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禧
武俠小說作為通俗小說,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其在中國文壇的地位,也不會影響其對中國文學做出的貢獻。古龍和金庸是武俠時代的兩座高峰,引領了幾代人的武俠夢,雖然兩者寫作的內容有著極大的不同,但都傳遞著一種俠義精神和向往自由和平的理念。本文通過對古龍和金庸作品的分析,從人物形象、故事背景等方面來展現作者俠骨柔情中的家國情懷。
一、古龍對個人主義的彰顯和金庸的愛國主義情懷
(一)風格不同的姓名設置
首先,縱觀古龍的各部小說,他對于女性姓名的設置,偏愛采用疊音字,如朱七七、白飛飛、丁靈琳、蘇蓉蓉等。
對于男性角色及其武功的名字設置就更加講究。例如,陸小鳳,最出名的功夫便是“靈犀一指”,取自“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镀叻N武器》中的白玉京,腰間一把長生劍,則是取自李白的“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楚留香則是借用三國時期一位美男子謀士荀彧身上充滿香氣的典故。
其次,古龍也偏好采用代號式的名字,如燕七、燕十三、小公子、小公主、蕭十一郎和風四娘等。
而金庸則更加重視女性姓名的設置。同樣是疊音字的“任盈盈”與令狐沖合起來是《道德經》中的“大盈若沖”;周芷若的名字則來自李白的“始向蓬蒿看舞鶴,還過芷若聽新鶯”;何紅藥的名字則出自《揚州慢》“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對于男性名字的設置,卻多借用歷史名人的字號,如楊過,字改之,來源于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張無忌的“無忌”二字則來源于魏國信陵君公子無忌,禮賢下士的作風與張無忌非常相似。
(二)浪子傳奇與英雄事跡
古龍筆下的主角大多數都是以“浪子”為模型來刻畫的,不知其出生不知其過去,講究騎最快的馬,戀最美的人,喝最烈的酒,居無定所,瀟灑一生。例如,陸小鳳這個角色,沒有人知道他師從何門,是什么地方的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甚至沒有人能肯定陸小鳳這個名字是真名。他就好像是突然出現在世界上的人,所有圍繞陸小鳳的故事都只講述了此時此刻的陸小鳳,至于他的過去怎樣,作者都只是模糊帶過,過去的幼稚與磨礪的狼狽、未來的衰老與總結似乎都不屬于這個傳奇人物,唯一屬于他的只有此時此刻的瀟灑與傳奇,極富西方的騎士精神。
而金庸筆下的人物,其前世今生則交代得清清楚楚。例如,作者交代了郭靖的出身,使人明白其姓名的意義所在,知曉他在遇見黃蓉以前一直被華箏喜歡,這樣讀者可以清楚地從金庸筆下看見郭靖的成長過程。即便《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中已經展現出郭靖如何成為一代大俠的人生,卻仍然要在《倚天屠龍記》中將郭靖夫婦雙雙戰死襄陽的結局公之于眾,在金庸的筆下更多的不是傳奇而是英雄。
英雄之所以被稱為英雄,與普通人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具備普通人所不具備的堅貞不屈的品質,而傳奇更像是普通人的夢,一場讓人不愿意醒來的虛幻的夢。
(三)修身與治國平天下
古龍小說富有浪漫情懷,側重于人性的解剖,他筆下的主角往往在出場時武功力量就已經定格,因此主角的成長更多是心靈上的。例如,一心復仇的傅紅雪,在以“博愛”出名的葉開幫助下,經歷一系列事件后,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再如,初入江湖的阿飛在被林仙兒算計后,雖然落魄,最終卻得以解脫,展現了一次心靈歷練的過程。
在古龍的筆下,不少角色是難以用善惡判斷的。例如,著名的“決戰紫金之巔”,西門吹雪與葉孤城兩位世間的用劍高手卻定要在決斗中定下生死,不是因為是非善惡,只是因為他是西門吹雪,他是葉孤城,他們都是用劍的人。甚至他筆下的主角也并不全是高尚品質的人,更多的像是傅紅雪這類亦邪亦正的人,家事國事天下事于他們而言都不如一壇烈酒更有吸引力。所以,古龍的小說更傾向于表現個人主義,更強調修身,離齊家治國平天下相卻甚遠。
而在金庸的筆下,除了主角自身的成長以外,武功的長進也是故事的重點。例如,楊過、郭靖等人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或是受到高人指點,從而成為武林高手。金庸的故事里不乏“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義之情”,蕭峰在忠義不能兩全的境地中選擇了自殺,黃蓉絕頂聰明在明知襄陽守不住的情況下也用一生陪著郭靖死守城池、保家衛國,這無不體現了金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
(四)虛構與真實的故事背景
古龍的故事大多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時代,時代的背景對故事幾乎沒有任何實際作用。金庸則完全不同,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歷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中的南宋抗金、抵抗蒙古等史實在小說中占據了極大的篇幅?!短忑埌瞬俊分?,蕭峰陷入兩難抉擇的境地,也與那時抗遼戰爭有關。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更是直接安排了“常遇春”“徐達”“朱元璋”等真實的歷史人物。
二、利落的古龍與細膩的金庸
翻看兩人的小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字數的疏密不同。古龍的小說有大篇幅的空白,段落非常多,人物的對話也是一句一行,簡短有力,難以符合人們的日常交流方式,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譬如:
“你來了?!?/p>
“是的,我來了。”
“你本不該來!”
“但我已經來了!”
在人物交戰的時刻,往往是一擊斃命,沒有浮華的招式描寫,也沒有更多的武功名號。例如,“一剎那!一刀!”便定下了《九月鷹飛》中最終決斗的結局。
而金庸的小說就更加細膩,每一處的描寫都清清楚楚,讓人有最直觀真切的感受。例如,“郭靖乘他這拳將到未到之際,右手在他右肘上急撥,搶身上步,左臂已自他右腋下穿入,左手反勾上來,同時右手拿向對方咽喉?!?/p>
古龍的人物外貌描寫常常只著重一個特點。例如,“四條眉毛的陸小鳳”是指陸小鳳有一對八字胡。對于傅紅雪,則多是提到他蒼白的雙手和蒼白的面容。楚留香人如其名,更多的描述是他所到之處充滿香氣。對于小說中的配角,更多的是采用“圓臉少女”“嘴角有痣的女人”等來指代。
而金庸對于人物的描述毫不含糊。例如,黃蓉第一次女裝出場時的樣子:“長發披肩,全身雪白,頭發上束了條金色細帶,白雪映照下燦然生光。那女子正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笑面迎人,容色艷麗?!?/p>
三、不同的人生經歷造就不同的經典
古龍的人生像極了他筆下的人物,早年加入社會組織,看重哥們兒義氣,染上酒癮,嗜酒如命,最終也死在酒上,因而他的小說中主角往往最重視江湖友情,不管發生什么事,永遠不能沒有酒。
而金庸,早期在學校學習的歷史專業,對他的小說起了極大的作用,歷史素養完美地貫穿在小說中。與古龍相比,金庸則受到更多正統的教育,因此他的小說更加傳統,更具有家國情懷和英雄情懷。
只有古龍這樣經歷醉生夢死的浪子人生的人,才能寫出突破格局,以“奇”“怪”“創新”的手法創造出前無古人、浪漫無比的武俠新篇章。
(四川省德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