈和干燥的狀態。灑布碎石為13.5~19 mm單一粒徑石灰巖石料,當中超粒徑顆粒含量不超過10%。所應用的石灰石石料具備相應的技術標準與要求,和一般公路建設項目當中所采用的石料在質量方面無明顯差異。
橡膠瀝青的灑布應當采用專用設備及人員,從而有效的控制灑布劑量,具備加溫、保溫以及攪拌功能的灑布設備。橡膠瀝青的防水粘結層的施工需要以下設備:一套橡膠瀝青的加工設備;一輛橡膠瀝青專用灑布車;兩輛隨時灑布車;一臺膠輪壓路機;一臺灑水車;一臺鋼絲清掃車;一套空壓機;5個(按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或減少一個)吹風機。除此之外,還需要使用到一定數量的掃把、水桶、油毛氈等。施工人員的配置數量不能低于13人。
首先,施工準備工作,施工準備工作需要明確整個工程的施工材料以及設備是否具備相應質量要求以及數量要求;其次,工作路面的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需要同時實行橡膠瀝青的制作以及隨時的預制,并在路面處理完成之后便可以開始實行橡膠瀝青的灑布;再次,在橡膠瀝青灑布完成之后開展隨時灑布;最后,碾壓路面形成橡膠瀝青應力膜。
在橡膠瀝青的制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應的質量規格和標準進行制作,橡膠粉的摻入比必須達到15%以上,確保橡膠瀝青的性能。橡膠瀝青一般情況下需要在制作完成的24 h內完成,假設需要實行臨時性的儲存,則應當將橡膠瀝青的溫度控制在(150±)℃的范圍之內進行儲存,儲存的時間不能超過3 d,否則必須重新制作。在橡膠瀝青使用之前需要檢測相應的指標,確保其能夠滿足相應的技術要求。因為橡膠瀝青對于儲存時間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該公路施工中,橡膠瀝青的加工嚴格按照相應的規定實行,橡膠粉摻入量具體值為22%。
對于新建的路面而言,需要在路面上清楚所有的施工障礙物,確保施工作業的作業效率,采用大錘、手錘或電鎬等設備對所有浮漿進行清理,否則會導致下一工序的施工質量。路面必須采用斷絕水源的操作,確保路面的干燥性。作業路面的施工過程中禁止殘留鋼筋頭,必須津貼地面采用氣焊切割干燥。橋梁作業面的兩側防撞墻底部立模澆筑的過程中需要對殘留木方、發泡劑等進行完全清理。
對于就水泥路面的改造作用而言,作業時需要完全壓實土疙瘩,最好采用拋丸工藝進行拋丸處理。作業面上所形成的坑或溝必須通過專業的工具進行處理,然后填充封閉之后再進行施工。作業面仍然需要保持較高的干燥性,施工過程中需要在道路兩頭采用擋牌封閉交通,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與順暢性。
隨時灑布之后,應當及時采用膠輪壓路機緊跟隨時灑布車進行碾壓,膠輪壓路機的碾壓次數至少需要為兩次,碾壓成型之后需要盡快安排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期間應當臨時性封閉交通,以便防水粘結層遭受二次污染,確保應力膜施工質量。
制作的橡膠瀝青采用粘度儀進行檢驗,必須達到180 ℃時旋轉粘度為(3.0±1.0)Pa·S。成型的防水粘結層應當實行拉扯和拔出檢測,要求粘結強度需要在0.3 MPa以上。為了檢驗防水層、橋面混凝土的粘結程度,對路面實行拉拔試驗,根據相應的工程示范施工細則要求中的規定進行質量檢驗,總共實行了4次拉拔試驗,最終結果分別為0.54 MPa、0.65 MPa、0.57 MPa、0.58 MPa,全部合格。
[1] 王飛.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防治反射裂縫的力學分析[J].公路與汽運,2014,31(2):147-150.
[2] 王爭輝.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材料要求及施工工藝研究[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5,21(1):124-125.
[3] 沈志剛.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在“向改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建材,2014,13(1):10-12.
U416.217
C
1008-3383(2017)10-0065-01
2017-06-27
李小兵(1976-),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與橋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