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婷婷
詳解日本居家訪問入浴服務
· 呂婷婷

第一,可以給長者以安全安心的洗浴服務。原則上包括護士在內的3名員工是一個團隊,如果長者在洗浴過程中發生緊急情況,可以迅速恰當地對應處理。同時,在家里自己的床邊洗澡,長者的身心負擔也會減少。
第二,訪問入浴可針對不同長者的需求選擇性對應。日本強調個別照護,提倡尊重長者自身的權利意識,訪問入浴也有同樣的做法。根據長者或其家屬的要求,比如水溫、洗浴時間、收拾床鋪等,都可以更好地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第三,重度護理的長者也可以在家里洗浴。重度長者可以選擇訪問入浴的方式,像一般長者一樣洗澡、搓澡、泡澡。同時,需要適當的醫療處置的長者或者有傳染病的長者也可安心地接受訪問入浴介護的服務。
訪問入浴是一種自帶供熱水設備、裝載特殊浴槽的專用入浴車前往長者家庭訪問,搬入浴槽和器材,在長者家里實施入浴的服務。
合適的浴槽可讓長者實現真正的舒適地“躺”在浴槽里泡澡的過程,區別于在機構里面大型的洗澡機上讓長者平臥在洗浴臺上泡澡。即使長者身體虛弱,沒有移動能力,也可以選擇訪問入浴,但必須有主治醫生的許可,按照主治醫生要求的時間等進行。
能在房間里洗澡,對于身體虛弱的長者來說會感覺輕松舒適很多,但長者家里一定要有大概4~5平方米的空間可以擺放浴槽和所有設備,同時要能接受員工進入室內提供服務。
訪問入浴服務需要長者家里準備的部分,原則上只有換洗衣物和膠布等傷口用藥品,其他物品全部由訪問入浴上門的員工提供。長者也可以選擇自己家準備的指甲剪、洗發精、沐浴露、泡澡劑、毛巾浴巾等。
如果毛巾浴巾由訪問入浴提供,一般根據長者移動方式不同,毛巾浴巾的數量會有所變動,分為粉色浴巾、綠色浴巾、綠色毛巾、淺茶色毛巾、黃色毛巾五種。五種毛巾的用途各不相同。粉色浴巾用于鋪在床上和洗浴完畢后,吸收長者身上的部分水分,防止弄濕新鋪的床鋪用;綠色浴巾用于前期鋪在身上防止皮膚暴露和最后安全網上鋪著防止受涼用。綠色毛巾用于擦拭頭發和沐浴泡澡過程中保護長者隱私用;淺茶色毛巾用于清洗身體用;黃色毛巾用于打掃清潔用。
計算要素含量的最大瓶頸在于數據,本研究做了大量的數據收集和編輯整理工作。要計算2007年單位產出的資本和勞動含量,需要各行業產出、勞動投入和資本投入(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等相關的數據。
反轉時,需要一名護理員工手持反轉用墊在長者后背支撐長者,反轉墊上鋪淺茶色毛巾隔涼,長者坐在浴槽一側的邊上,護士負責長者雙手雙腳的移動,另一名護理員負責上半身的轉動。長者胸前使用綠色浴巾遮擋保護個人隱私。因此,這種方式需要的毛巾有綠色浴巾2條、綠色毛巾3條、粉色浴巾1條、淺茶色毛巾3條、黃色毛巾3條。
抱起長者時,需要兩名護理員工站于長者床邊,一名護理員工的一只手臂伸入過長者頸部,讓長者枕在大臂上,另一只手扶住長者腰部。另一名護理員工一只手使長者屈膝,并穿過膝下抱住長者腿部,另一只手同樣扶住長者腰部。長者胸前使用綠色浴巾與綠色毛巾遮擋保護個人隱私。因此,這種方式需要的毛巾有綠色浴巾2條、綠色毛巾5條、粉色浴巾1條、淺茶色毛巾3條、黃色毛巾3條。
擔架時,需要3名員工同時做。擔架專用墊兩側可以插入移動用棒,同時為了隔涼,專用墊上也會鋪淺茶色毛巾。男護理員工位于長者頭部,雙手負責頭部兩側的棒。女護理員工和護士分別位于長者腳下,各自負責一側的腿和棒,通過幾次移動,逐漸到浴槽內。長者胸前使用綠色浴巾與綠色毛巾遮擋保護個人隱私。因此,這種方式需要的毛巾有綠色浴巾2條、綠色毛巾6條、粉色浴巾2條、淺茶色毛巾3條、黃色毛巾3條。
整體上分為洗頭、入水洗臉、洗身體和沖洗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洗頭。護理員工試水溫,調節到指定水溫,總共15秒。沖洗頭發、上洗發精之后,洗頭發的順序為頭頂、鬢角、耳后、后腦,再與長者確認是否有未洗到的部位,總共45秒。確認水溫后,從頭頂到右耳上、左耳上、左耳下、右耳下到后腦的順序沖洗,總共60秒。輕度擦拭頭發和耳朵內側,用毛巾包裹頭發,總共15秒。
第二部分,進入熱水中并洗臉。洗臉可以有擦臉、清水洗臉、洗面奶洗臉的選擇,由長者和家屬自行決定。這部分包括,拿掉長者身上的浴巾留下毛巾按下計時器、保護頭部先從腳開始澆水到進入浴槽,總共60秒。洗臉順序為左臉頰、下顎、右臉頰、正上方中間沖洗,總共30秒。
第三部分,洗身體。先從長者雙手和腹部洗,總共30秒。洗凈雙手之后轉換成右臥位,用毛巾涂好浴液,從長者左肩向后背方向洗,然后從左大臂到腋下、橫腹部、腰部、臀部的順序洗,總共75秒。轉換成左臥位,同樣的順序再洗右側,總共75秒。上述兩個75秒的過程中,由護士和一位護理員工完成,另一位護理員工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期間負責床鋪更換,這部分開始則在長者腳的位置負責大腿、小腿和腳的清洗。之后,轉換成仰臥位,進入泡澡。淋浴頭噴水的時候要從腳開始,避開心臟位置,盡量以露出水面的身體部位為中心淋水,總共120秒。護理員工一定要至少一只手指處于噴頭下方,先于長者確認水溫,如果水溫突然變化,提前知曉,迅速讓水流遠離長者身體避免長者受涼。離泡澡結束前30秒打開排水栓開始排水。
第四部分,沖洗。泡澡時間到了之后,開始最后的沖洗。順序是,左耳后側、右耳后側、右腋下、手臂、腕部、右手、左腋下、手臂、腕部、左手、頸部、肩膀、胸前、腹部、陰部、右大腿、左大腿、左小腿、右小腿、右腳、左腳,雙手雙腳的指尖要再次認真沖洗,沖洗的同時拿掉舊毛巾蓋上干凈的浴巾,總共45秒。之后長者換到右臥位,按照后背、臀部、安全網的順序沖凈,同時在安全網上鋪好干凈的新毛巾回到仰臥位,總共30秒。
到此為止,10分鐘的洗浴服務結束。流程是這樣規定的,不過根據長者的情況,會有5分鐘的時間可以讓員工們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地調整時間對應。如長者洗頭要洗兩次、洗完頭還有護發素、要求泡澡時間延長一兩分鐘、長者不需要洗臉部分等等。
訪問入浴時,護士、護理員工們一起從醫療、介護等不同的視點觀察長者的身體狀況,將觀察到的長者的身體狀況的變化,團隊內部交流交換信息。在一整天業務結束回事務所的路上,三人之間針對每一位長者當天的狀況進行討論,回到事務所之后,與整個團隊共享信息交流意見,找到更好更合適的辦法,實現更全面更貼切的訪問入浴服務。
護士用持續的、專業的視點來觀察長者的狀況,填寫初次入浴報告書、出院后的初次入浴報告書、服務內容變更報告書、長者健康測量表等各種報告書,告知長者與家屬,以更好地為長者提供安心的訪問入浴服務。
每個月會給長者和家屬印發長者上個月每一次入浴的浴前浴后的身體狀況報告、每一次訪問的日期時間、每一次訪問入浴的具體內容、下個月的訪問入浴活動、護士的一些建議以及相應的服務金額等等。
同時,訪問入浴事務所每月會給長者印發長者自己的訪問入浴時間預定表。按預約的日期和準確時間到達長者家提供服務,如有延遲或者提前,都會預先聯系長者或家屬,獲得許可后,告知準確的到達時間。
泡澡的幾分鐘時間,甚至更衣換藥的時間,都可以與長者交流。珍惜每天所見到的長者的笑容與分享給我們的心聲,把這些意見、想法、心聲記錄在案,與同事們共有,有利于下次更好地提供服務。
(來源:美心優護養老服務)(呂婷婷,北京科技大學日語系及土木工程系雙本科,日本城西國際大學福祉綜合學部本科及福祉綜合學研究科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