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靜
結緣馬奶酒,始于這次草原之行。我從小就喜歡大草原的廣袤與自由,但一直沒機會去。今年秋天,我終于帶著家人完成了夢想中的旅行——驅車六個多小時,來到了烏蘭布統大草原。抵達目的地后,一下車,就看到了盛裝打扮的蒙古族姑娘,她們唱著悠揚、爽朗的歌,胳膊上托起長長的潔白的哈達,雙手捧著斟滿美酒的銀碗,笑盈盈地迎接我們。頓時,大家旅途的疲憊感就消散了。歌聲、笑聲與美酒,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和草原之間的距離。

當地老鄉用自己親手釀制的馬奶酒招待我們。馬奶酒酸甜適口、奶味芬芳,酒精度數不高,但“后勁兒”也不小,不能多喝。蒙古包內溫暖如春,桌上的手把肉肥潤鮮嫩,身著傳統蒙族服飾的主人非常好客,在馬頭琴的伴奏下,一首接一首地唱起悠揚動聽的祝酒歌,您若是一時忘情連著喝起來,很有可能一出蒙古包就醉倒在這草原上了。因此,馬奶酒還有個別名叫“見風倒”。
本期酉年說酒,咱們就一起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說說這品質溫潤如玉,口感香氣濃郁的地方特產——馬奶酒。
早在漢代,我國便有“馬逐水草,人仰湩酪”的記載。“湩酪”指的就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飲品——馬奶酒。漢代時,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族的飲食文化頻繁交流、融合,具有濃郁游牧民族特色的馬奶酒先進入宮廷,后逐漸被尋常百姓接受。
漢代時,馬是財富的象征。可以說,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都熱衷于養馬。最高峰時,朝廷的養馬數量高達30萬匹。公馬多為軍馬,而母馬通常用于產奶。穩定的馬奶產量,為釀酒業的繁盛提供了基礎。漢代甚至設立了“挏(dòng)馬官”一職,專門管理馬奶酒的釀制。文獻記載:“主乳馬,取其汁挏治之,味酢可飲,因以名官也。”從此,歷代宮廷均高度重視馬奶酒的釀制,唐代在太仆寺下專設典牧署;而宋代在太仆寺下設乳酪院,其中設有挏馬官。
“挏”是指撞擊。馬奶酒的出現,和牧民們的生活、勞作方式密切相關。在古代,牧民時常要遠行和遷徙,為防饑渴,就把鮮奶裝入皮囊之中隨身攜帶。當牧民們騎在馬背上,馳騁草原的時候,鮮奶會因顛簸而在皮囊中反復震動,積聚熱量,開始發酵變酸。最原始的“天然”馬奶酒就這樣出現了。后來,經過長時間的摸索,人們將鮮奶盛在皮囊或者木桶等容器中,用特定的木棒反復攪動、撞擊。這樣做,馬奶會在劇烈的震蕩中不斷升溫,乳清和乳脂會分離——乳清浮在上面,便成了清香誘人的“人造”馬奶酒。初釀成的馬奶酒顏色白濁,但經七八日的攪拌、沉淀后,就會變得色清而甘甜,沒有膻味了。馬奶酒味道濃郁,帶有一點點甜味和少許辣味,甘酸清洌,還具有助眠作用,深受牧民喜愛。
無論“天然”還是“人造”,馬奶酒的釀造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都不簡單:微生物菌群(包括乳酸菌在內的益生菌)會先“吃掉”馬奶中的乳糖,將其發酵成酸奶;然后,另一組菌群(釀酒酵母)再利用酸馬奶中的乳糖分解后的葡萄糖與半乳糖生成酒精,將酸馬奶發酵成酒。而這些天然的微生物,或藏在羊皮囊中,或隱身于用于攪拌、撞擊馬奶的特定木棒或木盆中。
馬奶必須先發酵變酸才能成酒,這是一個復雜的發酵過程,但其產生的益生菌群對人體健康極其有益,適量飲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牧民生活在四季缺少新鮮蔬菜供應的草原上,飲食結構較為單一,但他們從未出現因營養不良導致體質下降的情況。這樣看來,可能是馬奶酒及時補充了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
元代時,馬奶酒不再是酒精度較低的“飲料”了,蒸餾技術的發展,令其酒精度數一下子提高了許多(可超過50度)。經過蒸餾后,品質普通的馬奶酒被稱為“玉漿”,品質上乘的則被稱為“柴玉漿”或者“玄玉漿”。這個時期,馬奶酒的發展達到鼎盛,其色、香、味各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高。
元代有人寫詩贊美玄玉漿:“味似融甘露,香凝釀醴泉。”前半句贊美了馬奶酒的味道,后半句中“香凝”二字雖簡短,卻形象地描繪了馬奶酒的蒸餾工藝——通過蒸餾方法把酒的醇香和奶香都“凝”住。牧民蒸餾馬奶酒的方法頗為簡單、有趣:先將發酵好的馬奶倒入鍋中,上面扣一個無底的木桶;在木桶內部上端掛幾個鐵鉤,將小瓷罐掛在木桶內側的小鉤子上,使其懸空吊于木桶內壁;在無底的木桶桶口放一口裝滿冷水的鐵鍋;燒火煮奶,蒸氣上升逐漸在裝滿冷水的鐵鍋底部冷凝,然后滴入懸掛著的小陶罐中,匯集成色清如水的液體,即為頭鍋奶酒。原酒經多次蒸餾,度數可以提高到38~52度,經歷六蒸六釀即為上品奶酒了。此時,酒液看起來透明無雜質,喝起來酒香濃郁,回味還有淡淡微甜的奶香。
馬奶酒屬地方特色酒種,是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飲品,其酒性溫和,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深受蒙古族牧民的喜愛。但由于馬的產奶量有限,馬奶酒很難像其他酒種一樣實現批量生產。因此,口感圓潤、順滑的正宗馬奶酒,只有在蒙古族同胞家里才能喝到。待每年七八月份,水草豐美之時,便是釀制馬奶酒的最佳季節。遼闊的草原上,到處都飄溢著奶酒的清香。
如今,在“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廣闊草原上,馬奶酒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禮節和文化。獻哈達、敬馬奶酒、吟唱祝酒歌,傳達著草原人民對遠道來客的真摯情誼。蒙古族同胞用最原始、最簡單的方式對生活忙碌的朋友們,道出了快樂的真諦——有酒喝,有肉吃,便是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