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平
最近,市場上正熱售一款進口食品——鱈魚腸。商家宣傳稱,鱈魚腸是一種含有足量鱈魚肉,高蛋白、低脂肪,口感細膩,彈性十足,筋道爽滑,老少皆宜,甚至可以專門作為嬰幼兒輔食的健康食品。商家的宣傳語以及包裝上的圖片極其誘人,并且消費者購買后食用起來非常方便。因此,許多家長趨之若鶩,紛紛買來給孩子當零食吃。那么,鱈魚腸營養真的豐富嗎?鱈魚腸究竟是色、香、味俱全,還是“圖片僅供參考”呢?用鱈魚腸作為嬰幼兒輔食真的好嗎?
鱈魚腸是一種以鱈魚為主要原料,添加淀粉、食品添加劑、調味料等物質,進行混合、擠壓、加工成型的深加工食品。鱈魚腸營養價值的噱頭緣于鱈魚。眾所周知,魚類等水產品中蛋白質含量高且為優質蛋白,易于人體消化吸收,并且其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含有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飽和脂肪酸。鱈魚每100克可食部位中,含有20.4克蛋白質、僅有0.5克脂肪。另外,鱈魚除了富含DHA、DPA,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多種維生素,以及鉀、磷、鎂等多種微量元素。正因為鱈魚營養豐富,且富含的各種營養素比例恰當,北歐人將它稱為餐桌上的“營養師”。
但是,鱈魚的營養價值高,是否就能證明鱈魚腸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呢?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鱈魚本身就魚龍混雜,品質好的少且價格貴。鱈魚腸呈肉糜狀,消費者往往難以分辨原材料究竟是什么。超市里銷售的鱈魚價位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名稱也有很多,比如鱈魚、水鱈魚、龍鱈魚、銀鱈魚等等。不少消費者以為只要名稱中有鱈魚,就是真的鱈魚了。但真相是什么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所副所長介紹說:“目前北京市場上賣的十幾塊錢一斤的水鱈魚、龍鱈魚是油魚。超市里銷售的水鱈魚、龍鱈魚、銀鱈魚都不是鱈魚。”“油魚”體內肌肉和骨骼含有近20%的油脂,并含有一種名為蠟酯的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一次性食用過多“油魚”,會引起腹瀉、腹痛、惡心和嘔吐等。
鱈魚腸并不是單純地將鱈魚加工成魚糜。要想令產品成型并且擁有吸引人的色、香、味,需要在加工過程中添加淀粉、食品添加劑、調味料等物質。所以,鱈魚腸的營養不能單純用鱈魚來衡量。就算鱈魚腸所用的原材料是貨真價實的優質鱈魚,但和鱈魚本身相比,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嬰幼兒食用的輔食應保持食物的原味,以便提高孩子對天然食物不同口味的接受度。所以,輔食不應該添加糖、鹽等刺激性調味品。而鱈魚腸含有食品添加劑、食用鹽等多種調味料,因此嬰幼兒不宜食用。若鱈魚腸的用料有假或是品質較差,嬰幼兒食用后更有可能引起腹瀉、腹痛等。
嬰幼兒可以適當食用吃加工食品,例如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輔食等。但需要家長明辨配料表,嚴加選擇。孩子斷奶后,與其給他們吃鱈魚腸,不如購買新鮮的魚,自制成肉糜做輔食——不僅味道好,還能保留食物原有的營養。